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台 多种声音

时间:2022-07-03 12:44:02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并发表了当代国际传播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文献――《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这份报告是隶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经过三年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平等、公平的传播结构”的立场、观点与要求。如果将范围缩小为国家层面,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多种声音,尤其是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多种声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谐”字,是由“言”字旁和“皆”(意思是“都、全部”)组成的。所谓“谐”,就是“大家都可以说”。如果再拆字,“皆”是由“比”和“白”组成的,其意可以理解为“大家比着说,大家争着表达”。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往往不是好事。所以,要允许人们说话,允许人们发表不同意见(包括反对意见),而且,最好也提供相应的平台,让人们便利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大众传播媒介是极佳的公众言论平台。可惜的是,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在自觉地充当着不同声音的传播平台。可喜的是,在今日中国,有这么一家媒体,在积极提供这样的平台。这家媒体,就是《南方周末》。

2007年改版后的《南方周末》评论版设置了“读者来信”、“少年中国说”、“乡村!乡村!”等评论栏目,专门刊登不同民众的信息、观点和意见,以期吻合“一个国家,多种声音”的理想状态。本文通过对2010年《南方周末》评论版的分析,拟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南方周末》评论版的运作经验和范本意义。

《南方周末》评论版新闻评论的特点与价值

2007年6月21日,《南方周末》评论版改版,独立一叠专门出版,包含四个版面:头版、自由谈版、大参考版、评中评版。其中,头版的《方舟评论》和《周末茶座》以及大参考版和评中评版主要刊登媒体人士和权威专家的言论;头版的“读者来信”和自由谈版则主要刊登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多种声音,关注的话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新闻评论平民化的趋势。

本文选取了2010年1月7日~2010年12月30日共52期的《南方周末》的评论文章为样本,分析其新闻评论的特点:

1.评论来源和评论者身份多元化

改版后的《南方周末》评论版,鼓励“大嘴小嘴都说话”,改变了传统新闻评论精英一言堂的现象,丰富了报纸的评论来源。

以头版的“读者来信”为例,据笔者统计,2010年“读者来信”所刊出的来信稿件共计565篇,平均每期11篇左右。其中,大中小学生共发表140篇,占总数的24.7%(见表1);公司职员和教师均发表43篇,各占总数的7.6%;农民共发表27篇,占总数的4.7%;公务员共发表40篇,占总数的7.1%;家庭主妇共发表11篇,占总数的1.9%;警察共发表10篇,占总数的1.8%;军人、村官、退休人员均发表8篇,各占总数的1.4%。另外,还有国企员工、自由职业者、干部、法官、律师、人大代表、服刑人员等其他职业者的来信评论。评论来源和作者身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再局限于专家学者和社会精英,而是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领域。此外,还有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作者。

自由谈版的“少年中国说”、“三言两语”、“乡村!乡村!”等栏目更是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以“少年中国说”为例,该栏目的作者均是学生(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注重从孩子的角度解读社会现象和问题,开辟了全新的视角。报业前辈梁启超有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南方周末》设置“少年中国说”栏目,不仅丰富了评论的来源,也培养和锻炼着中国的少年,引导他们从小关注时事、关注社会,使少年智,使少年强,使少年进步。

2.精英评论与草根大众的“多种声音”共存,百家争鸣

自由谈版栏目设置丰富,在设置知名学者专栏的同时设置草根评论栏目,精英评论与“多种声音”共存,是一个百家争鸣的讲坛。据笔者统计,2010年的《南方周末》自由谈版,共出现过18个评论栏目,329篇评论文章(见下表)。其中,“说东道西”(刘瑜)、“思想游牧”(梁文道)、“余情余理”(长平)、“温故知新”(罗志田)、“固执于见”(于坚)等属于专栏评论,供文化精英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共74篇,占总数的22.5%;其它栏目,如“少年中国说”、“乡村!乡村!”、“国民感言”、“三言两语”等是草根评论栏目,供草根大众发表言论,共255篇,占总数的77.5%。

草根评论栏目的作者以学生、教师、农民、留学生等草根评论者居多,改变了过去评论精英化的传统模式,体现了报纸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的精神。

3.重视读者来信,注重与读者的互动,鼓励和扶植新作者

每一期的《南方周末》都会在“读者来信”和自由谈版的重要位置刊登投稿要求和投稿地址,方便和鼓励读者来信来论。“读者来信”主要是对已经见报的新闻报道、评论和往期读者来信的回应;《南方周末》也会对部分来信进行回应,与读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2010年6月24日的“读者来信”刊登了上海退休教师徐平的小评论《农村教师读什么》。原文如下:

1980年代初,我在安徽贵池的一所中专任教,8岁的儿子借读于县城的厂办小学。一天课间,他飞奔回家,在书架上翻找《十万个为什么》,并问我:“鲸鱼是鱼吗?”我帮他找到书翻到那一页,他又呼啸而去。因为前一天考卷上有这道题,全班同学除他都答“是鱼”。考卷下发,除了他,全部被判“对”。孩子自然不服输。好在那时的老师很宽容,看了书马上改正。或许,我们也应该关注――农村教师读什么?他们有机会读到世界名著吗?

徐平的来信是对6月3日的读者来信 《农村孩子读什么》的回应。紧接着,《南方周末》在徐平来信的后面进行了回应:农村教师读什么?期待农村教师现身说法!为感谢您对《南方周末》的支持,我们将赠送由“源创教育”出品的图书:吴非著《致青年教师》、闫学著《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共40册。欢迎农村教师来函索书!经过赠书和评论的互动,《南方周末》提高了读者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鼓励和扶植新作者,为报纸培养评论来源。

此外,《南方周末》特别重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批评,积极改进不足。2010年8月12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天津大二学生晋良子的小评论《我被南方周末忽悠了》。在晋良子来信的下方《南方周末》刊登了回应文章――《我们来“赎罪”》,并声明:凡获得过本报官网抢票确认邮件而又未能兑票进场的读友,赠阅2011全年的《南方周末》。在回应的过程中,《南方周末》不仅与晋良子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更是在所有读者面前展示了《南方周末》的真诚与坦率。

4.针对部分话题进行议程设置,关注容易被公众忽视的“冰点”地区和群体

2010年8月5日,《南方周末》在自由谈版首开“乡村!乡村!”栏目,使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话题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一部分公众关注的焦点。有时一期甚至会有两篇文章同时关注乡村话题,8月5日至12月30日的22期《南方周末》共刊登有关乡村话题的评论文章30篇,涉及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很多问题。

《南方周末》评论版的范本意义和推广价值

言论向来为报馆的灵魂与旗帜,《南方周末》评论版通过草根大众浅显的语言表达,解读社会现象和问题,既体现了“在这里,读懂中国”的责任和义务,也使评论成了《南方周末》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然,成长中的《南方周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读者来信”处于边角位置;自由谈版的专栏作者集中于几个人等。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历来占据重要地位,只是长期以来,新闻评论流于教条化、空洞化,在效果上丧失了应有的作用。新闻评论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在“热言兴邦”的时潮中,改版后的《南方周末》言论平台上发出了“多种声音”,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南方周末》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在报纸版面的重要位置明确公布电子邮件等投稿信息和投稿要求

每一期《南方周末》都在评论叠头版右下角和自由谈版左上角等位置,明确公布电子邮件等投稿信息和投稿要求。

2.欢迎读者的来信和评论,不歧视草根评论者

《南方周末》支持和鼓励草根作者的来信和评论,改变了精英评论一统天下的局面。

3.注重与读者的互动,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作者,激发其写作意识

《南方周末》对读者来信和评论进行回应,例如关于农村教师、大学生等话题的关注和回复,加强报纸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南方周末》还不定期地举办抽奖和赠书活动,提高读者的参与积极性;并不定期设置话题,如“我的中国梦”等,发现和培养热心作者,激发其写作意识,为报纸培养评论作者来源。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216页

②《开版的话》[N],《南方周末》,www.省略/content/3532,2007年6月21日E1版

③胡道兰:《论我国报纸评论版的兴起和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④殷子然:《〈南方周末〉评论版特色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11月

⑤黄毅娟:《〈南方周末〉评论版探析》[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上一篇:媒体采访报道中证据的合法性分析 下一篇:城市电视媒体“一台多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