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分析

时间:2022-07-07 05:30:30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甲硫氧嘧啶与丙氧嘧啶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2例,临床采用甲硫氧嘧啶与丙氧嘧啶联合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显效20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眼球突出、眼睑后缩等症状的评估,患者用药治疗前眼球突出的评估分为37.75-3.55,用药治疗后眼球突出的评估分为25.65-2.25,用药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关键词: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150-0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素T3和T4产生、释放过高引起代谢增高的疾病,如长效甲状腺刺激物(LATS),甲状腺特异性刺激物(HSTS)等所致。临床上以基础代谢率增高,眼球突出和甲状腺肿大为主要表现。儿童以弥漫性甲状腺肿型甲亢(又称Gr oi ves病)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神经兴奋怀增高、消瘦和突眼等。选取2013年3月-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2例,总结临床采用甲硫氧嘧啶与丙氧嘧啶联合治疗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3-13岁,平均年龄8岁,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下列标准,可发生于儿童的任何年龄,女孩多见。多数起病缓慢,先有情绪的改变,易哭闹,脾气急躁,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继而出现多食、消瘦、心悸、畏热、多汗、疲乏、腹泻等症状;以及甲状腺肿大,眼部听诊有血管杂音、眼球突出、眼睑后缩、心率快、有心脏杂音、脉压宽、手指及舌的震颤,或眼球运动障碍等体征。

1.2方法甲硫氧嘧啶与丙氧嘧啶开始量为每日5~10mg/kg,最大量每日300mg,必要时可超过300mg。甲巯咪唑与卡比马唑开始量为每日0.5~1.0mg/kg,最大量每日30mg。全日剂量分为3次,每8小时1次。服药4~6周后,测血浆T4和T3如T4与T3正常,可用上述量的1/3或1/2维持用药2-3年,如T4与T3仍高于正常,可增加药量25%~50%。如T4与T3低于正常,除减少药量外,还应加用甲状腺片每日30~60mg。服药期间注意白细胞减少、药疹、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对症治疗心悸、震颤严重时可用普萘洛尔(又名心得安)每日1~2mg/kg,分3次口服。必要时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又名鲁米那)每日2~3mg/kg或地西泮(又名安定)每日0.25~0.5mg/kg。突眼者用泼尼松(又名强的松),每日2mg/kg及维生素B6。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集患者临床数据计量资料用u检验表示,患者临床数据资料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分析数据结果,若显示p

2 结果

2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显效20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眼球突出、眼睑后缩等症状的评估,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满分50分,患者用药治疗前眼球突出的评估分为37.75-3.55,用药治疗后眼球突出的评估分为25.65-2.25,用药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首选抗甲状腺药治疗。常用药物为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又名他巴唑)、卡比马唑(又名甲亢平)。临床以甲硫氧嘧啶治疗为主辅助丙氧嘧啶使用较多。

甲硫氧嘧啶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主要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阻止摄入到甲状腺内的碘化物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联,从而阻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3)的合成。本品并不阻断贮存的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因此只有当体内已有甲状腺激素消除和循环中浓度下降之后,才出现明显临床作用,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易从胃肠吸收,口服后峰浓度出现在1-2h。本品浓集于甲状腺内,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达75%-80%。血浆t1/2为1-2h,但由于甲状腺内药物浓度较血清浓度维持时间更长,因此本类药物的作用时间较半衰期更长一些,可每天单剂量给药。本品和甲巯咪唑主要由肝脏代谢并经尿排泄,约50%剂量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排出,另有不到2%的原形药物。本品及其代谢物均可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内。肝肾功能不佳时本品的血浆半衰期可能会延长。

通过本组22例患者的病例研究资料显示,2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显效20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眼球突出、眼睑后缩等症状的评估,患者用药治疗前眼球突出的评估分为37.75-3.55,用药治疗后眼球突出的评估分为25.65-2.25,用药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下一篇: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致咯血的疗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