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时间:2022-07-06 11:49:23

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技校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与此相矛盾的却是用人单位很难招到适合的人才,这种极端的现象现在越来越普遍。文章研究分析了目前技校学生的就业的心理状况及问题,找出了上述现象的原因,同时也找到了解决技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正确的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技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技工院校盲目扩招,学校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质量并不能满足扩招的需求,使得技校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式,技校毕业生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再加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他们就产生了一定的就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分析技校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并探讨解决其心理问题的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有利于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率,优化技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从而大力促进技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技校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存在自卑心理。技校生与大学本科生或专科生相比,年龄小、文凭低、知识结构单一,因此在择业与就业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技校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了解不深,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缺乏自信心,另外,面对愈发激烈的就业形势,他们的期望很少能实现,投递的简历得不到回应,面试又屡战屡败,就使得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对就业失去了信心。

(二)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很多技校毕业生对就职企业要求高工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技校毕业生在择业时趋向于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国企或外资企业,对一些小企业或工资待遇不高的职业不屑一顾,不予考虑;还有,很多的技校毕业生往往会与身边的同学进行攀比,以他们的就业标准为标准,来制定自己的就业标准。

(三)容易焦虑浮躁。适当的焦虑能够给人以奋斗的动力,但是过度的焦虑会使人心情浮躁,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心理上的疾病。技校毕业生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人才济济的社会,承受着找工作难的眼里,很多人会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加重了他们的精神负担,致使他们意志消沉,陷入了对自我怀疑与对未来担忧的泥潭之中。

(四)存在盲从心理。一些技校毕业生对自己的择业与就业缺乏主见,这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少前瞻性意识和发展的眼光,他们缺乏实践经验,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没有一个明确地就业目标,继而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具体表现在就业时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寻求热门的职业却很少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兴趣。

(五)害怕吃苦。技校学校培养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较偏远的地区,因此,技校毕业生就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除了实践操作能力之外,还要能够吃苦耐劳。然而,许多的技校毕业生并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择业与就业时,往往不愿到偏远的地方去,不愿到农村去,不想干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解决技校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一)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很多的技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挫折,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让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自卑的心理。针对这一点,就要帮助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先决条件。要树立自信心,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在求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技校毕业生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这是实力自信心的根本途径。只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具备自己的就业优势,在择业与就业是才能拥有足够的自信心。

(二)正确的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技校学生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自己,才能给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实际的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全面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专业能力以及自己的思想意识,将自己的主观意愿与实际的客观情况结合起来,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克服焦躁的消极心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可能要经受的挫折与打击,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时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保持积极进取的势头,让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四)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的第一步,就是要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确立一个符合自身条件的就业目标。确立就业目标首先是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结合自身的优势,还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第二步就是要树立就业竞争意识。技校学生在择业与就业时,要有年轻人的锐气与朝气,敢想敢干,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优势,从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另外,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摒弃“一选定终生”的就业观念。

(五)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心理教育。技工院校要从其自身特点出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入学前,就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团队合作观念,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其次,培养技校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另外,学校还要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就业的困难与挫折,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六)社会要给予积极的支持。政府要为技校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与就业机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大力支持并奖励积极到落后地区就业的技校学生;鼓励技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家长也要与子女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学校配合,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另外,社会也要给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给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与职业选择。

三、结语

总之,要解决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就是要帮助他们消除负面心理的影响,正确的认识自己,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就业态度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从而解决技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技工教育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吕晶.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应对和策略讨论-以就业心理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7).

[2] 廖剑兵,杨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大众科技,2010,7(8).

[3] 孙丽岩.浅析中职学生就业心理以及教育对策[J].科技视界,2013,6(9).

上一篇:高中物理建模能力与学生思维发展探讨 下一篇:家庭贫困学生调查及工作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