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构建实效语文课堂

时间:2022-07-04 10:17:35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构建实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91—01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就语文教学来说,其实效性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对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培养。

一、听——耐心倾听,事半功倍

听,即倾听。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大都乐于表达,但是缺乏耐心去倾听别人说话。其实,听也是一种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在倾听之后更好地去理解、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让学生善于倾听教师的点拨、同学的回答。

让学生乐于倾听,就要让他们明确倾听的意义。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还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否善于与人合作。倾听也是一种沟通,一种尊重。在倾听中,我们能获得很多信息,产生很多共识,这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倾听教师课堂上的传授、课后的教诲,能促使学生一步步长大,倾听同学的发言、别人的意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进步。

二、说——搭建平台,乐于表达

说,即表达。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尤其是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中极为重要。因此,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因为用语言交流是最直接、最简便、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有的学生会说却不敢说,怕说错挨批评;有的学生会说却羞于表达,怕说不好丢面子;还有的学生可能压根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通过亲切、自然的语言无形地降低表达内容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对话表演、编说故事、观察复述、口头作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尤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总提学生们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的问题,对于有深度的问题要通过浅显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准确,否则学生连教师问的问题都搞不清楚,更无从谈起回答问题。

三、读——有声有色,以读促思

读,即朗读。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因为学生只有投入到课文的朗读中去,才能对文章内容真正理解和感悟。朗读的形式有很多,比如齐读、范读、领读、轮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等……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堂中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在学生朗读中进行必要的点拨。最后,朗读时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真正内涵。

四、写——量变积累,达到质变

写,即写作。现在的学生大多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却无从下手。课本上的文章就是写作的很好范例,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运用课文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比如,学到课文精彩部分可仿写,内容有悬念的可续写,叙述言简意赅的可扩写,主题思想有新创意的可改写……当学生写到一定数量并有一定的积累后,一定会在某一刻突然发生质变,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升。

其实,向课堂要实效,点点滴滴工夫在平时,每节课要投入多一点,质量才能高一点,关键是要抓好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上一篇:巧找等效分子式 速解疑难化学题 下一篇:留守儿童呼唤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