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救治程序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提高急救水平

时间:2022-09-27 12:23:34

实施救治程序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提高急救水平

摘 要 以危及生命和时间依赖性强的各种疾病为主,编制救治程序,并且把这些程序运行在各个专科之间,为医生应对各种急疾时提供诊疗决策的参考,使确定性的诊疗技术和生命支持的前沿技术,前移到急诊或其他首诊科室,缩短确定性治疗前的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水平。将其命名为“救治程序一体化”。结合医院或者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救治程序,把急救工作程序化、流水化,分段作业,各负其责,在实际工作中救治程序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 关键词 急诊急救 救治程序 程序一体化 工作模式

首诊科室是挽救危重病人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步,因此本项研究的核心是以常见危及生命和时间依赖性强的各种疾病为主,编制救治程序。制定的程序要求简单、有效、重点突出、便于掌握。并且把这些程序运行在各个不同专科之间,以“人机对话”的方式,为医生应对各种急症时提供诊疗决策的参考,使确定性的诊疗技术和生命支持的前沿技术前移到急诊科或其他首诊科室,缩短确定性治疗前的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水平。我们将其命名为“救治程序一体化”。解决急症与专科之间矛盾的方法就是救治程序一体化。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程序一体化;社区医疗、基层院所与医疗主体救治程序一体化;急诊和专科救治程序一体化;门诊和病房诊疗程序一体化;专科相互间的救治程序一体化;形成程序网。

国内急诊医疗模式实质上是体制模式[1]。创伤急救一体化[2~3]也是探讨体制模式,没有编制程序化救治。而寻求新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发展,改进现有模式,使之更具生命力。

实施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方法,结合医院或者地区的实际情况(设备和技术力量)制定救治程序,在一定范围内应用。首诊医生应对各种急症时,可按初始程序救治并请求会诊,专业团队到达后(或转到专科)实施专科治疗。把急救工作程序化、流水化,分段作业,各负其责,在实际工作中救治程序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救治程序一体化让我们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的应急能力,在专科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

制定救治程序原则:①制定危及生命相关疾病的救治程序;②制定时间依赖性强的,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和形成功能障碍疾病的救治程序;③制定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的救治程序;④不能确定疾病诊断的,以急症症候为主的救治程序。

创建救治程序一体化步骤:

制定救治程序:在一定范围内组织专定,通过网上查询,结合医院或地区的实际情况(技术力量、设备仪器、药品储备),编制救治程序。

学习阶段:在基层院所、急诊科和各专科学习每一个救治程序,并结合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药品、器材。学习运用程序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对每一个程序进行演练,由急诊科和基层医院――即所有运行初始程序的部门,根据部门的特点把初始程序细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落实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出救治程序的首诊科室与专科的衔接时段,把救治程序装订成册。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增加新的救治程序,不断完善发展救治程序内容。

制定救治程序原则:①救治程序的衔接方法不能成为定式,应该根据病情或实际情况把病人转入专科或专科医护到现场救治。②救治程序的街接不能设定一个点,而应该是一个时间段。如果过分机械将会增大风险。③疾病是一个过程,而本项课题接触的是急症病人最初的阶段,多以症状形式表达,因此不仅程序要从症状开始编制,还需要使用程序的医生和护士具有一定的认症基本功。④使用程序的人员要学习程序、熟记程序,才能正确运用程序。⑤个体的差异性使我们对伤病的认识受到限制,因此任何论据、常规和技术标准不可能完美无缺,特殊疑难病症仍需专家会诊解决,不能机械地运用程序,不能勉强地把程序进行到底。⑥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程序也需不断更新。⑦我院初步试进行在急诊和专科之间的程序达30多个,而其他一些部门可能只需要10个左右救治程序,不需要全部照搬。⑧程序化工作模式与急救专业人材培养并不矛盾,而且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武秀昆.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中的体制与模式问题.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2):21-22.

2 沈伟峰,江观玉,于建新.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临床探讨.中化医院管理杂志,2006,22(2):114-116.

3 赵双彪,谢钢,宁哗,等.在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一体化救治分析.中化创伤杂志,2004,20(6):340-342.

上一篇:骶管阻滞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 下一篇:12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