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途径探讨

时间:2022-07-03 03:46:59

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途径探讨

【摘要】多年来,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教材、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

初中的学习中将产生很大的分化,后进生增多、优生减少。数学成绩下降,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变化

,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上进心减弱;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情淡漠;不良风气的滋

长影响更多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成绩分化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在初中产生如此分化

呢?如何防止这一分化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教学实践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初中阶段不可避免地

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后进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的一个重要内

涵,是把那些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后进生"及时加以转化,以避免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

所以,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永恒话题,是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履

行神圣职责的最直接的体现。

要转化差生,首先要明了差生形成的原因,然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措施,逐步转化各类型

差生。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实际,总结初中数学差生的主要成因如下 :

1、小学基础差,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连贯性,很多学生小学数学

功底便没有打好,升入初中后,由于知识面更广,难度加大,这部分学生便越拉越远。

2、自觉性差,极度厌学。这部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去遵守纪律也很差,不预习,不复习,不愿弄

清所学的内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

3、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但学习方法陈旧、低效,因而成绩不理想。这部分学生,他们往往不会阅

读教材,不会抓住重难点,课前不知道怎样预习,课后又不懂得如何复习,上课时不能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也不会作笔记,对于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只能机械的死记硬背,不能自己想想办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

以记忆.因此,不能将知识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等需要这些知识应用时,又不能迅速的在头脑中加以再

现,进行再创造。

4、愿学,聪明,但自我感觉良好,学习浮而不深入,成绩总不稳定。

下面就初中数学差生转化给出自己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真挚的师爱去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挚爱可以消除学生不必的戒备心理。数学教学中,我

们发现当后进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消除后进生

对老师的恐惧、对立情绪我觉得,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在人格上无分高低,对待后进生更要满腔热情

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把他们看作学习的主人,而不能把他们当作好生的陪客。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很强的自卑感,认为

自己不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总是逃避老师,不愿也不敢与老师多接近。要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恐惧、对立情绪。于是,我把大多数的课余时间都用在拉近师

生距离、消除师生隔阂上,与他们谈心、说笑,讲我小时侯学习数学的烦恼和乐趣,使他们了解到老师也

有考不及格的时候,也经历过成绩差的阶段,通过努力,同样可以转"差"为"好"。师生间的代沟慢慢消除

了,后进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也慢慢消失了。在与后进生们的接触中,我还发现其中几个专和老师作对、

成绩又差的男孩子特别爱好体育、郊游,于是我便在课余常和他们谈甲A联赛、NBA等热门话题,鼓励他们

像乔丹、马龙等体育名星那样遇挫折而不气馁,战困难而不松懈,不甘落后,勇于进取,争当学习上的"

冠军"。饭前饭后,我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吃,有说有笑。后进生对我的敌意在游玩中不知不觉地消除了

。一位后进生拍着胸膛说:"老师这么看得起我们,这么偏爱我们,我们怎么敢不认真学习,让您丢面子

呢?"所以说,教师只有对后进生爱得自觉、爱得真切、爱得投入、爱得心甘情愿,才能真正使每一个孩

子抬起头来学习,使每一个后进生都能积极投入学习的怀抱。

二、创新设计生动的课堂教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诱发式的导入,直观的教具,尽量使他们动手、动脑,激发学习兴趣,多给学

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让差生积极参与,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

例如:在讲援几何定义时"三角形的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用实物来进行实地测量,使他们感受到,亲

眼看到,这些知识不是老师奉送的,而是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的,这样获得的知识就不会容易忘记。

在教学时,降低他们的起点,所提问题注意难易程度,分别叫不同的学生回答。布置作业时,对差生不能

要求过高,要让他们从"苦学"过渡到"乐学"中来。帮助差生树立起信心。首先,要发现他们的特长,利用

特长来做切入点,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潜在的价值。另外,一些差生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坚定,

生活懒惰。那么老师要特别检查差生做作业的完成情况,对他们提出要求,并且督促他们认真学习。通过

对差生的了解,做到心中有底,把他们合理分好、中、差三个小组,各组人员根据每次考试成绩情况进行

调动,以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捕捉差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

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巧妙地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处在"

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境地。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节的教学中,共同要求是会列方程解应用题,不同

的是,对优等生出一些思维要求高的应用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能说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对中等生出一

般性的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对后进生可通过让学生读题填空的形式,帮助他们找出题中的数学关系和等

量关系,列出方程。①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给后进生说话的机会。②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对

后进生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对回答问题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

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树立信心,逐步提高练习的质量。③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A

组、B组和C组。A组题优等生完成,B组题有中等生完成,C组题由后进生完成。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能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共同提高。五是将班上的优等生与后进生结成对子,以"优"带"弱"。让优等生当

后进生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后进生,这样既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又提高了后进生的思维能力和

能力。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发奋学习。

四、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习各门课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的学生大多数不会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预习的

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

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作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率也就不显著。那么怎样听好课

呢?

(1)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2)抓住重点作上笔记,上课时老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以及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

黑板上。那么就要求作上重点符号,并作上笔记,将某些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

(3)在预习中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

(4)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作思考的回答3、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掌握巩固。多数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习惯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这就要求

教师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同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对照、比较其异同点。比如说在学习完一元二次

方程的解法后,针对这些不同的解法,什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解法,师生共同学结各自的特点,

然后拿出题型让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再具体操作。可以增强学生对几种方法的理解、掌握

,并可以使学生对不同的题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

数学后进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

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这不仅仅是在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

.又特别是后进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后,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2.培养探讨的习惯。

课堂上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客观性的提问,引发后进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场景中,引发他们积极探讨

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如在教完相似三角形的同时,你可以向学生提问"我

们教学楼前的石柱子你怎样测得他的直径?让学生讨论,找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学生善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后进生的观察能力必然要差些,所以我们的老师就要有方法。采用丰富

多彩的画面去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获的

知识,以至于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样使学生体会观察而带来的收获与兴奋,就自觉养成了观察的

好习惯。

4.培养小结的习惯。

在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重点在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在哪里?这样强调自己去学习.小结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容易忘记.教

学实践证实,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之,差生在每个学习环节中所学的知识和理解掌握的程度都要及时了解、及时检查、及时检查、及

时帮助,一点也不能放过。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差

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他们这次失一点数学概念,下次又丢一个定理

、公式,从而越来越跟不上,越来越厌烦学习,也就越来越差。但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

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所付出的汗水一定能得到回报的。

上一篇:培养学生数感 发展代数思想 下一篇:当代幼儿美术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