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荷”案例及点评

时间:2022-07-03 12:56:56

初中物理“电荷”案例及点评

摘 要: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

本文笔者将依据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第一节对此做一探讨。

关键词:摩擦起电 橡胶棒 玻璃棒 正电 负电 电荷

一、教学内容和任务

从教材的安排来看,本课让学生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的

基础上,知道原子可分为“探究更小的微粒”做准备,故

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合理科学的思维。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一)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

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会

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三)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四)了解导体和绝缘体。(五)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

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中只

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

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难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准备

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

架两个,验电器一个,碎纸屑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问(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

发,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答: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提问(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

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

现象发生的原因吗?生答:摩擦起电。

师小结: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

一些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

会经常看到。那么,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哪些性质?在这一

节我们将进行探究和学习。

(二)讲授新课

(1) 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的演示实验:

A、物体带电的演示实验:①先分别将橡胶棒、玻璃

棒靠近纸屑,观察现象。②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橡

胶棒靠近纸屑,验电器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③用丝绸

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纸屑,验电器等轻小物体,

观察现象。我们看到,先分别将橡胶棒、玻璃棒靠近纸屑时,

都不具有吸引轻小纸屑,而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

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

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如在

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

起来,就是因为梳子带了电,能吸引头发的缘故。

点评:摩擦后的橡胶棒和玻璃棒能吸引纸屑,学生并

不陌生,通过演示实验再现实验现象,帮助学生回忆知识。

从而通过演示实验引出概念,理解新知识。

B、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

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种方法简单、常见。②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③感应起电:

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

体带异种电荷。

点评:通过介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和演示实验,使学

生学习知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两种电荷:

个人简介:田进才,男,(1965年8 月―),一级物理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论文《怎样

当好寄宿学校教师》被教育局评为三等奖。论文《如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获市评比二等奖。《教

师如何重视学生作业》、《巧用数学知识解电学题》在市优秀论文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77•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

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①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

近它,结果它们互相排斥。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

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

果它们也互相排斥。②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

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

吸引。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

总结:在历史上,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

摩擦起电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

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

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这些事实

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美国科学家富兰克

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

①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

“-”表示。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性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

种电荷互相吸引(如图)。

点评: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观察实验,这样能帮助学生

理解知识。

(3)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①利用带电体具有的性质来判断。例1. 如果一个带电

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分

析:可以。因为若轻小物体不带电,它们之间只能相互吸引,

不会发生排斥现象。例2.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

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吗?分析:不能。如果

轻小物体与带电体带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吸引;

如果轻小物体不带电,由于带电体的性质,它们之间也可

以相互吸引。

点评:通过例题分析要利用带电体具有的性质,又要

用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透

彻,加深对刚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②用验电器来检验: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

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等几部分构成的(展示实物)。它的原理是利用了电荷间

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教育教学•

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当用带电体接触

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

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演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

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

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有什么变化?张开角度的

变化反映了什么?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

实验。

总结: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

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点评:验电器是检验物

体是否带电的一种方法,通过介绍使学生掌握验电器的构

造和原理。

(4) 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

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如一根摩擦过的玻

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

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想一想:为什么摩擦过的

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与雷雨云带的电会相差这么大?

点评:电荷量是以后学习电流的关键,老师一定要强

调。同时通过介绍电荷量的单位,让学生对库仑及其大小

有了认识。

(5) 元电荷

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1856-1940)发现了比原

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

的秘密。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

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

e=1.6×10-19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 的整数倍。原

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

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

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上接78 页

取两相同验电器A、B,使A 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

A 和B 连起来,可观察到A 的金属泊张开的角度变小,B

的金属泊张开。

实验现象说明:有电荷由金属棒从验电器A 流动到B,

使B 也带了电。从而说明金属棒上有电荷的定向移动。

(7)物体导电性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各种金属、水银、石墨和各

种酸碱盐的溶液都是导体。人体、大地也是导体。导体内

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使导体能够导电的根本原因。不善于

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玻璃、陶瓷、橡胶、木材、塑料等

属于绝缘体。空气、纯水也是绝缘体。绝缘体内几乎没有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导体与

绝缘体可以转化。

点评:通过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不用详细阐述。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注意帮助学生理解电荷定向移动,

从而了解电流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

(一)带电体的性质: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

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80•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三)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原理:

由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四)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

(五)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

e=1.6×10-19C。

(六)物体导电性――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

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总评:本节课是一节堂公开课,有可圈可点之处,课

题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非常好。从而用生活中的现象

引入物理知识,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讲解很

细心,重、难点突出,视频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

通过史料寻找答案。作为物理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多了

解物理学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从而意识到科学发展的艰辛

和曲折,因此要引导学生形成尊敬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

态度(其点评由本校副校长徐义德评议)。

七、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不难理解,但其中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

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而电荷量

是后面理解电流的关键,因此,本节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

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希望补充资料,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物

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样也有助于电学的学习。

(6)正、负电荷的中和

演示: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使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

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这个现

象说明: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如果实验中的

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荷量相等,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不

再张开,即正、负电荷完全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

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我们知道,

金属中有些电子可以自由移动,把这些可以自由移动电子

叫自由电子(或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就

在导体中形成电流,关于电流我们下一节再学习。演示:

取两相同验电器A、B,使A 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

A 和B 连起来,可观察到A 的金属泊张开的角度变小,B

的金属泊张开。

实验现象说明:有电荷由金属棒从验电器A 流动到B,

使B 也带了电。从而说明金属棒上有电荷的定向移动。

(7)物体导电性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各种金属、水银、石墨和各

种酸碱盐的溶液都是导体。人体、大地也是导体。导体内

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使导体能够导电的根本原因。不善于

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玻璃、陶瓷、橡胶、木材、塑料等

属于绝缘体。空气、纯水也是绝缘体。绝缘体内几乎没有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导体与

绝缘体可以转化。

点评:通过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不用详细阐述。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注意帮助学生理解电荷定向移动,

从而了解电流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

(一)带电体的性质: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

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80•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三)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原理:

由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四)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

(五)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

e=1.6×10-19C。

(六)物体导电性――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

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总评:本节课是一节堂公开课,有可圈可点之处,课

题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非常好。从而用生活中的现象

引入物理知识,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讲解很

细心,重、难点突出,视频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

通过史料寻找答案。作为物理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多了

解物理学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从而意识到科学发展的艰辛

和曲折,因此要引导学生形成尊敬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

态度(其点评由本校副校长徐义德评议)。

七、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不难理解,但其中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

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而电荷量

是后面理解电流的关键,因此,本节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

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希望补充资料,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物

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样也有助于电学的学习。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简论建设工程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过程应着重控... 下一篇:温州永兴北园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