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患者的甲状腺切除手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时间:2022-08-03 04:59:25

不同年龄患者的甲状腺切除手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共120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老年组患者52人,年龄60-75岁。中青年组患者68人,年龄21-59岁。两种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术后复况。结果:成年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越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手术;年龄因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187-02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内分泌性疾病之一,发病初期多症状隐匿,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患者机体内分泌功能的严重失调,损害患者肝、肾功能和心、脑血管系统,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统计,目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达10%,其中以女性多见,无论是中青年还是老年人患者都需要外科治疗。下面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的甲状腺切除手术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共120例,其中女100例,男20例,男女比例为1:5,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临床诊断均依据《外科学》中各种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术前进行甲状腺B超扫描、颈部CT检查或MRI检查,且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n=52)与中青年组(n=68),其中中青年组男13例,女39例,年龄21-59岁,平均(39.1±2.31)岁,病理类型:甲状腺状癌11例,甲状腺瘤8例,甲状腺肿33例;老年组男7例,女61例,年龄60-75岁,平均(68.12±3.28)岁,病理类型:甲状腺状癌13例,甲状腺瘤11例,甲状腺肿44例。患者排除:肝、肾功能障碍和心、肺功能异常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疾病类型、病情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患者术前半个月服用他巴唑片、普萘洛尔、VB6、肌苷等药物,控制症状,使基础代谢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术后复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8)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改进,腹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以其手术组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被公认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器官功能储备及自身机体的免疫性降低,因各项生理功能的退行性改变,且多并发各种基础疾病,在生理特征上与中青年有很大差异,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手术过程中易发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意外,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性手术难度较大,手术风险性较高,而且,由于老年患者胸骨后甲状腺肿较多以及常并发恶性肿瘤,复发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永久并发症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正是大多数患者放弃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本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甲状腺切除手术术后情况分析研究可知,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死亡、甲状腺危象、出血、感染发生,通过数据比较,中青年患者的术后情况优于老年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老年患者。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老年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可能与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有关。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比较情况来看,两组并发症各指标比较,切口血肿、低钙血症、喉返神经麻痹、其他脏器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老年患者甲状腺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一旦发现病情需要手术切除时,不要因担心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而放弃,但是,老年患者病变情况较为复杂,合并症较多、术中出血量较多,因此针对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时,应增加其重视程度,手术中和术后应注意对合并症的发生预防和治疗。

上一篇:内侧钢板与外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效果... 下一篇:环乳晕切口应用于乳腺脓肿引流术的临床研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