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于青年责任担当意识形成养成

时间:2022-07-08 01:15:24

新媒体对于青年责任担当意识形成养成

摘 要: 新媒体如今已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之一,青年都是资深网民,是新媒体资源的主要传播者、分享者和影响者通过研究新媒体视域下青年责任担当的基本内涵,从不同层面上分析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青年责任担当意识的基本路径,增强其担当意识,努力使其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 青年 责任担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35-02

一、新媒体的环境下青年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

大众传媒是指在现代社会中,通过特有的渠道和方式,向社会成员广泛传递信息并引起公众对信息反馈而形成的社会信息网络。它以公众化和潜移默化的形式的全新手段,把人类的一切文明、文化要素、重新整理、组织、加工,然后传播四方。[1]大众传媒作为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载体,使其接受广泛信息和资源。其中网络载体在当代中国,正日渐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也被称之为“新媒体”。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通俗来讲,新媒体就是人们自主使用的媒体,简称“自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使用,青年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由此可见,青年群体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原来的信息传播模式。

作为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载体来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的自由在内涵和外延上更加广泛,新媒体使用者较之前有了更多的自由,当然,相应地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说新媒体环境下自由和责任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自古以来人的自由与责任都是相辅相成的,自由是在一定责任基础上的自由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孟德斯鸠说:“自由仅仅意味着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权利……法律是公民自由的界限,一旦公民行为越过了法律,那么他的自由便不复存在。”[]马克思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2]。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自由是相对的,是受社会客观规律制约的。以青年为主的新媒体使用者需担起应有的责任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趋利避害,最大程度上减少舆论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人与人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某一情况中,人与人之间更可能相互成为责任主体。事实上没有某一社会个体能够脱离社会关系与社会责任而单独存在。因此,社会个体要想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就必须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个体对于他人、社会乃至国家所应该承担义务的自觉意识。康德曾经说过:“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3]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新媒体是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相较于其他教育形式,大众传媒所发挥的教育作用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此同时,当代青年对于新媒体环境的健康构建、有序进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新媒体与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系十分紧密。

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相比,新媒体载体传播信息具有自己的优点:信息内容的海涵性、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信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和平等性、信息传播的导向性、信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等,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等。这些优势对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正是这些优势反过来对于青年的责任担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网络载体就像是一把宝剑,既可以成为强大自己的武器,如若使用不当,也会为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当代青年自我当意识弱化、家庭担当意识淡漠、国家和社会担当意识匮乏。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责任教育,应对责任意识缺失的重要教育内容启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新媒体教育实现社会责任教育,教育青年要遵循网络规律承担网络责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深刻重视青年网络责任的必要性

1.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是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需要

从国际形势来看,外部敌对势力亡我之心并未泯灭,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加速对青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渗透。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网络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等。国内一些主义的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的自由特性,想方设法地制造社会谣言激化社会矛盾,诱导青年对社会现实不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借助新媒体工具教导青年正确辨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诡计维护国家团结与社会稳定。培养青年具有国家忠诚意识,国家忠诚意识本身是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青年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群体来说,国家忠诚意识对于青年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家忠诚意识的培养,有利于青年人对自己的国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认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贡献力量。

2.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是引导其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新媒体在青年大学生中一路高歌猛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网络信息的权威性,网络不道德事件层出不穷。从而引发了一系列让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泛滥、网络犯罪等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的精神瓦解着道德、责任等基本的社会概念。青年心中的责任担当意识日益淡薄,道德领域问题日益突出,这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如同幽灵一般不断影响着着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使青年大学生疏离社会责任、对法律边界认识也逐渐模糊若是长期让其发展势必会危害青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的负面的作用,切实加强网络载体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主动占领在网络载体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3.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是新媒体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始当代青年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新媒体以自身的优势促进了社会各种信息的整合和传播;另一方面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和有害信息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开始大行其道。根据网络媒体的自身特性要使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不断弱化新媒体的消极性,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性,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得新媒体环境下正能量得以弘扬和传递。

三、如何在新媒体视域下构建青年责任意识

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群体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是新媒体进行思想文化传播的最主要受众,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新媒体进行思想文化传播的积极参与者,社会舆论的制造者与传播者,特别是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的在青年群体中的广泛运用,如果这个群体在新媒体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正确行使自由权,那么对于促进新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青年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强化运用法治思维来培养社会责任意识。青年是使用新媒体最多的一个群体,也是进入社会的主力军,作为新媒体资源的主要传播者,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强化运用法治思维来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运用法治解决网络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行为习惯。青年作为新媒体传播者之一,更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并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引领自己的行为。除此之外,青年大学生还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通过现有的法律约束和规范不正确的网络行为。当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法律常识的青年群体参与到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制造过程中时,就会自觉地严格地约束自己,做到不传谣、不制谣。同时,也会更多地借助网络进行正能量的传播,从而有效地维护大众传媒正确的舆论导向。

2. 作为新媒体资源的主要分享者须增强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4]青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法制观念与道德意识强弱不同、对媒体的认知水平与使用能力千差万别、媒体素养总体上极为欠缺,这有可能导致不负责任的言论、未经核实的信息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倡导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能够具备一定的“免疫力”,以防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糟粕文化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对青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这是新媒体受众能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的关键。

3.作为新媒体资源的主要影响者,须增强主人翁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新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青年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此外,鉴于新媒体的两重性必须构建必要的外在约束机制:一是法律约束机制。二是道德约束机制。从而确保新媒体传播的实际效果,如今在网络上虚假信息、、娱乐八卦信息、恶俗广告泛滥。为此,必须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主流网站建设增强主流网站内容的权威性、公信力始终坚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为指导,辅之以良好的宣教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凝聚力量形成好的社会共识使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弘扬青春正能量。

新媒体对于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同时来自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从理论上来说,应用新媒体开展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必然要涉及到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以及形式等多方面的革新,这也促使着我国传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创新性发展,为我国在网络传媒环境下开展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而从实践角度来说,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现代化转变,对于传统教育在形式和教育渠道上的拓展,无疑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契机。特别是对于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来说,网络传媒由于来自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其本身有着大量的社会教育资源,均是对于青年群体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更提高了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时效性和广泛性。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404.

[2]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3-4.

[3]孟德斯鸠.著,申林,编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67-6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45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4.

[6]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6):17.

[7]李宏博.现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5):30.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9]萨特.存在于虚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08-709.

[10]谭私.《嫌介素养教育――培养公众对传嫌信息的能力》[J].学习时报,2014,(3):5-27.

上一篇:从小呵护明亮的眼睛 下一篇:让孩子爱上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