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呵护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时间:2022-07-03 05:25:59

教师要呵护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摘 要:创造性是每个学生的天性,人在本质上就是创造性的存在物,创造性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呵护与激发;现代机械教学是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元凶,我国自古至今的唯上、唯书的风气余威未散,学生创造性发展困难重重;应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来呵护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多样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91-02

据美国之音(VOA)网站2014年5月29日报道,美国副总统拜登2014年5月28日参加军校毕业典礼时,点名攻击中国没有任何创新精神。“我敢说,你们说不出任何一项创新项目、创新变革以及创新产品是来自中国”,拜登说[1]。这句话虽然更像一个挑衅,但也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缺少创新项目、缺乏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关键在教育。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必然是错误的教育[2]。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呵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创造性是每个学生的天性

日本心理学家恩田彰将创造性看作是有新的价值的特性,创造力,就是产生新思想观点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的品质就叫作有创造性的品质[3]。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将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一致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4]。在马斯洛看来,创造性分为特殊才能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未成年期的学生创造性是最强烈,最需要呵护与激发的。呵护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表现,也是尊重和发展整个社会的要求。

首先,人在本质上就是创造性的存在物。建设性后现代大师大卫・格里芬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存在物。然而这个创造性,并不只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发明和创造。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创造性的体现,儿童的信笔涂鸦、无目的的玩耍也是创造性的体现。马斯洛将前者看作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他们的创造性是根据是否给社会带来新的价值判断来评价的,后者成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后者是人人都有的,虽不能给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但对其本人来说是创造了有新的价值的东西[4]。所以创造性是每个人的基本能力,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平民还是科学家。

其次,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国家对能给社会带来新价值的创造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我们不能揠苗助长,而应该是呵护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激发发生对社会带来新价值的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向某一个专门的领域深化,就可以转化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精英的创造能力并不都是天生的,林崇德教授指出,创造型人才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之和,创造能力不只是创造性思维天赋,更是后天培养的结果,而且不能将创造性的教育局限于智育,而应贯穿教育的整体。

最后,学生的创造性非常脆弱,需要教师倍加呵护。学生时期的创造性是最值得珍惜和发展的。人的创造性不只是靠先天的智力,后天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只有个性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包容各种各样的个性与自然状况是教育爱的本性[5]。教师应是学生创造性的守护者和引路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但是不加约束的将学生散养于人类数千年的知识体系中,是荒谬和不负责任的。在马斯洛看来,人成年后出于安全的需要不得不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和压力,创造性会逐渐被淹没。在学生阶段,儿童的创造力会从虚幻、超脱现实的想象变成务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带着更大的主动性去解决新问题,并在十七岁左右趋于定型[6]。如果错失培养学生创造性最好的时机,其损失是不可逆的。

二、现代机械教学是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元凶

所谓机械思维,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思维,他把宇宙以及世间万物都当作机器[7]。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说“不管是谁第一个将大脑比喻成工具,不管这种说法多么权威,我都毫不犹豫地批判他。大脑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他是永恒活动的,对外部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2]再精密的仪器也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制造已有的存在物,而鲜活的生命才能有多彩的创造性,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首先,现代社会的机械教学对学生创造性造成极大危害。现代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而机械化也就成了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统一化、标准化的课程设置和考试方法,把学校变成了一个标准化生产的“知识工厂”。在标准化的流程中,教师习惯用良好的课堂纪律将一堆毫无生气的语言字符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为了成绩疲于记忆和归拢零碎的知识模块,根本无暇独立思考与批判,更不用说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此外,人的心智对单纯灌输的知识也是排斥的,青年人更渴求独立的发展,乏味的强迫性的知识训练反而容易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厌倦,更别说激发自己的创造性了。

其次,我国自古至今的唯上、唯书的风气余威未散。封建社会的教育活动注重师道尊严,教师的话、书中的话就是学生不容反抗的真理,私塾中教书先生念一句三字经,学生就跟着摇头晃脑的学一句绝不是电视剧中的杜撰。明朝以来决定书生命运的“八股文”考试更是将机械的学习和考试发挥到了极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概念也已经提出了很久,然而“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的学者仍是未能出现。因为就当前来看,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教师提供知识,而学生虔诚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埋头苦读教科书,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创造性培养仍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最后,学生想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困难重重。学生是多样性的存在,然而我国学校的班额很大,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内教师无法顾及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由于其较为独立的思想和批判精神,甚至会引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创造性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提出奇怪的问题、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通常将这种行为认作是破坏性的甚至是滑稽可笑的,处理不甚就容易造成学生的自信心受挫或是影响教师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秩序。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也习惯了标准化机械化的流程,第一堂课讲到最后一堂课,从低年级教到高年级,周而复始就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将巨石推向高山,巨石又滚落到山底,西西弗斯只好再从山底推动巨石。年复一年的机械化流程极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磨灭教师对创造性的认可。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呵护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呵护学生创造性,关键是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性的动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适宜的环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敢于实践自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并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特殊人才的创造性,使其成为探索未来可能性的积极的探险者。多样化教学的思想是必要的,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教师与学生应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和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学术的共同体。教师应摆脱老旧的作为课堂权威的思想,积极融入课堂,改变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应适当“放权”。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情况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想法甚至会高于教师。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多样性,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创造性,而不是把自己禁锢于课程和教材之中。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诺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但学生的创造性绝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正如怀特海所说,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外在的驱动与刺激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学生应是享受自己力量的主体,并且有足够的内在动力达至他的目标[8]。教师应做到一个模范的作用,充满创造性和批判性,通过建设性的课堂设置,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创造性的主体。

其次,坚持“少而精”的教学内容。在《教育的目的》中怀特海提出了两条戒律,一是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是如果教务必教透彻。如果同时教授太多的科目,学生像蜻蜓点水一样接受很多科目,然而都是接触到了皮毛,会导致儿童机械地被动地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教育应该是有用的,如果知识教的不够透彻,学生疲于记忆片段的、枯燥的文字,根本没有精力去独立思考、去批判。

第三,坚持“自由和训练”相协调的教学节奏。自由即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鼓励其自由追寻自己兴趣的过程,而训练是教授其必要的文化知识的过程。自由和训练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激发和呵护学生创造性的。一方面,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头脑成为一个装满各种陌生概念的容器;另一方面,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有序地获得知识,也是必要的。一个顺应学生心智发展的教育节奏,其目的应该是使训练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的结果,自由则以为训练而得到丰富的机会[2]。科学的教育节奏并不是单纯的“自由-训练-自由”,而是由多个这样的过程组成的、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有机体。其核心是学生的“兴趣”[2]。学生有寻找兴趣的自由,在兴趣中获得快乐,而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能力,学生自然而然会主动接受训练,进而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追求更高层次的兴趣,周而复始,使自己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

第四,开展多元的创造性评价,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传统的量化成绩的考试容易导致舍本逐末,使学校课程设置偏向于取得考试的好成绩而不是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H.加德纳认为传统的考试测评偏向于对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而忽视学生的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是不全面的,因此多元的创造性评价是必要的[9]。首先,评价体系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评价应融入日常教学中,成为学习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减少单一的期中和期末测评对学生造成的压力,要增加过程性评价。其次,将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纳入评价体系,单独制定有关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方面的指标,通过注重创造性表现的评价激励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再次,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过程中,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新萌芽,给以精心的呵护与真诚的赞许,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热情与兴趣,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造性学习心态,只要具有合适的问题就能产生创造性灵感。

参考文献:

[1]新华网.美副总统批中国:你们说不出任何一项创新项目[EBOL].[2014-05-30]..

[2]A.N.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51,10,43,44.

[3]恩田彰.创造性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02.

[4]林崇德.创造型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0(6).

[5]温恒福.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论[J].教育研究,2012(12).

[6]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9.

[7]王治河,樊美筠.过程教育在中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47.

[8]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2.

[9]杨丽.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3).

收稿日期:2014-10-08

作者简介:卢火青(1991-),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上一篇:地方高师院校《中国地理》研究性教学研究 下一篇:建设吉林省高等教育强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