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镇化道路的回归

时间:2022-07-05 02:28:29

论城镇化道路的回归

摘要:十提出了要走新型的城镇化道路,这次新的提法与80年代费孝通提出的“小城镇化”道路的思想不同,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20C初以来的过度城市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旨在解决经济结构中的产能过剩、传统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半城市化”、“被城市化”以及“化地不化人”的城市化模式。本次研究以“人”为本,通过“谁的城市化”这一问题的分析来探讨城市化的本质意义,通过市场和国家的两个分析视角,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应走“产业结合事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短缺经济;半城市化

一、 引言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房地产来带动,并出现了以钢铁企业为代表的产能过剩的局面,这是一种粗放式的城市化道路,这种城市化道路不能长久的维持。十报告指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次研究就新型化城市化道路径进行探索。通过回顾城市化道路的历程,以及探讨对新型城市化道路的许多因素的探讨,以期形成对城市化道路的系统性认识。

二、与城市化相关的理论

(一)城市化的概念:

1、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笔者认为,城市的过程主要包括了物质表象和人的转变。(1)主要体现为农村的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变。(2)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即市民化的过程。

(二)传统型城市化与新型城市化

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三、回顾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及原因分析

(一)80年代,小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会议正式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限制大城市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1、当时的环境下,刚刚改革开放,冷战的局势下,思维的惯性下战略布局的考虑,把工厂、学校等城市元素搬进了山区城市。

2、短缺经济的后遗症:

我国自1949年建国就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是一个短缺的经济。短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没有足够的资源与资金进行大城市建设,推行小城镇化道路,走“离土不离乡”的模式,通过民间力量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小城镇转移问题,只能集中有限的资源做重点的发展。

3、农村维稳、农保证村,国家恢复的需要:

80年代,推行小城镇化道路,走“离土不离乡”的模式,可以很好的就近转移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还可以活跃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转移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工业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20C初,大城市化道路的实施

进入20世纪,经济繁荣发展,户籍制度的松动,造就了20C初的大城市的蓬勃发展。而且大城市快速建设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房地产繁荣的10年。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就是以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快速发展为标志。

(三)18大以来,提出了城镇化道路

这次的城镇化道路的提出,是在原有的大城市化不能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与80年代,提出的小城镇化道路不同,本次提出的城镇化道路的背景在于: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大城市的过度城市化,造成了产能的过剩。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旨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同时,也是转移产能过剩的一个途径。

四、城镇化的两种发展视角

从发展模式上说,城镇化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

市场的角度: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基本上都是由市场主导的发展进程。在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被严格限制在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角色上。尽管在市场失灵时,政府“有形的手”干预力度越来越大、干预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其本质并未脱离市场主导的轨道。

国家的角度;我国的城镇化基本上是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中国而言,快速的城镇化不仅是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尽快消除城乡差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客观要求。

五、城镇化的不同主体分析

(一)政府的城镇化:

一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都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这个过程从规划到建设的过程都是由政府来主导。这种主导主要是包括了户籍迁移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最主要的是通过土地审批制度来规划城市化的发展。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快速的发展,10年大城市化道路的快速的推进就是例证,而且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可以解决土地纠纷、劳资矛盾和贫民窟问题突出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但与此同时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也使得强制征地、暴力拆迁等现象频发,由此导致腐败,地方的社会矛盾加剧。

(二)居住民的城镇化:

1、原住民的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型的城镇化。对于这类的居民来说,脱离农业劳动,但是离土不离乡,仍然居住在原来的乡镇范围内。要实现此类居民的城镇化,政府应引导并支持民间力量来在城镇中创造各种的生产企业性工作,服务业工作,农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进入非农业行业工作。从事多种新职业同时也可以兼顾农业生产。

2、非原住民的城镇化即“离土又离乡型”的城镇化。主要以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为主体的城镇化。对于农民工来说,每年外出离开家乡,从事非农业型生产。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外出打工的城市只是一个暂时的工作场所,真正的归宿不在城市,赚到钱后要回家里盖房生活。对于这类人群的城市化,出路在于应该探究一种“产业+事业”的结合的方式,让农民工不再仅仅是把现有在城市的工作看成是自己暂时的产业,应该当成事业来经营,不但实现农民在城市的工作,还应保证农民能在城市能够享有正常的居住、教育、医疗等权利,才是真正的“市民化”,才能称为城市化。

六、城镇化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一)土地问题: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是城市化推进的必须条件。近年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关于土地使用产生的腐败、强制征用土地的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了社会矛盾不断。所以,应解决好土地如何使用的问题,土地问题归根于土地制度,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土地归属于国家和集体两个主体,因此在使用土地的过程中,应协调好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利益。

(二)人的安置问题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需要有相应的职业来保证农民的顺利转化,此时人员的安置就需要相应的产业政策来支持。并且,相应的产业政策,应能保证转变中的农民能够实现“产业+事业”的结合,即不仅仅是把现有的工作和工作的城市看成是暂时的,而应该是长久的生活地和自己的事业的一部分。否则就会出现中国一些地方已经因为城市化建设出现了大量空荡荡的新城,甚至有些被称为“鬼城”。(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陶松.《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半城市化”研究》[J].安徽大学.2012年5月

[2]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学研究.2005年4期

[3]王行伟.《城市化问题观点综述》[J].2010年

[4]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J].2003年11月

[5]王鹤,尹来盛,冯邦彦.《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未来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1期

上一篇:小议比特币的相关法律问题 下一篇:群众文化是亮点,和谐文化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