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傩歌的价值与传承保护

时间:2022-10-20 04:01:49

辰州傩歌的价值与传承保护

【摘 要】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辰州傩文化就是其中极具代表的一种。本文就傩文化的价值及传承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辰州傩歌;傩文化;传承;保护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生生不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借助宗教(自然宗教)观念来实现自我超越,因此就繁衍出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从其字形来看,乃人避其难,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需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辰州傩文化就是其中极具代表的一种。沅陵“辰州傩”(又称土家傩),见诸史籍者甚多:据《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在《永顺县志》中也记载有辰州傩戏的影响:“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辰州傩渊于荆楚,辐射于巴蜀吴越秦等地,曾一度影响中原。辰州傩不仅是戏剧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它涵盖了政治、历史、民族、宗教、考古、文学、艺术等方面,是这些方面学术研究难得的研究文本。而这些在傩歌的歌词中都有所体现。

辰州傩之所以能存在至今,是与它古代的辉煌及后来的落后分不开的。古代的辉煌,赋与了他丰富的文化内涵;后来的落后让他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才较多地保持了原汁原味,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在辰州傩中,又以沅陵县七甲坪的辰州傩保存得比较丰富,七甲坪位于湖南省沅陵县东北部,东与桃源相邻,南与五强溪镇、清浪乡交界,北抵张家界,西连大合坪,是怀化、常德、张家界三市接壤地带的经济文化重镇,是沅陵四大乡级集镇之一。由于七甲坪群山围绕,重峦叠嶂,交通非常闭塞(一九七四年才通车),就拿元皇派的所在地——七甲坪镇来说,人们以步代车,三天才能到达县城,这对辰州傩传承、繁衍构成了特殊地理环境。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辰州傩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人们已经开始慢慢的淡忘辰州傩这种传统艺术。辰州傩的主要传人仅余17人,现在,联合国正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抢救的,就应该是全人类最早的“衣食父母”神农氏创造的“傩文化”,而在中国的“傩文化”中,首先要抢救的就应该是已经有了8000年历史的“辰州傩”。

1979年,湖南省戏曲研究所在编撰《中国戏曲志》和《湖南地方剧种志》时,考察了七甲坪的傩戏。1982年冬,湖南省电视台将七甲坪傩文化制作成专题片对台地区播放。1994年10月,七甲坪的“上刀梯”和“下火海”两个节目参加湖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1996年刘冰清、王文明、金承乾出版了《湖南地方文史丛书:辰州傩歌》。1999年9月,“ 98’沅湘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七甲坪召开,傩戏演出队为到会的七个国家127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表演。2010年8月18日—19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长江戏话》摄制组来到七甲坪镇伍家村拍摄《沅陵辰州傩》就是为了挖掘、保护并弘扬这一优秀的戏剧活化石。

从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大家只是在概括的介绍辰州傩歌或是用摄影摄像的方式保存辰州傩歌,这只是表面的。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辰州傩歌,对辰州傩歌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一点点的微薄之力。

辰州傩歌主要是指沅陵县七甲坪的傩歌,七甲坪的傩歌有河边教和上岗教两大流派,这也是沅陵县唯一一个一乡有两大流派的地方,而且两大流派活动频繁,争芳斗艳。

上岗派主要是土著胡宅雷坛从茅山得来,迄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设坛在七甲坪远溪峪山寨,它共计三十七场法事,分别为请师、升文、揭盖、迎神、观五岳、扎寨、下马、跳标、开洞(后演傩戏)、安位、早朝、揭盖、封净、发猖、点兵、出标、五朝、迎神、扎寨、下马、跳标进标、呈牲上熟、勾愿、倒标、进标、和神、迎朝王、接驾、呈牲、买猪、上熟、(演傩戏)、勾愿、度关、瓖星、封洞、送神。

河边教的法事有三十八场,分别为请师上马、请神、靠师上渐、请神下位、申发、铺位、立寨、接神、传茶、传酒、下马、呈牲、寄朝、卖猪、上熟、开洞、打鸡、杠标、和神、发五猖、出标、游标、接驾、杠上中下三洞、送子、晒衣、下池、教子、跳先锋、勾愿、盗猪、杠皇母标、度关、瓖星、封洞、送神、回百神、安香火。

从法事上来看,两大派别有一些相同的部分,比如请师、下马、呈牲、上熟、出标、勾愿、接驾、送神等,法事的基本内容是大同小异,有区别的是河边教把“开洞”后所演的傩堂正戏和傩戏当做法事,这在上岗教是不存在的,戏就是戏,法事就是法事。

师傅们在进行这些法事的时候,总是通过歌词来表现法事的内容,我们也可以通过歌词来了解辰州傩歌。

上岗教的《上熟歌》:

锣沉沉,鼓沉沉,惊天动地谢神灵,

鼓震三通催声急,雷响一声雨来临。

许愿之时净茶许,还愿之时斩三牲。

许愿合家同心口,今宵还愿口同心。

许愿之时峨眉月,今宵还愿月团圆。

好比隔江叫渡子,过河感谢渡船人。

芭蕉叶上千跳路,条条路上是分明。

许愿好比吃娘奶,还愿长大报母恩。

王字点头神做主,土旁添申正乾坤。

红旗插在绿旗内,红红绿绿谢上神。

户主三牲摆在仙台上,未见皇王亲口尝,

不是我王爱贪这口气,略表信士一片心。

满堂蜡烛如星斗,昼夜长明不夜灯。

借动祖师三味火,枝枝头上放光明。

两旁运动锣和鼓,劝神上熟酒三巡。

(吹角、请神,完毕后又吹角)

上面众神听,下面信士发虔心,

不大不小,(众):不还不了!

何人杀猪?(众):童儿杀猪。

何人酌酒?(众):童儿酌酒。

上洞酌酒去不去?(众):不去!

下洞酌酒去不去?(众):不去!

中洞酌酒去不去?(众):不去!

壶中酌酒去不去?(众):去去去!

一莫急,二莫忙,息铃楼台响叮当,

坛官师人把酒酌,欲请千真和万圣。

请酒敬酌,礼当初献。

一二三点加一酋,众神吃了心欢乐,

凡人吃了解忧愁,坛官师人把酒酌,欲请千真和万圣。

请酒敬酌,礼当亚献,礼请礼请。

酒是人间露,神仙祖德留。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坛官师人把酒酌,欲请千真和万圣。

请酒敬酌,礼当三献,礼请礼请。

敬酒酒毕,弟子打从扬州过来,带得二十四位耍戏儿郎,消酒化食,鸣锣响鼓,依教奉行。(吹角、打柳旗,已毕,吹角)

(口念疏或口念愿簿,已毕)。

文疏宣读,已悉云周。

所用钱财,净地用凭火化,专升上奉。

赫赫炉中青烟起,纷纷化作雪花飞。

一纸化作万钱财,钱凭火化似云飞。

上凭青天作证主,下凭赤地作证盟。

东王公作证主,西王母作证盟。

南曹官作证主,北掌簿作证盟。

东山圣公作证主,南山国母作证盟。

(照神唱)

作证主,作证盟,同来择地此良因,

拜请东山圣帝主,又拜南山国母尊。

那年上了文和簿,那年上了簿和文,文和簿,簿和文,字字行行有愿情。

望皇打开流水簿,把笔勾销此良因。

(求神卦)

蒙神放了求神筶,还得清,了得明,

了字纸上重重写,欠字未留半毫分。

(道光三年十月三日)

河边教的《上熟歌》:

阴一层来阳一层,阴人干领陪阳人。

阴人干领三杯酒,阳人干领酒三巡。(请众神、摇傩铃、传茶酒)

问:何人杀猪?

答:童儿杀猪。

问:何人杀羊?

答:童儿杀羊。

问:上洞造酒去不去?

答:不去。

问:中洞造酒去不去?

答:不去,不去!

问:弟子店里造酒……。

答:不去!不去!弟子在街上带来一班风流姐妹,漂游坛场,众神消酒化食,欢欢乐乐饮酒,饮酒进场。请——(照神拜)

点点美酒照金钟,神王饮酒喜重重。

神恩真是天地重,人也浓来酒也浓。(酒行亚献)

问:何人杀猪?

答:童儿杀猪。

问:何人杀羊?

答:童儿杀羊。

问:上洞造酒去不去?

答:不去。

问:中洞造酒去不去?

答:不去,不去!

问:弟子店里造酒……。

酒字三点加一酋,三杯贺万岁,一醉解千愁。(上熟文疏,开言宣读)

黑黑炉中香烟纷纷起,纷纷化奏雪花飞。

一纸化奏万千财,火化钱财似云飞。

上搬青天作证主,下搬赤地作证盟。

东王公来作证主,西王母来作证盟。

作证主来作证盟,同来择标此良因。(照神参神)

(通言年,求圣卦)

(民国十九年五月)

上岗教和河边教的这两首《上熟歌》,从内容是看具有相似性,说的是请神喝酒宣读文疏;在形式上都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但是上岗教的《上熟歌》在内容上略显详细,把法事的各个环节介绍得很详细,使用了一些乐器,比如吹角。从同一个法事的《上熟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人与神之间对话这一突出特点。

1.歌词形式上表现了人神之间平等的对话

《上熟歌》的歌词中有一问一答的形式,是神与人之间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

上岗教的《上熟歌》中:

上面众神听,下面信士发虔心,

不大不小,(众):不还不了!

何人杀猪?(众):童儿杀猪。

何人酌酒?(众):童儿酌酒。

上洞酌酒去不去?(众):不去!

下洞酌酒去不去?(众):不去!

中洞酌酒去不去?(众):不去!

壶中酌酒去不去?(众):去去去!

河边教的《上熟歌》中:

阴人干领三杯酒,阳人干领酒三巡。(请众神、摇傩铃、传茶酒)

问:何人杀猪?

答:童儿杀猪。

问:何人杀羊?

答:童儿杀羊。

问:上洞造酒去不去?

答:不去。

问:中洞造酒去不去?

答:不去,不去!

问:弟子店里造酒……。

答:不去!不去!弟子在街上带来一班风流姐妹,漂游坛场,众神消酒化食,欢欢乐乐饮酒,饮酒进场。请——(照神拜)

2.沅陵傩神系列来源于人,源于与人相关的物或事,是人与人相关事物的观念性神化

沅陵傩文化信奉的主神傩公傩母,源自当地传说的人祖,是当地始祖的神化。信奉的家神就是信奉的历代祖先,尤其是历代祖先中最有能力、最有影响的祖先,是本祖先的神化。总之,傩神归根到底来源于人,有人的原型,是人的神型。

3.神论中渗透着人伦,展示出现实生活中的人伦性

神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消灾去难,为了人安宁健康。傩神的终极关怀对象是人,傩神的任务是保护人,而且对于人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从信奉傩神的人们角度来看,傩神的本领很大,可以主宰人的一切,而且高高在上,简直是无所不在,令人尊敬。因此,人们必须虔诚地敬奉傩神,恳请傩神为自己消灾去难,祈求傩神的保护。

辰州傩歌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神”的价值判断价值,认识的教育价值。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一,辰州傩歌中体现了人与神的平等对话,神是人的异化,具有人的性质。

第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辰州傩歌主要靠表演者之口,教育观众。这种教育功能中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负面影响主要是教育观众要信神,对神要毕恭毕敬等;同时也具有正面的指导,比如要尊敬长辈,家庭和睦,人与自然要和谐等等。在传承和保护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具有旅游价值。傩文化给人一种神秘性,正是这种神秘感,而促使许多人想去观看和体验,这就带动了它的旅游发展。

第四,有其经济价值。辰州傩歌可以编排剧目,进行演出,从而带来经济的收益。

既然辰州傩歌具有这些价值,能够带来经济收益,那么就更需要大家的传承和保护。

首先,对于傩歌的传承人不定期地进行学习班,由专家学者对他们进行中国傩文化的理论培养和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观念。对于一些老艺人由国家或政府给予物质上的定期补助。

其次,建立一个傩文化博物馆,收集傩文化的相关资料,比如傩歌的手抄本、道具、面具和神祗香案征集收藏,并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最后,鼓励对辰州傩歌进行创新,在歌词中可以加入现代思想,让辰州傩歌与时俱进。

上一篇: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下一篇:浅析柏拉图的理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