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后的作文更精彩

时间:2022-07-03 08:34:51

自改后的作文更精彩

一篇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实践证明,好文章离不开修改。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旁征博引,渗透自改意识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积极、自觉地自改习作。

教学实践证明,古今名人的良好行为往往是孩子成长的教育航标。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古今名人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产生自主修改的内驱力,让学生感受到习作修改的趣味性。如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教师可以引用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中记载的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绿”字的故事。教师和学生讨论“绿”字究竟好在哪里,通过讨论再现王安石修改的过程,体会修改文章的乐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古今大作家修改文章的趣事, 让学生体验到修改的乐趣,明白修改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展多种形式的修改习作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习作修改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授之以渔,提高自改能力

学生的修改意识形成后,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自改的方法。小学生的习作自改大致可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持续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立足基础,拓展能力。只有教会学生自改的方法,才能使这个过程衔接得更自然,发展得更顺利。

下面我就按低、中、高年级的发展阶段介绍几种习作自改教学的实践方法。

1.由点及面。低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在学生完成初稿后,要鼓励学生多读,通过读来了解语言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等内容。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一句一句地读,再扩展到全文。学生完成初步的修改后,教师再让学生从整体着眼,看看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真实,表达是否合理。

2.即时指导。学生在习作时,教师要在班级多走动,及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让学生改正错误。教师还要通过全班性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在讲评时与学生一起探讨。

3.范例引导。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时候对学生进行习作自改的引导特别重要。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习作中,选择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在课堂上进行集体修改,根据修改重点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在修改中,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学会自主修改习作的最基本的方法。

4.互助合作。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通过互助合作开展习作互读、互改活动,让学生借助同学的力量发现自己在自改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同时学习他人的长处。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既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能提高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

5.读读改改。高年级的学生作文已成形,让学生在读中改已具火候。教师要让学生读自己的文章,至少读两遍,可小声读,也可以不出声地读。一路读下去,以有声语言支持思维活动,就能发现一些初次修改时没有发现的错别字、重复的句子、拗口的词句等。

三、不断反思,完善自改效果

随着自改作文意识的逐步增强,学生养成了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学生提高了自改作文的能力后,教师不能松懈,应积极反思习作教学中容易疏忽的问题,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1.修改错别字的反思。学生的习作出现错别字时,教师不要直接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字,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发现错别字,以免他们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不利于自主修改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当学生实在找不到错误时再给予提示,或者通过同桌互助的方法,让学生在找对方的错别字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2.修改病句的反思。在习作修改中,修改病句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如果教师直接修改病句,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在大脑中产生单一的表达方式。教师发现学生的习作中有病句时,采取灵活的批改方法,通过做记号提醒学生自行修改,之后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就能学会更多的表达方法。

3.学会赏识,善用鼓励。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在习作训练中,不管学生写得怎么样,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学生的习作不好时,教师一定不能挖苦学生,这样会挫伤学生的习作信心,使学生产生害怕的心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通过亮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产生习作的欲望。

总之,习作教学中的自改环节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步骤,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是学生乐于修改的动力。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习作修改的平台,让学生在修改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爱上习作。

上一篇:提高心理素质 提升写作水平 下一篇:引导学生在自主修改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