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及商业模式之我见

时间:2022-07-07 12:50:13

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及商业模式之我见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在不断的发展,逐渐的跻身于主要的发展产业之列而备受重视。文化产业有着其自身的商业属性,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发展模式。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商业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核心利益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包括了生产者、生产过程和商品,文化产业的商品主要是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精神上的交流,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这一点上看文化产业也有着自身的特有属性。在下文中笔者就着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以及商业模式进行浅要的探析,不断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商业属性;商业模式

引言

商业模式具体的是指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自身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将企业的客户以及相关的利益者以及资源、渠道等等整合在一起,得到一种企业利益链条,同时也是对于企业制度的一种结构安排。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的属性较为特殊,同时包含文化的属性与商业的属性,但是文化产业的主要盈利方式是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认同感,较之于其他的产业更加的复杂。所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以简单的文化产业属性与模式将其概括在内,也不能真正的确保在一定的商业模式条件下都能产生相应的价值成果。

1.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

1.1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是将文化作品通过一定的商业化处理变成一种实质性商业经济的过程,文化产品是一种相当抽象的经济产品,通过文化作品自身的原创性与创作者自身的精神融入形成文化作品,之后再经过一定的商业模式进行包装与转变,最终形成一种经济化的商品呈现在广大的消费者面前。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对于消费模式与生产模式转变的刺激性因素,从消费上来看要是想要不断的提升消费水平,改变消费结构就要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入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着整体的消费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值追求也越来越高,开始逐渐的从外在的追求转变为内在的追求,从而不断的提升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这一点上看也是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拉动。一般情况下物质消费主要是看物质的自身价值,而文化消费主要是看对于消费者自身的精神满足程度。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消费者们开始追求一种个性化的消费,在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对于自身个性化精神的一种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就不断的促进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文化产业自身结构的不断更新。消费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借助于文化产品来彰显自身的价值观念,文化产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给予人们一种社会认同的,这也是文化产品自身的特有属性的展示[1]。

一般而言,物质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现。随着物质需求的逐渐饱和,交换价值或炫耀价值越来越扩展或放大,促成消费者运用商品的符号意义去表达社会角色认同,以及表达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消费者也会藉由具有符号、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建立自我形象,表现自我风格。

1.2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一种资本的形式,可以将文化投入到一定的经济运作体系之中,形成一种资本之间的转换。但是在之前的发展中经济学家并没有将文化当作一种资本因素投入到经济生产之中,这当然与文化产业自身的独特属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很多的经济学者对于文化产业在经济上的发展有了新的解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文化资源只有真正的投入到市场运营机制之中才有可能真正的转化为经济资本。就比如现如今市场中的一些策划公司、传媒公司、文化中介等等,都是一种文化资源资本转换机构,这些文化机构将文化资源与文化服务投入到一定的商业模式之中,将其转换一种文化经济以供广大的消费者们消费,这个过程也是不断挖掘文化商业潜力的一个商业化的转化过程。

2.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2.1价值主张

所谓的价值主张就是文化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这种价值主张实际上是对于商业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点,有的时候会促使一个商品与独特的服务模式进行组合,形成一种新的价值亮点。这样的组合可以向客户传达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让消费者们用最低的价格享受到相对较高的消费服务。一个企业想要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很好的传达给消费者,就要以价值主张为中心,企业在运转过程中一切的策划与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点。只有抓住价值主张这样的一个中心,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企业相关活动的安排,才能够将自身的一种价值观念更加完善的传递给客户,不断的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

2.2消费者目标群体

所谓的消费者目标群体就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划分,文化企业对于目标群体的划分上是遵守着一定的共性的,在进行文化消费的时候一个方向文化产品总是对应着一种消费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之中就有着自身的消费共性。企业在进行消费者划分的时候也就是利用了这样的一种共性特征,实际上消费者目标群体的确认也就是一种市场的划分,依据自身的文化产品特有属性,来对于市场进行一个较为精准的定位,从而制定出最为适宜的战略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想着占领所有的消费市场,也不能想着自身的文化产品生产可以满足所有的消费者,这种目标制定往往会得不偿失[2]。

2.3分销渠道与合作伙伴网络

分销渠道是企业公司在进行市场定位的过程中接触到消费者的各种途径,其中就包括了公司自身的营销方式与市场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是指公司与其他的企业进行合作,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一种合作关系网,这种合作关系网在之后的营销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分销渠道与关系网络的形成与建立是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必要手段,发达国家在合作伙伴网络的建立上已经形成一种相当严密的运作模式,在适应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对于一些文化产品的经营公司进行了控制。

3.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经济产业模式,其产品有着自身的特殊属性,与消费者产生精神上的联系。在产业发展实践过程中,在某些环节的运转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环境的原因出现一些障碍问题,在出现问题之后就要及时的进行整体结构的重新排列,再次形成一个循环的系统。而商业模式则是以一种绝对盈利的思维来进行一定的商业运转,在这个过程中商业模式会有很多个不同的形式,各个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自身的具体特性与条件去选择不同的形式,找出最为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顺应于社会市场的发展发挥商业模式的最大效应。(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方晓超.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12,29:133-134.

[2] 柏定国,陈鑫.论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49-55.

[3] 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9.

上一篇:略谈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下一篇:云计算技术对审计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