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

时间:2022-07-03 04:03:53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

455112河南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84例合用磺脲类、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服瑞格列奈,随访2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HbA1c、FInS、HOMA-IR、ISI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b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谷氨酰转移酶(γ-GT)变化。结果:瑞格列奈治疗组FPG、2hpG、HbA1c、FIns、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与时间成正比,约治疗9个月后疗效趋于稳定;GPT、GOT、γ-G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瑞格列奈能有效降低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因脂肪肝而致的脂肪酶谱的增高有治疗作用,安全性可靠。

关键词 瑞格列奈降糖药2型糖尿病 促胰岛素分泌剂

瑞格列奈是促胰岛素分泌剂,又称餐时胰岛素分泌剂,是一种新的类似磺脲类药物,能促进胰岛β细胞在第1时相分泌胰岛素。

K+外流和细胞膜的去极化,导致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内流入细胞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而刺激胰岛素分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即使采用较大剂量的降糖药物治疗,HbA1c仍然持续升高,血糖控制不满。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B细胞分泌缺陷是T2DM发病和病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不采用对IR的治疗,是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就长期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促泌剂瑞格列奈,对其降糖疗效及安全性进行2年随访,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84例T2DM患者,糖尿病诊断依据1997年ADA的诊断标准。男60例,女24例,年龄40~62岁,糖尿病病史3~10年。BMI26.3±3.5kg/m2,WHR=0.96±1.24,超声指示:脂纺肝,均因联合口服磺脲类药物,盐酸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血糖控制不佳3个月以上排除心功能不全,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贫血、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继发性糖尿病和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

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2mg,3次/日(餐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9、12、18、24个月分别测定FPG、2hpG,HbA1c、FIns、HOMA-IR(FPG×FIns-22.5)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PG×FIns)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谷氨酰转移酶(γ-GT)RBc、Hb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个样本比较采用F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经相差的变换后再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瑞格列奈治疗前后PG、Ins、ISI、CRP及肝脏酶谱等的变化。所有患者经瑞格列奈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且与时间成正比,约治疗9个月后疗效趋于稳定。ISI显著增高(P<0.01)、C-RP、GPT、GOT、γ-GT也进行性下降(P<0.05)。

用药6周后有2例患者出现下肢水肿,占4.8%,经口服安体舒通40mg/日,1周后水肿消退,观察中未有低血糖发生。

讨论

瑞格列奈可有效改善患者在联合使用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状态,使HbA1C,显著下降,且与疗程呈正比。降血糖作用显著稳定,可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具有显著的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具有降低心血管危险性的作用。安全性好,长期服用无明显的肝脏毒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3).

上一篇:丙泊酚在机械通气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镇静效能 下一篇:骨髓炎开窗冲洗引流术式改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