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成因探究

时间:2022-07-06 09:25:34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探究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小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形形,算得上是一种“多发病”。究其原因,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 汉字的数量极其庞大。在两千多个常用汉字中,光笔画就有横、竖、撇、捺、挑、折、钩、点八种,由这八种笔画交互错杂而成的字非常多,不少字形体或偏旁相似,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能写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在书写汉字时经常容易出现错误。例如:“未――末”、“酒――洒”、“已――己――巳”等。

2.同音字多 汉字同音字多也是导致小学生写错别字的重要原因。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同音字。小学生识字不能将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时常常张冠李戴。如“已”和“以”、“在”和“再”,学生常常会写出这样的句子:“我以经上三年级了,在过一年,我就上四年级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3.笔画繁琐 有些汉字笔画较为繁多,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以至于他们写的时候,不是忘了撇,就是忘了捺。如“德”,这虽然是个常见字,可是五年级的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还是常常忘了当中的一横。

二、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 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析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得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 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 由于汉字的音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把“苹果”写成“苹”,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的识字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先指导学生反复念这个字的音,接着分析字形,这个字什么结构,每一部分是什么,再书空念笔画,最后组几个词。教法单一,程序固化,使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容易分散,从而出现错别字。

我想,小学生错别字成因远不止这些,还有众多因素干扰着学生的识字、写字。不管多少原因,我们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意识到,纠正小学生错别字已经迫在眉睫。我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终有一天,错别字会淡出学生的作业,甚至会销声匿迹。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吕良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建设班级文化 打造和谐班级 下一篇: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活动开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