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

时间:2022-07-06 06:14:57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73

检验人员的素质培养

检验人员的素质培养检测人员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由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复杂性、专业性和主观性、所以,操作人员的经验、态度和操作熟练程度尤为重要。应针对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上岗人员进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考核使之自觉地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接受继续教育,及时掌握医学科技的新动态,不断实现理论技术的更新,培养一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原则:一份合格的标本是细菌检验后续工作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将污染降至最低,应在患者感染的早期、治疗前和停药后采集标本,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盛标本的容器应贴有标签,及时送检。建立标本验收制度,对不合格的标本坚决退回,说明原因、重留标本并记录。

微生物采集的方法:①呼吸道标本:采集晨痰和随意痰,用清水漱口后,用力咳出深部痰,与无菌容器中迅速送检。②咽拭子标本:用盐水湿润无菌拭子,采集咽喉部发红、灰白色可疑假膜部位,随即放入无菌试管中,送检。③中,塞紧瓶塞,尽快送检。留取导尿管的尿,应更换导尿管后留取。④血液标本:严格皮肤消毒,在24小时内要在不同部位采三次血,每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发烧有规律时,必须在发烧高峰前1~0.5小时采一次血,如培养阴性可24~48小时后在抽2次血,提高阳性率。⑤粪便标本:挑取含脓、黏液、血或水样粪便送检,必要时可用直肠拭子。⑥脓性标本:开放性脓肿应先用无菌盐水冲洗伤口表面,取病灶深部脓液。封闭性脓液应消毒后用穿刺引流的方法采取。⑦无菌体液标本:如脑脊液、胆汁、胸腹水等,应严格无菌操作,采集后立即送检,延迟送检时,不能放入冰箱。

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制定切实可行又符合要求的SOP规范管理文件使微生物检测质量的可控依据,严格每日室内质控记录整个操作流程,并参加省市室间质控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不断提高检测水平。

实验设备的质量控制,冰箱、水浴箱、培养箱等基本设备,应每日监控记录。细菌检测仪、紫外线、高压灭菌器,应有使用、保养、维修记录定期校正,保证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培养基、试剂、染液、抗血清的质控:购置的物品应选择国家认证的生产厂家。使用时,首先对其外观、批号、有效期、保质期进行检查并按储存条件保存。运用NCCLS标准菌株做室内质控加以控制,一旦发现失控立即查找原因及时纠正,记录备查。

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建立规范的报告审核制度,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咨询[1]。随着微生物先进检测仪器的普及,新的检测指标和采血方法的运用,需要检验者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宣教工作,使之能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根据需要采用细菌检验的分级报告和临床微生物的紧急报告值,尽早提供检验信息,定期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使之早日康复。

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建立建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使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2]。配备必要的设施,如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应急淋浴、洗眼装置等,微生物实验室严格三区划分,废弃物的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条例》进行。检验人员加强掌握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和避免发生职业感染。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不仅要在各方面加强质量控制,而且要使生物安全体系行之有效。只有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才能有利于检验医学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恒彩,张金.疾控机构微生物检验室质控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5):596-597.

2 何剑锋.基层疾控系统实验室生物现状分析和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7):1666-1667.

上一篇: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