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7-04 03:41:47

改进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却是一个老师腻、学生烦的“困难大户”。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文言文中许多字、词、句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差别,而且大部分都要求背诵,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有畏难情绪;二是教师教法单调,许多教师教读文言文,几乎没有什么教法,只是翻译课文,解释字词,讲解思想内容,学生在被动中接受文言知识,效率极其低下,时间长了自然厌学。所以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这篇文言文都讲了一星期了,可学生还是似懂非懂,半会不会的,真愁人!

头疼也好,愁人也罢,课还是得讲下去,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听了还想听,学了还想学。只要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呢?您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声情并茂的背诵课文,创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改范读为背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与老师“比一比”的想法,而且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对话,交流,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当我背诵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天下素缟,今日是也!”之时,学生们表情严肃,露出一种刚毅的神情,相信他们都被唐雎那种大义凛然,不畏强权的气魄所摄服;而当我背到“先生坐,何至于此!”一句时,同学们大都莞尔一笑,有的还互相对视一下,相信他们对秦王当时那种恐慌、惧怕的心理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二、准确无误的翻译课文,让学生明白地读懂课文,深刻理解课文打下夯实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准确无误”,决不是指按照某些文言对译的资料照本宣科,而是将那些学生弄不懂的词句,翻译的清楚、透彻、明白,不留一处死角,不留一点儿模糊不清的地方。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自读,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将弄不明白的词句找出来。

2、教师解答学生的提问,同时,将本课的重点词句加以诠释。

3、请若干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正。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沉住气,不能急噪,不能怕浪费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功”,这样讲几篇文章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注释完整、准确地翻译课文,所提的问题大部分是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只需稍加解释就可以了。如:在讲授《醉翁亭记》时,学生提问:“‘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按注释解释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总感觉有点儿毛病,但又说不出来。”我解释道:“此句乃是互文,应解释为‘背着东西的人,空着手走路的人,有的在树下休息,有的边走边唱。’”紧接着,再复习一下互文的定义。

三、旁征博引地讲解课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

讲解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上下五千年地纵横驰骋;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典故;可以惟妙惟肖地演绎人物;可以深入浅出地概述历史。

如在讲授《隆中对》时,不妨说说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虽然大都知道这个故事,但未必知道的详细);在讲授《前出师表》时,不妨说说《后出师表》,还可以说说《陈情表》,借此还可以向学生进行一番思想教育、责任感教育;在讲授《岳阳楼记》时,不妨说说各种名胜的对联;在讲授《破阵子》,不妨说说辛弃疾单枪匹马独闯敌营,勇杀敌军将领的故事……

四、重点突出地课堂练习,是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课堂练习最忌面面俱到,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只须将重点词句和与文章主旨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提炼出来即可。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关键就是要在教法上下功夫,优化教学方法,用“乐教”搭建“乐学”的支架,构建“乐学”的平台,彻底改变为应试而死记硬背的“苦学”教学方法。

总之,只要教师全身心地专研教材,琢磨教法,一定能把文言文讲的“可口可乐”,让学生听了之后觉得“非常可乐”。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下一篇:民族地区小学体育科研状况浅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