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取向

时间:2022-07-05 10:03:32

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取向

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正式开播。它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为地方台的新闻改革开辟出一条新路。这种后来被业内人士命名为“民生新闻”的新闻形态,与当时占据主流电视媒体主流地位的“联播体”新闻相比,无论在报道内容、新闻视角,还是在报道风格上,都有了较大转变,民生新闻的价值与其产生发展的意义毋庸置疑。然而,一个令人担忧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民生新闻中所蕴含的娱乐元素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被迅速放大,而新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则被忽略或压制。如何克服民生新闻存在的不足,让民生新闻进一步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潮州台民生节目的现状,探讨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取向

一、民生新闻的生存现状。

在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一种电视节目模式若能取得经济、社会两方面的良好效应,必然无法逃避被借鉴、复制的命运。以老百姓的生活为题材的 “民生新闻”类栏目早已在各个地方台遍地开花,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已不再是《东方时空》的特色招牌。仅以广州地区为例,各频道打着“民生”牌的就有南方台的《今日一线》、珠江台的《今日关注》、广州台的《新闻日日睇》等多档节目。

民生新闻栏目的创办,很大程度是应媒介市场的竞争而生,简单言之就是依靠新的节目模式来吸引普通大众,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媒体自身的发展。潮州台从2005年5月开办民生新闻栏目《民生直播室》,至今已有7年。开办初始,节目以本土化、低视角、贴近性、平民化的特点,很快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但随着节目模式、内容缺乏创新,观众已逐渐难再获取更有力的心理刺激。受众对节目兴趣的丧失,关注程度下降,对节目的持续发展是致命的打击。

二、媒介角色的职能错位。

民生新闻关注民生,经常通过舆论监督关注百姓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时常通过相关部门解决不少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在媒体因帮助百姓而沾沾自喜的同时,老百姓也容易产生了一种“有事情找媒体”的错误观点。因此,媒体越俎代庖的事情时有发生。在职能部门不配合时,充当交警、城管、法官等角色,而忘记自己原有的“交流”和 “信息传输”的功能,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如我们前不久播出的《煮熟蛋黄会弹跳 是否“问题鸡蛋”?》,我们记者找了潮州食药监、质监检测中心、农检所、动监所等部门,不是被拒绝,就是说目前的设备只能检测相关数据是否达标,未能判断真假。于是我们请来了食品安全专家,判断出鸡蛋是人造的,但鸡蛋销售商和许多市民都表示质疑。长此以往,民生新闻将背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所应秉持的客观公正原则,使自己不能轻装上阵,以一种客观公正的姿态面对新闻事实;同时,角色错位,将自缚手足,会失去包括政府部门、社会民众在内的广泛支持与信任,最终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三、新闻重复情况普遍。

《民生直播室》现时长为35分钟,由于潮州地方小、新闻少,有时一天没几条新闻报料,于是大伙就吹“季节风”:清明长假到了,做一下回乡客流,采访一下汽车站客运站和火车站;国庆节到了,做一则出外旅游新闻;情人节到了,做一条鲜花价格报道,可谓年年岁岁花相近,岁岁年年文相同。

面对民生新闻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节目生产方必须予以正视。要改变这种状况,民生新闻需要调整应对策略,可以做出如下尝试:

1.创新报道内容,强化曝光类报道。

就业界的普遍看法,电视民生新闻仍有深挖空间。由于体制、政策等的限制,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特别是地方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正面报道仍占了大篇幅,而且不少是“周而复始”的季节性报道,而受众更关注的揭黑曝光类报道,如近期我们播出的《考驾照:学费居高不下 市民质疑声起》、《玩具店卖玩具枪,隐蔽?》等曝光类报道,观众反应热烈。所以,要想提升民生新闻的收视,就得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2.改变报道形式。

与创新报道内容一样,形式上给观众以新鲜感,更能吸引人,让人更容易接受。传统的“导语+解说词+同期声”新闻播报模式曾经让人眼前一亮,如今这种直白的播报模式已让人产生了“视听疲劳”,记者现场报道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国庆长期旅游报道,不再是简单采访旅行社介绍长假旅游线路,而是找一、两条旅游线路,记者跟游客一起同行采访,感受他们的旅途心情。

3.强化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

虽然很多地方台的民生新闻,对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但总的来说,现在的民生新闻,相当多还停留在“你发生我报道”比较浅的层面上,事件性的单条新闻偏多,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偏少。民生新闻的一个努力方向,就是挖掘新闻背后的东西,从点到面,进行深度报道。如《考驾照:学费居高不下 市民质疑声起》这则新闻,我们走访了汕头、揭阳的驶校,与潮州的学费进行对比,结果是潮州学费比揭阳高二千元,比汕头高一千多,非常直接有力。接着,我们还采访了驾校教练,由他们说出部分内情。对此,许多观众来电或网上留言表示支持,可见这种深度报道效果非常显著。

现时,民生新闻应以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引发公众参与、推动民生议程设置、培养公民意识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开放、和谐、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汇集民意,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

(广东潮州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提升公益新闻质效 下一篇:地方报时评扩大影响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