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激活信阳一池“村”水

时间:2022-07-04 01:57:11

2010年4月,信阳市317名机关干部带着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切实改变落后农村面貌的神圣使命,深入到一些经济基础、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们给这些“双薄弱”村带来哪些变化呢?

第一书记架起招商桥梁

在淮滨县期思镇曹圩村,一座现代化的工厂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村民们望着拔地而起的厂房,高兴地说:“以前都是舍家弃口地在外面打工,以后在家也能当工人了,还往外跑啥呢?还得多谢谢上面来的张书记啊。”投资商祝春洋则说:“张书记下来以后,改善了村里的条件,我也可以为乡亲们办点实事了。”

群众所说的张书记就是信阳市公安局驻淮滨县期思镇曹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海兵。他上任后,根据村里的具体情况,积极争取了2010年国家农业补贴项目资金910万元,改造电灌站2座,开挖疏浚灌排渠道18条22公里,修建机耕路22公里,大大改善了村民出行、农业生产的条件。

条件虽然改善了,但张海兵认识到,要想让群众致富,首先要转变群众尤其是村干部的思想,这样才能使这里的传统农业向高科技农业转变。为此,张海兵联系了本村外出成功人士,动员他们回村改变全村面貌,让他们带动群众致富。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祝春洋投资1300万元,在村里创办了淮滨县润达纺织有限公司,预计2011年年底就能投产。

“我们到基层的第一课是如何融入的问题,是如何让群众认同自己。”提起自己刚驻村时的情况,张海兵感慨良多。在村第一次民主生活会上,他明确地告诉党员和干部:“我来只是想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踏踏实实为群众办点实事。”

群众心里有杆秤

34岁的李树波是罗山县水利局选派干部,看上去像个毛头小伙子,刚到祁家村时,村里老干部都不正眼看他,群众也怀疑他的能力。他通过努力,使群众吃上了放心水,学生进了安心校舍,老干部对他的称呼也从“喂”、“小李”到 “李书记”。

周烈显是信阳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外工委综合科长,现任陈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是2010年4月主动要求到陈寨村任职的。当时的陈寨村虽然是传统的蔬菜种植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为了改变陈寨村的面貌,周烈显争取项目资金20多万元,把陈寨村灌溉水渠清淤、整修了一遍。去冬今春,适逢河南大面积干旱,陈寨村群众自豪地对外村群众说:“你看,我们村今年就不缺水,还是上面来的干部干得好。”

为了把陈寨村群众致富的劲头鼓起来,周烈显抓住陈寨位于淮河南岸、地势平坦、土地疏松肥沃以及村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带领村干部、蔬菜大户到外地参观考察,增强了他们发展蔬菜的积极性。

经过周烈显的努力,银行为村民余道兵贷款20万元,上级补贴10万元以及10吨肥料,陈道兵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到2011年5月底,合作社已流转土地570亩,修建大棚100多座。如今,全村共发展蔬菜种植近千亩,成员人均增收1000余元。陈寨村成为平桥区蔬菜种植重点村,由原来的“双薄弱”村变成了彭家湾乡“双强”村。

第一书记的动力在哪里

“我们对第一书记的考核标准强烈激发了机关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有理想有抱负的机关干部都希望有平台表现自己。”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乔新江说。

根据信阳市委组织部文件规定,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期间,年度考核连续3年为称职等次以上的,任期考核完成目标任务,且符合干部任用条件的,一般应提拔为上一级职务,或由非领导职务转任领导职务。特别优秀的,任职期间可以破格提拔。对任职期满、任务达标、群众提出、个人愿意的,可以继续留任。选派干部任职期间,参加本单位竞争上岗和市内组织公选的,笔试加2分。干部到村任职视为有基层工作经历。

市直单位选派的干部到村任职期间,每人每年由选派单位安排3000元办公经费(县区办公经费数额自定),每月给予300元的生活补助,每月报销2次往返路费。县区和选派单位要为选派干部解决必要的生活用品。市、县区财政分级为选派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年组织一次身体检查。同时,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制定项目、资金等倾斜政策,制定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的政策,对选派干部任职的村实行项目、资金倾斜。

据信阳市委组织部选调办袁祖玉主任介绍,截至目前,信阳市317个后进村项目到位资金3.16551亿元,新修道路595.79公里,新挖沟塘77个,新修引水灌溉渠道10.3公里,新增安全饮水覆盖人口1.6万人,新建沼气池78个,新建、改建村级场所56个,新建农民书屋103个,建立文化大院27个、卫生所317个,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2个,实现土地流转1.0783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后进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群众的满意度直线上升。

上一篇:村集体建设工程项目咋管理 下一篇:敢不敢回自己村当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