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临床探讨

时间:2022-07-07 01:14:10

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临床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及预后,以提高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15例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 结果 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多表现为气促、咳嗽,肺部无明显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肺部斑片状影。15例患者均进行二联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激素等治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同时给予吸氧、丙种球蛋白、血浆等加强支持治疗。11例患者采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综合治疗获得痊愈,4例患者死亡。 结论 血液病患者应重视常规体检,如发现不能用发热原因揭示的咳嗽及气促,应及时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经确诊后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呼吸综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血液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特征;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a)-0081-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除心源性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1]。随着临床对其病理及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各种急性或严重肺内、外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各种炎性介质导致的肺内受损结果[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骤,临床多表现为呼吸窘迫、进行性呼吸困难、心率增速等,早期无明显肺部体征,后期可出现肺部突变体征,较严重者可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3]。目前,国内外对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4]。为探讨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该研究对2011年1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1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5例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6.5±5.7)岁。15例患者原发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例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均发生于化疗间歇期,且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诊断标准[5]。

1.2 方法

对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

2 结果

15例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咳嗽、明显气促、未发热或低热、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糙,5例患者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10例患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所有患者经吸氧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且病情持续发展,进一步恶化,临床表现主要为口唇紫绀、鼻翼煽动。胸部动态X线片检查提示15例患者肺部纹理粗糙,双肺可见进行性加重斑片状阴影。11例患者疾病高峰期胸片检查显示肺间质改变或伴有广泛肺泡渗出浸润,其中3例患者有肺部感染征象。血气分析检查提示患者PaCO2降低,排除心源性肺水肿。15例患者均给予二联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激素等治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吸氧、丙种球蛋白、血浆等加强支持治疗。11例患者采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综合治疗获得痊愈,4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在严重感染、创伤等非内外侵袭后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最主要表现,属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血液系统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6]。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原发病中,以肺炎、中毒、脓毒血症、窒息居多,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急促和低氧血症[7]。该组15例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发生与化疗间歇期,早期临床表现为咳嗽、明显气促、未发热或低热、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糙,5例患者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10例患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片检查患者肺部有进行性斑片状影,与体温不对称的气促是该组15例患者最明显的早期临床特征。

血液系统疾病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危险因素主要有感染或潜在感染因素,尤其是肺部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早期,白细胞下降明显、中性粒细胞缺乏易导致严重感染或休克,因肿瘤负荷过大,且放、化疗治疗后患者肿瘤细胞大量破坏,一些复发难治的白血病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易并发感染[8]。在血液系统疾病发生的病理与生理过程中,特别是难治复发的恶性血液疾病中,大量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破坏,导致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损伤,黏膜屏障破坏,使患者并发感染[9]。血液病患者一旦合并感染,且频繁进行化疗,将进一步损害其免疫功能,易使患者感染加重,发生感染中毒症或严重肺部感染。

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无明显临床特征,易与原发疾病引起的贫血、肺部感染、心肺浸润等临床表现相混淆[10]。该组15例患者临床治愈率较高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对于不能用发热因素解释的咳嗽和气促,同时伴有危险因素患者,给予严密监测,以早期发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特征,纠正危险因素。对于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除给予常规抗感染、激素及加强支持治疗外,应积极查找病原菌。在血液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积极预防感染因素,有效控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11]。如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应考虑侵入性真菌感染的可能,给予患者抗真菌治疗,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对临床应用的抗生素进行调整,并适当提高患者中性粒细胞数与单核细胞数,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纠正患者低氧血症,合理进行吸氧治疗和机械正压通气治疗[12]。该组15例患者中11例患者采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综合治疗获得痊愈,4例患者终末期开始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最终治疗无效。因此,血液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经确诊,应及时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综合治疗方法,在早期诊断后,尽早去除病因,对患者病情转归,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倪红英,芦宝龙,陈琨,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治疗[J]. 中国基层医药, 2005, 12(10): 1410.

[2] 许国根,陈雯,张万光,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02(22):320.

[3] 俞森洋.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标准的评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6):456-458.

[4] 张东华, 肖毅,邓金牛,等.恶性血液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9例临床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4,10(2): 87-88.

[5]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7,22(15):21-22.

[6] 孙德俊,杨敬平,徐喜媛,等.压力-容积曲线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5, 4(6): 429-434.

[7] 万伍卿,刘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16(8):1076-1077.

[8] 喻文亮,孙波.小儿ARDS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2):177-180.

[9] Bumbasirevic V,Bukumirovic V,Popovie N,et al.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 in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Acta Chir lugosl,2004,51(3):45-47.

[10] Murphy,Mieek,Schramm,et al.The importance of fluidmanagement in acute lung injury secondary to septic shock[J].Chest,2009,136(1):102-109.

[11] Panasiuk A,Zak,Kasprzycka E,et al. Blood platelet and morlocyte activations and relation to stages of liver cirrhosis[J].World J Gastroenteroll,2005,II(18):2754.

[12] MOSS M,Thompson BT.Definitions and clinical risk factorl.See: Matthay MA.ed Marcel Dekke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New York,2003:7-36.

(收稿日期:2013-07-04)

上一篇: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下一篇:磷酸铝凝胶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