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时间:2022-07-06 12:32:36

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摘 要】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哲学进行反思,它从改变“现实世界”的高度,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在科技、社会和人的关系中现实地蕴涵着哲学内容。在科技日益昌盛的当今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互动机制;科技;社会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许多大学都建立研究中心或者机构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那么科学与社会到底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呢?

一、科学依赖于其存的社会

人人都明白“各种不同的社会影响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直到二十年代所谓的“纯粹科学”的观点的出现,我们才区分开纯粹的科学和完全未受社会影响的科学。之前并没有那么详细的了解和区分这一观点的纯粹性。然而,一系列社会事故的发生,引起人们在社会对科技的影响性问题上发生变化,例如三十年代世界性的经济萧条时期对“对科学的破坏”;纳粹德国的兴起,它对“亚利安科学”的鼓吹,以及它对犹太科学家的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原子弹的爆炸中它对科学之急迫的、大规模的应用达到顶点等等。这些时间使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社会对科学的影响,而极端的“纯粹科学”是不能站得住脚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相当直接并且详细地断言,科学依赖于它存在于其中的社会。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重点在于研究经济因素对科技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用“经济因素所指的常常是一种意义不确定的范畴,充斥着实际上不同的成分。

社会对科学的影响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其影响多样,依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同,其影响强弱也不同,呈现出时而强烈,而另一时段又相对较弱的情况。并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从来都不是连续的。正是由于这些特征,所以对于度量社会对科学的影响来说,我们只能用粗略的技术进行衡量,但是,这种粗略的度量不是重要的。物理学可能会受到一种社会因素的重要影响,例如二战时期;但另一个时候,一个社会因素可能会更强烈地影响生物学,并且这个因素没有触及物理学的领域,而这个社会因素又是相对的,其重点有可能会出现逆转,甚至转移至其他领域,如化学。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但是,这个复杂的过程的意义并不在于其复杂程度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意识到科学其内在的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各种不同的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联系才是更重要的,这是我们必须尽可能多认识的部分。

二、科学存在自身的相对自主性

虽然人类科技史上每一次科学的进化都是取决于社会的变迁,但但在一定的范围内,科学依旧保留了其相对自主的一片领土,这是因为,科学具有其自己的内部结构和其自身发展的操作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利用理性发展了高度概括化的概念框架。显而易见的,科学其自身的核心概念框架越是高度概括化,科学自身所的独立性范围就越大,这说明了科学有社会影响,这在现当代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不能视而不见的。在这里,仅罗列一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几种影响:科学改变经济结构,科学致命性地对宗教提出挑战,验证宗教的无知,以及科学促使当代家庭和共同体成员之间关系发生史无前例的撼动。当然科学的发展不是绝对的,它仍然要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关系中去实现自身的进化与发展。在当代受各种因素影响,社会科学发展受社会的影响强度现要比社会对物理科学的影响强度更大。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科学的概念框架较弱的缘故。科学系统的高度发展的今天,具体科学自身的某种发展路线由其概念框架决定着;但是,概念框架并不是简单地根据某种“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例如,尽管在当代社会有一种急迫的需求去有效治疗癌症、艾滋病等,但是生物科学的概念框架还没有完全恰当处理好这些现象。当然,科学的自主性不仅仅依靠概念框架来确保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体现了科学相对的自主性。

三、科技和社会的互动性

虽然在上文中着重论述了科学依存于社会以及科学的相对自性性,实际上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性观点始终隐含其中。显而易见,科学具有社会影响,如每一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都对社会生活甚至世界政治格局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整个社会(现在包括科学)是一个不出不断互动之中的结构之网,其中影响是反复交错并且反作用于自己的。通过寻求这个互动之网上面的路线来追寻各因素的痕迹,目前学界较为普遍地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存在着要素与整体之间的自发作用和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互动机制”论,又分为“直接互动”和“间接互动”两类。前者认为:“现代科技与社会作为各自相对独立的两个实体发生互动作用”:后者认为:“科学技术通过知识、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而“社会通过各种资源的投入作用于科学技术”。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这种“互动机制”始终是存在于科技和社会之中的。是不能忽视的,也是我们研究问题必须遵循的。

参考文献

[1] 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7.

[3] 徐小钦.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6.

[4] 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马艳丽(1989.02- ),女,汉族,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哲学硕士研究生,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上一篇:论现代婚俗文化下得婚庆视觉传达产品设计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