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7-04 10:59:26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矿山机电施工管理中,因其环境、人员等因素影响,事故频发率较高,其威胁性严重,会严重威胁到煤矿机电的安全生产。在控制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工作上,按照煤矿机电事故成因来进行分析,并对其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应用,成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本文以笔者常年煤矿机电生产中的经验来叙述其事故成因,以及应变对策。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对策

伴随着现代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代入应用,成为了主要的应用缓解。其贯彻了对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的战略应用,涉及面广,对施工环境的应用也较为全面。正因如此,也成为了事故常发地点之一,根据近年来的全国煤矿事故调查来看,机电事故的各类事故发生根源,主要集中于对新生能源的开发安全上。下面针对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安全稳定系数进行简要分析。

一、煤矿机电事故的成因

在煤矿的机电运行中,其主要的事故成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因井下作业工作的安全性较差,而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一旦出现漏洞,就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为营造一个更完整的安全生产规划。但是从近年来的矿山机电事故的发生率来看,也呈现着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规章应用中的一些违规时间发生。如井升高空坠物、运输器械滑动等,都极易导致严重的生产威胁产生。而这些事故的发生,大多数由于作业人员工作中的安全意识淡薄导致[1]。

(二)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

井下作业的工作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工作环境即恶劣,导致从业人员的高学历人才的投入却不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在井下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上,仍呈现着严重的不均衡发展形态。从笔者从业的多年经验来看,在井下的作业人员中,初中文化以下的人就占到了四成以上,而达到高中文化要求的不足一成。大多数初中文化水平人员,对于机械的维修操作等工作,也难以达到标准。而伴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改进,融入了新的一批管理人才后,也存在较大的供应不足的情况。总的来说,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其对设施操作的学习较慢,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机械开产工作,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事故问题的发生。

(三)临时工顶替现象较频繁

在过去的井下生产中,会因局部施工异常而部分人员迁移到其他工作面进行作业生产。而其临时工作的顶替现象在一方面满足了生产的同时,也保障了井下的安全生产。但是在新的制度生产工艺变革中,机械生产体系的不断壮大,对生产设备的操作要求也有了提高。这样对于临时工顶替现象的出现,就极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某运输机设备管理人因当天请假,而临时调用旁人,此人不熟悉操作,导致矿车跳轨,最终导致其发生了严重的伤亡事故。其责任就在于临时调用的工作人员对机械操作不熟悉,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也威胁了生产的安全稳定性[2]。

(四)岗位更换频繁

井下操作作业工作中,岗位的频繁更换是导致井下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大特点。特种作业人员大多数为当地劳动部门提供的具有合格操作驾驶证件的职业人员,但是收到管理部门的调度,从而无法定点定岗的进行工作操作。井下作业工作的管理者,不具体的观察实际生产需要。将一些具有高技术操作要求的人才进行更替,用人唯亲,将不合格的人员填充到井下的技术岗位。其岗位的频繁更换,就给井下的安全生产留下了隐患[3]。

(五)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

就我国井下生产的安全防护工作来看,其考核还不够严格,在机械运行工作方面,也未做到位,导致其特种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培训产生了严重的不足。如某矿的定期安全培训为三个月一个轮流,每个人三个月能够有一天的带薪培训。其时间不满足国家的定期培训要求,同时其培训的考核要求也不符标准。在考核考试中,冒名顶替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培训人员大字不识几个,仅仅为养家糊口而下井出苦力。其制度管理不到位,培训工作也是马马虎虎,都给安全防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六)安全制度不够严格

在建设新时期的几点安全管理中,其制度落实情况不严格,许多有效的管理策略并没有做到有效落实,从而严重影响了机电运输工作的安全运行。其制度的贯彻不合理主要就集中在,制度制定不够健全,奖罚制度未落实,作业人员不重视,此因素导致事故频发,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生产需求。

二、矿山机械安全事故的应对策略分析

在运行矿山几点机械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事故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其发生事故的成因进行对比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4]。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思想教育统一

在生产中,应做好职工的思想安全教育。只有让职工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素,才能够确保在接下来的生产中的安全性。而如何实施思想的安全教育,就需要通过各级领导与生产部门之间能够做好沟通工作,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指导。各级领导之间应做好安全生产的重点,并根据矿井的安全生产环节,进行岗位的承包安全投入。对设备中的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维修,以保证在后续生产中的安全性。安全思维模式的育,对于今后的安全生产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作为主要的改良策略来进行落实贯彻。

(二)强化特殊工种的管理制度

在以往的特殊工种管理中,其应对专业技术的能力要求足较高,而在选用人员时,往往根据领导喜好选择,这样就会导致生产中的事故频发。因此做好对特殊工作的管理制度落实,是加强对井下监督管理的重点。只有能够有效贯彻落实实际生产需求的专业人员,才能够真正贯彻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尽量的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有效管理,从而更进一步的实现对临时工程的严格考核,做到持证上岗,安全启用。

(三)加强对基层操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

应做好以下三点的思想教育贯彻,第一,建立典型的事故案例教育,并定期对胰腺职工进行开放性的案例教学;第二,利用典型的事故分析,从而架起那个职工对安全防范工作的落实;第三,定期对事故人员家属进行事故讲解,并安抚其家属,让其能够在思想上理解工作的性质,并让其一起监督管理,防止此类事故的继续发生[5]。只有在思想上确定了安全的意识,才能够真正的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落实贯彻其安全生产的生产效益。

(四)督促安全教学工作的落实

在应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上,应加强对实际生产的工作需求应用,通过对管理层的工作应用管理培训,让工人对工作的性质进行了解,同时加强对形式应用的策略强化。在这一教学的落实,也需要通过对机制教学的有效建设,主要的应用特征为以下几点,第一,建设合理的技术竞争机制,让工人对生产技术有所热衷,并通过新的生产模式来强化对工作的管理应用落实。第二,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定期的职工技术金山,优胜者可获得大量的奖励,这样即增加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改善了监督管理工作。第三,采取三段式结合培训方式来架起那个对业余安全技能的培训工作,并结合实际的培训机能进行全面的动态培训,让员工能够更进一步的掌握技术革新理念。在安全教学工作上,应注意实际的培训重点,并提高职工在安全业务的个人素养。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生产应用需求,从而更进一步的加强对煤矿机电员工的关爱应用,并稳定其专业人才的队伍培养,防止人才的不定项流失。并通过完善煤矿的机电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实现对整体企业工作的参与应用,同时应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其在价值观念上的全面跟进[6]。

(五)强化质量标准化的管理力度

通过矿井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以实践为证明,强化对质量标准化的投入应用,并加强几倍几十倍的效益产权管理,督促安全生产效益,并以此项工作作为主要的项目常规应用来强化对静态标准的动态标度管理,对于结果的转变标准,也应通过标准化的质量监管体系来完成其全程的有效管理。提高在岗职工对安全生产质量的认知,并以此来避免生产中因个人因素导致的生产标准化质量不达标情况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保障生产的安全需求。应用原有的招工模式,并依据新的招聘信息来加强对几点专业工人的安全生产培训,并依据其经验进行考核管理。

(六)落实安全工作的管理

实践证明,若要完成安全工作实施,那么架起那个监督管理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有效的落实实习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落实其监督的管理落实,并有效的规避事故的发生可能。安全工作的落实,在于对监督管理机制的有效创建,通过强化监督管理的机制,从而充分发挥现场的监管效益。对于建立的完善领导责任机制,从工人的岗位责任制度处罚,在资金的安全应用上,结合实际的经济杠杆调整,从而将安全监督管理进行落实,并兑现其奖惩制度。

三、结语

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渐进性、突发性,因此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成因,做好预防处理措施。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这一行业的领域内,为实现对安全实际生产的需求建设,进一步的完成对无法预知信息的监督防控,并为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娟.浅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和对应的措施[J].科技信息,2008,(26):318.

[2]艾井石.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11,313.

[3]卢建宝.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煤矿安全,2003,34(4):39-40.

[4]刘鹏,官超.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和对策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2023-2023.

[5]邢进忠.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机电信息,2012,(3):135-136.

[6]赵传军,朱法义,王强,等.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10,(2):205,207

作者:段新胜 单位: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隆博煤业有限公司

上一篇:水体下煤矿安全采煤技术发展研究 下一篇: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