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种玉米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06 12:25:21

浅谈制种玉米栽培技术

摘 要:现代农业正向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突破了小农经济下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模式,玉米的种植只有严格遵循栽培技术规程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玉米,虽然农户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定的种植规律,但科学的指导以及经验的借鉴将进一步促进栽培技术的发展,以下我们就如何实现科学制种玉米种子,实现规范化操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玉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048 文献标识码:A

1 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隔离区选地与隔离、制定播期调节预案 、整地与施肥三个环节,其对后期的种子的培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1 隔离区选地与隔离

隔离区主要运用于配置杂交种。由于配置的杂交种的种类存在着差别,对于隔离区的选择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配置单交种来说,需3个隔离区;而在配制双交种时,则需4个隔离区。玉米最主要的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隔离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证制种的安全,使制种尽可能地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外界花粉串粉,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今被广泛运用的隔离方法主要有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和障碍物隔离三种。空间隔离是指保证隔离区的一定范围之内不种植其它种类的玉米;时间隔离则是指错开周围其他玉米的生长周期;障碍物设置指利用山岭、房屋、林带等自然屏障,防止外来花粉串粉混杂。其各有优点和缺点,制种人员可以根据所具备的条件进行选择。

1.2 制定播期调节预案

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玉米在种植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种植者提前制定播期调节预案。播期调节预案的制定必须在充分掌握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等基础之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播期调节预案。

1.3 整地、施肥与覆膜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在播种前需要精细整地与标准施肥。耕地的深度大概控制在25~30cm为宜,既有利于保温,又能够适应发芽的土层薄厚需要。现代农业提倡2~3a的轮作制度,这是恢复、保持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玉米主要以底肥的施肥方式为主,为满足了玉米需肥量大的要求,一般以冬前结合深耕整地分层施入优质农家肥和一定量的无机肥作为底肥。覆膜一般选用无色透明的超薄膜(厚度约为0.008mm),可起到保水、除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父本花粉的活性,提高受精率。

2 播种

播种是整个栽培技术的中心环节,其直接影响玉米在生长周期中所呈现出的生长状况。因此,掌握播种的技术要点是非常的重要的。

2.1 适时

孟子曾说“百亩之田,勿失其时,谷物不可胜用也”,适时播种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遵循时令,才能够保证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汲取了外界的养料,农作物的产量才能够大大提高。玉米种子一般当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开始播种,由于我国的气候存在着时空上的差异,不同的省份播种时间不同,比如新疆一般以春玉米为主,适宜4月上中旬播种。

2.2 控制好间距

播种时间距的控制是否适宜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太窄,植物就会因为不能成分吸收阳光而产量低下,太宽,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控制好间距显得尤其重要。玉米的母本易宽窄行种植,以宽行60cm窄行50cm打穴点播法播种,要求穴距20~22cm,穴深2~3cm,每次2~3粒种子。

3 管理

3.1 苗期管理

3.1.1 定时放苗

覆膜种植的玉米在长大到3~4片真叶,由于膜下的空间有限,需要定时地放苗来驱散热量,补充O2。

3.1.2 定时除苗

玉米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变异,变异种类和杂草过度吸收养分造成玉米幼苗营养不足,幼苗生长的畸形,使得玉米产量大大降低。夹杂在幼苗之间不利于机械化操作,这就需要人工来去除。

3.2 穗期管理

穗期管理主要分为3个方面:去杂、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3.2.1 去杂

玉米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变异,变异种类过度吸收养分造成玉米幼苗营养不足,幼苗生长的畸形,使得玉米产量大大降低,这就需要人工的去杂。另外,杂草的出现不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也需要人工的去除。

3.2.2 水肥管理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水和施肥具有较严格的要求,种植者应该根据玉米生长规律和生产实践,科学地灌溉和施肥,比如在抽穗授粉期,玉米对钾的吸收在50%左右;在这一期间,需水量显著增多,日耗水4.87m3/667m2,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2.6%。

3.2.3 病虫害防治

玉米穗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红蜘蛛、玉米蚜等。可根据当地的病虫害特点以及玉米的抗害虫能力,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

3.3 花期管理

此阶段玉米生理活动旺盛,干物质积累最多、最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养分,花期管理要保证玉米的水分需要,另外还要补施花粒肥,防止后期早衰和倒伏。

为了调节母本和父本,使之时间相符,还需要对玉米彻底去杂、超前抽雄和及时砍掉父本等工作。

3.4 分收、分藏

种子在成熟收获之后,要及时进行脱水处理,如晒干工作等,避免由于对种子处理不当而造成的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不同隔离区的种子在收获、运输、翻晒、脱粒、包装等全过程要严格区分开来,防止由于失误而造成种子的混杂。管理人员最好能够制定严格的种子分藏制度,以规范种子的分收。

参考文献

[1] 闻其生.盘玉五号玉米在陆良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2] 姚杰建.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9(01).

[3] 宋协良,宋雷,宋雨,缪玲敏.玉米杂交种良玉1号选育报告[J].作物研究,2007(03).

作者简介:赵卫国(1969-),男,河南省禹县,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栽培技术。

上一篇:清江花魔芋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东北玉米水稻遥感监测系统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