戏剧的美 44期

时间:2022-07-08 02:58:17

戏剧的美 44期

【摘要】戏剧表演,是将生活中的人和事用艺术的手法搬上舞台,用高于生活的艺术手法展现给观众,用经过提炼、加工、美化、升华成带有写意性的艺术唱白、音乐、表演来探索剧中人微妙的心理,了解剧中人的精神世界,研究剧中人的命运,感受剧中人的七情六欲和细腻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唱白美,音乐美,表演美

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在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中参赛的大型现代吕剧《没掀开的红盖头》获得七项大奖。

6月27日,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全国戏剧文化奖评委专家在海陵剧院观看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演出的新编吕剧现代戏《没掀开的红盖头》,并组织检测了观众满意度的现场投票,评委会经初评、复评程序,参照观众满意度,对该剧从创作、排演、观众反映及背景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经总评投票表决,《没掀开的红盖头》获“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奖、编剧金奖、导演金奖、音乐设计金奖、舞台美术金奖、最佳演出单位奖。

该剧由县剧目工作室国家一级编剧杨再金创作,讲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羽山一带土匪割据,残害生灵……

鲁兰河畔的茅草屋内,红烛摇曳,字生辉,正当呆傻的新郎官杨大雨欲掀新娘子杨大鸾红盖头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雨山土匪吴三炮劫走了新娘,自幼与大鸾相爱的大坠子扛起铡刀冲出洞房……

丈夫遇害,婆母临终托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杨大鸾走投无路,欲投鲁兰河。大坠子对大鸾月下盟誓,此时土匪追至,为了掩护大鸾逃跑,大坠子一头扎下鲁兰河……

十个春秋,大坠子杳无音信,大荞麦为大鸾和愣秋孩另牵红线。风雪漫天,愣秋孩迎娶大鸾,最终因年幼的小叔子二雨难舍其嫂,追逐花轿、泣血唤归,大鸾摘下红盖头跪别愣秋孩……

又熬过了五个严冬,长大后的二雨娶妻,洞房之夜,大鸾触景生情,俨然泪下。此时,已加入八路军武工队的大坠子突然来到了大鸾的身边,大鸾又卷入爱的激流漩涡中……

时逢日寇扫荡,追杀以大坠子为首的武工队,吴三炮逼大鸾交出大坠子先给日本人邀功,并以血洗鲁兰河相要挟。

为救全村人,杨大鸾挺身而出,舍生取义,血染红盖头,一个弱女子感动了一条鲁兰河!

一:唱白美

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有一句名言:“戏剧家和诗人一样,也是一个语言艺术家。”由此可见,一部好作品中的唱白,就像诗人所做的诗歌一样,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

大家都知道,现实生活的语言,是自然形态的语言,难免粗糙、零散和没有韵律,而本剧的唱白含蕴着饱满的感情,凝练着生动的形象,寓意隽永,意味深长,耐人回味,例如:

火燎燎的个洞房哎“”字那个映窗帘,火燎燎的红烛哎闪眨着情人眼。火燎燎的红盖头火燎燎的个妹子哎,火燎燎的个汉子哎都想把那盖头掀……

作者连用了四个火燎燎,既映衬出当时洞房的那种喜庆和火辣的场景,又衬托出大坠子当时的那种悲苦万状、歇斯底里、心急火燎的心情!又如:

月沉西宿鸟泣星光惨淡,洞房夜飞横祸心如刀剜。大雨哥遭枪杀红烛流泪,婆母娘受惊吓撒手人寰。叹大鸾碌碡女命运多舛,自幼我随爹爹逃鲁兰。爹饿死鲁兰城我抚尸恸哭……

这一段写意性的抒发,以词传情、以字达意,无形当中将观众引入到大鸾当时的心情,不由自主的融入到当时大鸾所处的环境和身世之中。演员充分的运用这段如诗的唱白和出色的表演和观众进行交流,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似曾相识的,能和观众心相通的人物性格,让观众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有了一个规定情境和万物俱悲的场景,加上灯光和舞美的衬托,给这一段唱腔塑造了如泣如诉的感觉。

二:音乐美

1960年,东海县吕剧团在县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成立。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吕剧已在江海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吕剧已经成为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现已录入江苏省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吕剧它的唱腔主要是从琴书中的“凤阳歌”、“垛子板”发展而来的“四平”、“二板”,兼唱曲牌,并通过其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多种板式结构的板腔体唱腔。吕剧的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说中带唱,口语化,韵味十足,自然流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吕剧的乐队由文场和武场组成。它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琵琶、高胡、中胡、竹笛、笙、锁呐、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大多为民族乐器。吕剧的主弦是坠琴,它善于模仿。利用它的柔音、打音、颤音、泛音相结合,以及通过上下把位交替倒把所带出的过渡音、上滑音、下滑音、装饰音与演唱者行腔时运用的多种技巧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武场由打击乐器组成,主要沿袭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有边鼓、堂鼓、大锣、小锣、铙钹,云锣、碰铃、木鱼、定音鼓等。现在的吕剧乐队已发展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相结合,铜管乐器与木管兼用的混编乐队。本剧的唱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经过曲作者的精心加工和改良,剧中很多的唱腔借鉴了黄梅戏、越剧、淮海戏等发音,唱腔音乐得以丰富,表现力不断加强,特别是表现现代生活方面,使其有很强的适应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三:表演美

我在本剧饰演的是女主角大鸾,接到这个人物后,我首先反复的深读剧本,揣摩剧中人物的心理情绪,又和作者导演对于剧中人和她的行动线进行了反复的探讨,为了能将大鸾这样的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演活,演的逼真,创造出活得角色,我还反复的观看了吕剧代表性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祥林嫂》等艺术资料,又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声音、形体等对大鸾的这个艺术形象进行创造,做到既是剧中人――角色,又是剧外人――演员,做到了演员和角色真和假的统一,演员和角色之间息息相通,真假难分,俨然“一个人”。

比如第五场红烛牵离人中有一段我和二雨的一段戏,我就充分运用了哀与痛的眼神,先是以哀去动情,以情去试探二雨的心,以哀来表现对于旧社会封建迷信事物的无奈,尤其当我说到“明天你告诉愣秋孩,让他花轿抬俺”这一句时,大鸾已经感到痛心至极,我的表演这时由哀转痛,眼神的表情则哀痛悲恨交加,配以动作,手里的酒盅砰然落地,将这段戏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这部戏我的表演做到了让观众和演员之间随着剧情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不断产生思想感情的相互影响,我在台上通过整个身心运用艺术手段创造角色,观众在台下一边欣赏我的表演,一边通过热情、想象、理智参加创作,使得整场演出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上一篇:论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