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把握的原则探析

时间:2022-07-08 03:03:18

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把握的原则探析

摘要: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向来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保证学校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的作用,辅导员工作做得好,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的进步,而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辅导员工作就必须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关键词: 辅导;管理;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32-02

0 引言

高等职业学院正处在新形势下,高校的扩招、高校的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给高等职业学院教学环境带新的变化,面对90后的学生,较之以往的引导,应该打破传统的模式,学生的特点要扬长避短。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怎样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使学生尽快成才,这是每个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一个辅导员,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笔者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1 辅导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充当着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角色,辅导员的工作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自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以来,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办学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剧增,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提出了挑战,辅导员的角色,即辅导员素质的好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直接关系到学校大局是否稳定和学生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以及日常管理,是辅导员的工作重点,而涉及到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辅导员应该充当协助者的角色。

辅导员要认真落实学院领导的批示精神,要不断完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明确辅导员的具体职责,利用好时间,保证充分的精力来思考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等问题,要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成效。

辅导员既要有指导能力,又要学会咨询,为学生服务是辅导员的宗旨,学会管理是辅导员的手段,做管理员要有爱心。作为一个管理员的角色必须操心学生的衣食住行,管理中疏忽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辅导员要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日常工作才能做到服务周到。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辅导员的工作要力求学生平安。诚然,辅导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这样的角色有大文章可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科学学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措施的进一步加深,学生管理工作必然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完成的管理工作任务。过去的管理模式毕竟已经陈旧,这就要求新的辅导员在继承老的辅导员工作传统基础上,要更新观念,学会角色的转变,这样才能应付日益错综复杂的工作局面。

辅导员应该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思想应该扬长避短,要向有经验的管理员学会灵活的管理方法,避免单一的命令式管理方法。为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作为新辅导员应当从思想上、生活上以及感情上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做到对症下药。通过沟通交流,不仅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为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创造了条件,因此,管理员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已达到有效管理的程度。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这样,学生碰到困难,才会主动寻求辅导员的帮助。

辅导员工作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思想而工作的,而学生的思想是多种多样的,要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学院的正轨上,就要了解学生不同性格和状态,对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高职院校学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文化基础大不如从前,此外,还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足,自卑心理严重,集体观念以及组织纪律性差等问题。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无疑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因此,为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中要积累管理工作经验,要对学生不断出现的问题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学做研究型的辅导员,把学生培养成生活上能独立自主学习上有奋斗精神的人才。

2 在工作中辅导员要把握的几个原则和关系

首先,辅导员在品行上应当热爱学生并且明确职责。辅导员只有做到谦虚谨慎以及不骄不躁才能更有爱心。对于一份工作做的久了,难免出现浮躁以及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为了做好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应当加强自身修养并认清岗位职责。辅导员作为介于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做好学院工作,不仅要顾全大局,更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其次,辅导员应当学会运用一些哲理并懂得辩证观点。如: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上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上,以教育为主而以管理为辅;在德育与智育关系上,注重德育首位与智育本位的统一。目前,在学生考核条例中淡化了德育的首要地位,综合测评实质就是智育排名。我们应当认识到,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才能在培养学生的其他才能。

再者,辅导员应当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学生会将老师在思想上当做一面旗帜,在学习上当做导师,在品行上作为自己的典范,而在情感上作为朋友。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学生要真心的关心,坦诚的交流,平等的对待。避免学生看不起你,甚至排斥辅导员,与辅导员“划清界限”,那样辅导员所做的一切工作和奋斗将毫无意义。要让学生自然地感觉到,在辅导员身边,能嗅到亲情的味道,感到无以名状的安全感。

3 辅导员工作中需要关心的几个问题

第一,面对社会转型以及信息开放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经常出现迷茫以及困惑。每当大学生遇见社会上各种复杂以及实际问题的时候,尤其是遇见那些特别具有诱惑力和难以辨别是非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判断不准以及把握不住的困惑。这些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出现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除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外,也让高校的思政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第二,从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普遍情况来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旧是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即认为只要引导至讲明白,学生就明白;只要学生懂得多就会信的多;只要学生信的多就会做得好。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引导者很难对学生进行了解。由于学生与引导者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实际情况,从而使得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仍旧对一些问题困惑不已。

第三,在目前全国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培养”的观念。21世纪社会需要的是品德与技能并重的人才,要的是有思想道德以及健全心智的学生。可见,仅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能够适应时展要求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后学会怎样做人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因此,作为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进步。此外,辅导员还应当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以更好的诠释学生提出的一些政治思想问题。

由于学校活动能够有效的体现一个大学整体的氛围和品味,因此,辅导员要关心学生的一些活动。建立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在提高活动品味的同时还要打造品牌项目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性。辅导员应当积极支持大学生参加活动,并且通过活动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辅导员更好的引导要学生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更好的达到搞活动的目的。

辅导员应当关心学院的一些方针政策,在增强对工作信心的同时也增加培养学生的信心。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只有大学生具有充沛的信心,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才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才会更加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和安排。虽然在新生入校时由于成长背景不同而层次不一,但是辅导员应当抓住这个时机做到扬长避短,将工作做细做好,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肯定学生正确的想法并且给予学生一些热情的帮助外,辅导员还应当做到不打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其他问题,如:辅导员也应当关心处于发育阶段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从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状况分析,如果不能处理好恋爱问题,将会对大学生的学生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其心理健康。传统的教育思想不会主动针对这个问题给予学生帮助,而学生也不会求助与教师。因此,辅导员有责任消灭这样的,让恋爱问题变得透明。对于大学生而言,明白爱的权利以及如何处理好恋爱问题十分重要。如果爱情已经萌芽,辅导员要做到让学生之间的爱能健康发展,让爱促进学习,促进思想进步,让爱长成参天大树。切记不要粗暴地把学生的恋爱一锄铲掉,或是把学生的恋爱看成是学生成长的毒草。

作为辅导员,每当看到当学生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工作顺利、思想充实的时候,应该高兴;每当看到学生碰到困难,遇到麻烦,感到困惑的时候,应该热情帮助他们。这样学生才会把你这个辅导员当做知已,想到辅导员时,他们就有安全感,作为辅导员工作才是成功的。

总的看来,辅导员对学生的服务,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除了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乏力的局面外,还释放出了大学生的主动积极向,从而培养其参与人文和政治的参与度。使得高校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真正担负起振兴民族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潘国廷.大学生成长随思——一位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感悟[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3]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南[M].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4]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情境模拟训练[M].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5]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6]陈敏,沈瑞云.浙江省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环境设计的艺术语意研究(二) 下一篇:国际商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