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工作搜寻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2-07-06 06:51:12

我国农民工工作搜寻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

【摘 要】我国从事的工作基本上不具有技术含量,工作环境、待遇、福利较差等现象一直是国内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在搜寻工作时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所作出的选择,寻求帮助农民工解决寻找工作困难、工作条件差等问题的方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工作搜寻;建议

一、引 言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由于求职者与雇佣者在市场上所获得的信息都很有限,决定都是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作出的,工作搜寻者能否被雇佣是搜寻者与雇佣者之间的一种博弈。本文主要在这样一个博弈的环境前提下,研究我国农民工在工作搜寻中会面临的一些情况以及在面临这些问题时他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同时针对农民工在搜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二、相关理论综述

工作搜寻理论是劳动经济学理论中发展时间比较短的理论,主要在西方国家研究较多,国内研究较晚较浅。工作搜寻理论是由菲尔普斯等提出来的,主要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在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工作搜寻者在搜寻过程中逐渐了解工资分布,通过比较其继续搜寻工作的边际成本和可能获得的边际收益来决定是否继续搜寻。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iamond使用搜寻技术和讨价还价理论分析在职位空缺率与失业率一般均衡情况下,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问题以及作为内生变量的谈判工资的决定机制。

三、影响农民工搜寻工作的条件分析

(1)工资收入与闲暇带给劳动者的效用

如果工资收入带给劳动者的效用大于闲暇带来的效用,劳动者便会选择工作,反之则选择闲暇。虽然我国农民工务农的收入基本上已高于其生存工资,但是这个群体却普遍不满足这样的收入水平,他们追求与城市人口一样的生活水准与同等的享受,“面子”与“尊严”是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的首要原因。

(2)保留工资

保留工资实际上是求职者根据自身能力水平和观察到的劳动市场的工资分布,对其未来工资的一个预期。对于工作搜寻时间较短的农民工来说不能拥有较高的保留工资。但是,由于时间的局限,农民工希望在有限的时间赚取更多的工资,因此又不能不设定一个较高的保留工资。这两者如何取得平衡,是农民工在搜寻工作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搜寻工作的途径

农民工搜寻工作最主要的方式是依赖于熟人的介绍,而通过熟人介绍的工作,工资基本早已定下来,农民工处于被动选择的境况。如果农民工通过报纸招聘、职业介绍等渠道自己寻找工作,时间成本较大,但是此种方法能让农民工更加了解劳动力市场具体情况,从而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加合理的保留工资。

(4)工作环境与条件

农民工搜寻的基本上是建筑工人、保姆、装修等技术含量低、持续时间要求低的工作,工作环境也较差。因此,农民工在搜寻工作的时候,在同等工资条件下,越好的工作环境越能吸引其就职。

家乡的经济背景、家庭经济情况以及社交网络等也会从不同角度对农民工搜寻工作造成不同的影响。

四、政策建议

1、提升劳动者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我国目前有很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但是主要面向的是初高中毕业的青年学生,但是对25岁以上的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学校却并不多,国家应该在政策上支持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相应的课程培训年龄较高的农民工,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从而增加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与自信心。

2、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由于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等原因,农民工搜寻工作的途径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信息的不流通让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知之甚少,从而在选择工作方面具有盲目跟从的特点,使其不能找到与之最佳匹配的工作。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建设,提供各类招聘信息与求职信息,同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职能,为农民工提供各类就业咨询以及就业指导和培训服务。

3、强制企业改善工作环境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职工工作环境的关注,设立相关监督部门对企业职工工作休息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开拓各种途径接受工作人员的监督与举报,勒令不合格企业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4、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农村自主创业,在财政以及金融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对有意向创业的农民进行专业知识辅导,有引导性的带领农民在某些领域创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5、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提高福利水平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福利水平的偏低,使得农民工在搜寻工作时对保留工资定价过低,政府应该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完善农村福利工程,使得农民工即使没有工作也有相应的生活保障,从而杜绝盲目寻求工作的现象发生。

6、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

政府应该着重站在处于弱势的农民工这一方,从工作提供单位出发,为农民工建立一套相应的工资保障制度,使农民工不再为工资问题担忧,杜绝劳资纠纷的产生,从而减少社会矛盾。

农民工是中国发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是他们在工作搜寻的时候面临很多困难,不仅需要他们自身从各方面解决,同时需要政府部门等单位个人的关注与帮助,解决了农民工工作搜寻中遇到的难题,也就提前解决了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社会矛盾、帮助我们合理配置了市场劳动力,而资源的有效配置又有利于经济的加速发展。因此,关注农民工的工作搜寻,也即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和平相处以及经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郭继强.中国农民工城乡双锁定工资决定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

[3]何亦名.国外工作搜寻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

[4]Diamond, Peter A1 Aggregate demand management in search equilibrium[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2, 90(Oct1): 881-8941.

上一篇:从《论法的精神》中看政治道德 下一篇:美声唱法中常见的发声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