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华体”的突破之道

时间:2022-07-05 09:43:52

新媒体时代“新华体”的突破之道

“新华体”作为一种由新华通讯社所创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形成和不断改革发展的、符合国家通讯社传播特点的主流新闻文体,对中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影响深远。“新华体”往往强调的是官方的主流意识与话语权,其中最典型的是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语态。与西方不同,中国电视的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主要的形态是服务党、政府和人民,进行宣传与沟通,其次在服务人民、社会的基础之上追求事实和真理,追求新闻客观性、自由度和社会责任感。②这种具有结构层次的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受到了中国社会体制、市场、历史传统的综合影响。在当前的大众文化中,“新华体”早已逾越了新华社“唯我独尊、一枝独秀”的界限,成为我国官方传播媒介主流文体的一种象征。

新媒体时代,中国的传媒业态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要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发展,需要有新的思维。新华社已开始颠覆传统媒体模式:创办了新华网;模仿美国CNN与Facebook的合作模式,借助社交网站提升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华社电视的影响力。但对于以发稿为最主要业务的新华社来说,在媒体模式创新的同时,如何颠覆和改变自己创造的“新华体”,让新华社的报道生动活泼起来,以新闻事实和生动的故事征服读者,而不是说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适当运用新闻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③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就开始了,美国新闻节目《60分》的原制片人史蒂芬,喜欢把好的新闻称为“Story”,而不是“News”。我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的理念带入新闻报道。此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栏目,运用“讲故事”、“设悬念”的方法,成功“吊”起观众的胃口,收视率得到了很快提升。

运用严肃性与平民化相结合的新闻语态

长期以来,“新华体”象征权威,象征可信度,被视做无坚不摧的“利器”,安全、简单、好用。中国电视人的新闻视角本质上是贵族化、宣教式的。新华体”反映到电视新闻上,就是“千台一声”,节目可看性不高,造成主旋律不明,传播效果低下。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市民阶层”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浮出水面,“市民社会”开始出现。哈贝马斯在运用三元观点分析“国家――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相互构建中认为:市民社会通过公共媒介在公共领域中形成舆论。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是大众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大众传媒自身就是公共领域的一部分。

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在理念上是从实验与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营造公共舆论开始的。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提出了“真诚面对观众”的口号,开始扭转新闻节目语态,即从传统的“新华体”转向“中新体”。这一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在传播手法和语态上都有了不少变化,电视的人际传播开始出现。我们应该改变传者本位的新闻理念,实现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过渡和转移;力求运用平实、亲切,贴近百姓生活的电视语态,淡化媒体的主观导引作用,将理解和思考权还给观众,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尊重大众的审美趣味,破除原来电视媒体高高在上的报道姿态,采用与观众同等级的新闻样式,这也是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

合理运用“新闻写作散文化”的笔法

早在1963年,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就提出:“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只有在这方面有所创造有所突破,也许才能真正对八股式的新闻作点改革。”⑥之后,新华社名记者郭玲春对“散文化新闻”的新闻理念进行了积极实践,她的一系列写法新颖的消息给那时的新闻写作带来了一股春风。但她提出的“散文的抒情”、“杂文的深邃”、“过度的主观评论”造成了对新闻本质认识的偏差,使“新华体”的革新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她的创新文体也未能成为“新华体”的主流模式。

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新闻散文化写作”这一命题在新闻界一直争论不断,但实践证明,新闻写作从散文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用散文自由活泼、文字优美的长处来克服新闻结构呆板、语言枯燥的不足,可以把新闻写得更活、更有吸引力,从而使新闻中的新闻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当然,提倡“新闻散文化”,并非就是新闻文学化。必须始终注意将新闻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作为第一考虑的因素,寻求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坚持以传播信息为己任,把握好新闻的本质特征。

吸取西方世界级通讯社的有益经验,改进新闻理念

与西方国家的世界级通讯社相比,新华社最缺失的是新闻理念上的创新,总是高高在上,宣传多,新闻少,这也是“新华体”这种新闻写作样式最大的硬伤。美联社的新闻报道手册《如何成为顶级记者》中,就将“新闻故事化”放在重要的位置,强调记者、编辑要站在读者的立场写新闻,以受众为本位。在西方的新闻业中,新闻是独立的、不受党派或政权控制的“第四权力”,自由度、社会责任以及客观性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形态的三类传统核心话语。

由于政治文化传统不同,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国家的新闻发展模式。但既然新华社的目标是建成为世界级通讯社,就要找准在全球化时代的形象定位,变“政治传播”为“政治营销”;学习西方的有益经验,始终以受众为本位,追求新闻客观性的同时注重平衡报道;从根本上改变新闻观念,解放思想,适应多媒体化传播的新趋势。

结语

随着网络时代媒体竞争的白热化,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和审美习惯的多元化,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日益凸显,通讯社的传统业务――新闻信息供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从中央做起,改革会议制度,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媒体必须进一步改革“新华体”,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改善报道艺术,使其在“固本”的基础上更加“适销对路”,使新闻报道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上一篇:从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看公民新闻的自由 下一篇:社会新闻的泛化和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