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实施电子采购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08 01:54:12

连锁超市实施电子采购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分析了国内连锁超市电子采购管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连锁超市的采购部门架构设置、供应商管理、品类管理等这几个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采购管理;连锁超市;电子采购

采购管理作为连锁超市经营管理各环节中的核心环节,其所带来的利润占据着连锁超市利润的核心。近些年,我国连锁超市在结合中国国情及借鉴国外同行先进的采购经验的基础上,取得迅猛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采购环节的协调、品类管理的不足、采购信息的落后等,这些因素不但增加了连锁超市的成本,同时也制约了连锁超市的发展。

一、连锁超市电子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总部集中采购和区域采购没有充分团结协作

在国内大部分连锁超市当中,总部因没能很好的把握好权力的下放和集中,导致总部和区域的采购难以充分协调一致。总部采购在某种程度上能利用其声誉及影响实现大批量采购,从而实现超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利用集中采购能有效实现统一核算,统一配送,统一陈列,发挥出连锁经营的所有优势。而区域采购,实际上是总部权力下放给分店,采取弹性的营销策略,使分店能根据自己所需的情况来实施采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有利于分店效益的实现。但从目前连锁超市的发展来看,总部电子采购并没能发挥出规模采购优势,而区域因采购权力的限制,没能充分的挖掘当地供应商资源。特别是在经营效益较差的地区,区域采购在与供应商的谈判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很难获得优势资源。特别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及其他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改变,在新商品的增加、新品的进货和变价等环节受制于总部,区域很难迅速灵活的做出反应。我国区域比较广阔,消费者的需求量和消费观念都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总部集中采购与区域采购的团结协作尤为重要。

2.营运和采购部门没有达成团队合作

在连锁超市的运营过程中,采购部门的工作没有配合上公司的运营进度,从而造成了缺货及补货效率低下、商品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造成了公司的损失,还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连锁超市与供应商关系紧张。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连锁超市的平均缺货率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平均水平,高达9.9%,每年因此所导致的损失高达几百亿人民币。商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对顾客造成损失事件经常有发生,直接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在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采购部门的职位设置不合理,各岗位职责界限不清,导致采购员的权力使用不当或过度等现象。其次,多采购员缺少合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体制,采购部内部经常发生人员腐败,造成采购人员的频繁流动,不利于培养优秀的采购人员或采购管理员。尽管国内连锁超市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对采购的管理,但是管理的层次只是属于比较浅的层面,而采购部门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还是远远低于国外同行,造成国内采购决策较落后国外同行,因此采购效率很低。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营运和采购部门没有达成团队合作的结果。

3.品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连锁超市自身的认识和运作能力、信息系统建立与使用、与供应商的合作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许多连锁超市在推行品类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品类管理没能有效实施。目前,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连锁超市的营运和管理水平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加上品类管理的实施难以得到品类领队的支持,造成企业品类管理工作的困难。虽然目前一些连锁超市开展了有关品类管理的培训,但这种培训大都流于形式,很难根据超市自身的状况有针对性的付诸实施。其次,品类管理不按流程操作。品类管理有着相对比较固定的操作流程,而国内连锁超市缺乏相应的品类管理操作流程规章制度的约束,出现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式,从而导致品类管理的失效,反而对连锁超市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品类管理所需要的技术和技巧虽是相对的简单,但是国内超市受限于管理水平、管理制度,难以做到业务流程的重组。最后,信息工具及技术的利用率低,难以对品类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国内连锁超市的经营决策多依赖于经验,普遍缺乏针对顾客消费进行研究的技术和工具,导致顾客需求与经营决策的脱节。

二、连锁超市电子采购改进的措施

1.加强采购培训和管理

在连锁超市实施电子采购的过程中,要对采购人员不断的加强采购的培训和管理,这不仅能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公司的采购工作质量,从而提高公司的利润,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对于采购人员的培训,其中包括基本概念指南(包括超市的商品类型、系统及采购程序、零售数学、零售财务、细分类、部门清单、条形码等内容)、采购技巧(包括超市的市场营销策略、有效谈判、采购工作主要内容清单、终止与供应商的合作)、供应商送货指南、人员发展计划、采购部门职位的培训与发展等。对连锁超市电子采购人员进行完善、系统的培训,能有效地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有效分配总部和当地采购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有效的分配总部和当地的采购工作不仅能提高采购的工作质量,还能减少采购成本,在连锁超市的运行过程中,不但能避免营运和采购部门之间的所发生的问题,还能推动连锁超市的运营。总部的采购工作一般都是对于非食品类商品的电子采购,便于更好地实现统一陈列、一起配送、合并核算,更好地发挥连锁超市的明显优势。每家连锁超市都很看重对非食品的采购,由于现在零售商的激烈竞争,在现实中,连锁超市一般都是通过价格敏感性的商品,采取低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和稳定客流,由此造成了连锁超市利润越来越低的局面,因此,总部进行非食品类商品的电子采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有利于连锁超市的利润最大化。由于普通食品类商品的地区性差异较大,可以由区域负责当地的普通食品类商品的电子采购工作,各地方的消费习惯及它的风俗文化都是不同的,形成了各地方的消费习惯、风俗文化都有着明显差异,饮食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特别是一些地方的特色食品,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对此类商品应更好的发挥区域采购的优势。所以连锁超市电子采购的工作应进行总部和地方的有效结合,对于普通食品类商品应采用当地的采购方法进行采购,区域性采购不仅能满足当地的消费群体的需求,还能减少采购成本。

3.完善品类管理

目前,国内连锁超市所进行的品类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依赖于采购员去执行,但采购员日常工作比较繁琐,而且没有品类管理所需的数据分析能力。如何继续完善对于商品品类的管理工作,还要进一步的加强,这不仅是采购人员的工作,更是连锁超市必须完善的工作,对于继续完善商品品类管理的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

首先,加大对品类的分类。结合零售业自身的特点,按照重要性和采购风险可将商品分为关键商品、瓶颈商品、重要商品、常规商品四类。根据商品的分类可以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重要商品一方面市场需求量大,供应商资源充足,另一方面该种商品本身价值高,库存成本高。因此,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建立VMI 等战略关系,既能实现采购优势,又能尽可能的减少总库存量。关键商品市场需求量大,本身价值较高,对超市的经营影响重大,但对供应商选择的余地很小。因此,应考虑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双赢。常规商品日常需求量不大,商品价值不高,资源充足,但此类商品所占品类繁多。对于这类商品,应采用经济批量等优化方法来保证商品供应和降低成本。瓶颈商品需求量较少,商品价值可能不太高(当然也有价值较贵的),但资源稀缺,获取这种商品有一定难度。同时,该商品可能会随着节假日的变化产生较大的需求波动,企业需要采用较大批量订购策略和较高的安全库存来保证供应,于与仅有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次,加大信息管理水平。我国内连锁超市的信息化建设和商品信息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国内连锁超市企业必须重视商品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和升级。信息管理技术的提升,能给连锁超市、采购人员带来很大的帮助,可以简化数据分析工作,可以密切跟踪连锁超市的商品信息与供应商的供货状态,实现高效率的品类管理的工作,同时也有利于采购人员简化电子采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连锁超市有必要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如沃尔玛连锁超市开发的HOST系统,可以用来查询商品的名称、商品条形码、商品销售状态、商品价格变更信息和供应商的名称、供应商合作关系、供应商地址相关信息,大大提高了采购效率,节约了采购成本。

三、总结

采购管理作为连锁超市经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完全可通过提高采购管理水平,来增加采购环节的收益,获得比销售商品更快更轻松的利润。文章通过分析连锁超市在采购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对连锁超市采购管理具有一定的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云.连锁超市采购架构设置及采购策略的系统分析[J].学术论坛,2009,11:197-199.

[2]秦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分析[J].探索与研究,2010,15-16.

[3]赵道致,贾金英.连锁超市采购策略与采购成本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7.

[4]闫洪林.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策略[J].经济师,2010,1-2.

[5]连亚雷.连锁超市成本控制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6.

[6]李卫元,余平洋.连锁零售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0,1-2.

作者简介:谢彩虹,湖南工业大学财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实施 下一篇: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分析与评价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