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时间:2022-10-26 09:43:33

浅析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摘要:目的:浅析高频电刀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医院收治的88例拟实施疝气收拾患者为样本群体,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10例,脂肪液化4例,切口感染7例,皮下出血1例;对照组甲级愈合60例,脂肪液化1例,切口感染2例,皮下出血0例。结论: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差于传统手术,不值得提倡,应严格谨慎使用。

关键词:高频电刀;疝气手术;愈合

[中图分类号]R25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194-02

前言:高频电刀也被称为高频手术器,它能在电极尖端发出频率高电压高的电流,在接触人体皮肤时迅速加热,快速凝固与分离肌体组织,完成切割和止血的任务,因此在疝气手术中受到广泛应用,不过它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是好是坏仍有争议。本文选取88起手术实例,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研究得出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医院收治的88例拟实施疝气收拾患者为样本群体,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采用高频电刀患者,共22例,男患14例,女患8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3.9±2.4)岁,皮下脂肪层1.8-3.5cm,直疝患者10例,腹股沟斜疝12例,以下称为观察组;一组为采用普通电刀患者,共66例,男患36例,女患30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4.9±4.2)岁,皮下脂肪层2.9-3.4cm,直疝患者34例,腹股沟斜疝32例,以下称为对照组。手术均为同一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术者主刀,客观情况基本一致,可以保证实验客观公平,数据可靠,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要杜绝以下情况出现:患有肝、肾功能障碍和心、肺功能异常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患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系统疾病;有手术禁忌症;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术前未接受检查确诊;未通知家属或签订手术知情书。

1.2手术方法

观察组:全部患者授硬膜外麻醉,由术者使用高频电刀在开腹时切割皮下组织,并且随时采用高频电刀进行止血。

对照组:全部患者授硬膜外麻醉,由术者使用普通电刀在开腹时切割皮下组织,止血方式为丝线打结。

其余手术步骤一致,逐层分离及切开开腹壁各层组织,进行疝囊的高位分离直至内环口的位置,把疝囊回纳入腹腔,将网塞的外瓣边缘同疝环使用丝线进行

缝合,之后采用面积大小适宜的补片放置在精索后的腹股沟后壁,将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背层及腹直肌前鞘采用丝线缝合固定好,再由里向外逐层进行组织缝合,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以此研究切口愈合情况的差异。

1.3数据分析

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7.0对术后所观察记录的88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1.4评价标准

临床中,许多因素会导致伤口感染,如医疗器械卫生不达标、术中处理不当、止血不当、术后护理不当、术者无菌观念不强等等。伤后感染严重影响伤口愈合,这也是现在医学界在研究解决的问题。对切口愈合有以下几种评价标准:①甲级愈合。术后切口无异样,愈合良好,没有不良反应;②乙级愈合。术后切口略有异样,愈合欠佳,有炎性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术后切口化脓,愈合差,需切开引流。

脂肪液化目前没有明确标准,一般临床认为有以下表现者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术后3-5d,切口出现多量黄色或粉红色渗出液,病人无特殊不适,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混有大量脂肪滴;切口边缘整齐,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体温、血常规正常;渗液涂片镜检见红细胞和大量脂肪滴,标本连续3次送培养无细菌生长。

2.结果

观察组:甲级愈合10例(愈合率45.45%),脂肪液化4例(发生率18.18%),切口感染7例(发生率31.82%),皮下出血1例(发生率4.55%);

对照组:甲级愈合60例(愈合率90.91%),脂肪液化1例(发生率1.52%),切口感染2例(发生率3.03%),皮下出血0例(发生率0)。

每项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3.1数据结论

甲级愈合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运用高频电刀患者的甲级愈合率显著低于运用普通手术刀进行手术的患者,效果不佳;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运用普通手术刀进行手术的患者。总体来看,切口愈合程度低于传统手术。

3.2疝气病症讨论

疝气,就是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正常位置,通过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人另一部分的病症,因为这些薄弱之处可能天生,也有可能是后天形成,常见的病因有腔隙内压增高,先天性躯体薄弱,因此发病率很高。常见的疝有腹股沟斜疝、直疝、脐疝、手术复发疝、切口疝等,各自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同一部位的疝气表现也有可能不一致,治疗方式也有差异。

3.3高频电刀为何阻碍切口愈合

高频电刀频率高,进行组织切割时产生电火花,过多使用可能加重组织损伤,拉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最低值,使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感染率增高,还有可能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及脂肪液化的发生。而且,影响切口的局部供血使得切口愈合延迟,并且更容易发生感染。

高频电刀的高温导致组织细胞的严重破坏,使脂肪细胞对热能更加敏感,大

部分脂肪细胞组织遭到破坏,导致脂肪外溢,给细菌的生长制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增加。脂肪厚度也有可能影响到高频电刀的使用范围,干扰切口的正常愈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高频电刀并不能优化疝气手术患者的康复进程,反而适得其反。应该严格控制其使用次数和适用范围,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做适合的手术方式,发挥医德,救死扶伤。

4.结语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许多人患上了疝气病。在疝气手术中,医生往往为了追求手术时间短,书中出血少而采用高频电刀,但“欲速则不达”,高频电刀在伤口愈合方面发挥的不尽人意,实验表明,两组患者中,高频电刀患者的甲级愈合率显著低于运用普通手术刀进行手术的患者,效果不佳;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运用普通手术刀进行手术的患者,治疗结果不理想,在此提醒广大医护人员,在追求效益和快速的同时,慎重考虑器械可能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早日研发出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切割止血用具。

上一篇: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检测在产科中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原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