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人华侨的特点

时间:2022-07-03 12:37:35

摘 要:华人华侨是与当地的民众进行不断地融合而形成的特殊群体。由于自己本身的特征和移居国的不同,不同国家的华人华侨形成了不同的特点。日本华人华侨的特点是:受政治因素影响大;经济实力不强;认同更难。

关键词:日本 华人华侨

据统计,现在日本有60多万华人华侨。作为一个带有相同血统和文化基因的特殊群体,它与其他国家的华人华侨拥有一些相同的特点,比如:喜欢聚居在一块,日本的华人华侨主要居住在东京、神户、横滨、大阪、长崎等大城市;注重同乡联系,成立了福建同乡会、江苏同乡会、广东同乡会、浙江同乡会、北省(山东、河北、辽宁)同乡联合会、北京会馆、留日台湾省民会;保有中国传统风俗习惯,每逢传统佳节都会以传统方式庆祝,唐人街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与原母国保持联系,关心她的发展,支持中国的统一事业。华人华侨是在与移居国的民众的不断融合中形成的特殊群体,由于移民时所处的阶层和移居国的不同,各国的华人华侨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同样日本的华人华侨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一、受政治因素影响大

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由于中国国内人口增长,土地分配不够,生活困苦,拥有强烈的安土重迁观念的中国人不得不向人口稀少、土地充裕肥沃的东南亚迁移以求生存。日本的华人华侨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更大。纵观日本的华人华侨的历史,远在秦朝就有徐福出东海到扶桑的故事。虽然现在不能确定是否真有徐福其人,但可以肯定当时确有中国人移民到日本,而当时中国拥有足够的土地,政局不稳。从此事可知:移民是为了躲避秦始皇的政治迫害。晋南北朝时期,有应神天皇(公元310年)谴阿知使主、都贺使主到吴求织缝女,雄略天皇(公元470年)谴使身狭青哙隈德到吴地得到织汉缝女四人等事件。这说明政府在主导移民。隋唐时期,日本为了更好地吸收中华文明以加强自己的统治,不断派使者到中国学习中华文明。有些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多年并娶妻生子,按照父系制度,这些混血儿大多会随父亲回国,比较有名的有与唐玄宗下过棋的辩证的儿子秦朝元,回到日本后被赐贵族之姓:忌寸,官至外从五位上。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但主要是通过番商进行交易,并不是移居到海外以海外为据点进行贸易。宋元之交、明清之际,一些知识分子不堪忍受蛮族统治而移居日本,形成文化人的移民浪潮,比如:以禅语使元兵放下武器的南宋无学祖元禅师和至死反清复明的儒学大师朱舜水。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才不得不在海外建立据点。清朝和德川幕府都实行锁国政策,只在长崎开设商馆进行两国间的贸易,来日的中国人只能在那里做暂时的滞留。近代,两国于1871年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来日定居逐渐增多,特别是甲午战争后,国人纷纷留学日本寻求救国之道,1930年达到顶峰约3万人,但随着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人数急剧减少,降至1.8万人左右。[1]中日正式和平建交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日本实行吸收海外留学生10,具有高学历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打拼在日本能够立足成为华人华侨。

日本虽被我们称为一衣带水的国家,但现实距离很远,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横渡东海到达日本需要冒生命危险,所以生活困苦的人们会选择向人口稀少,土地充裕,可以安全到达的地方迁移。况且日本国土狭小,适合耕作的土地不多。除非遭遇重大政治变故,人们才会选择到统治者鞭长莫及的地方移居,或者移居国采取政治方法积极吸收移民以提高本国文化和加强统治,而日本确实是个善于吸收先进文明的国家。到了近代,航海比较安全了,但中日两国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发展形势及不稳定的两国关系,使得移居日本的中国人深受影响。

二、经济实力不强

在东南亚,华人华侨比当地人更加勤劳节约,注重聚集财富,关心教育,建立了家族企业集团,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林绍良的三林集团,马来西亚的郭鹤年的郭氏兄弟集团等等,这些集团广泛投资各个领域,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日本的华人华侨的经济实力一般,人均收入与日本国民相当,没有家族企业集团。

日本的华人华侨由老华人华侨和新华人华侨两部分组成。老华人华侨是指二战后留在日本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人,他们在二战期间受到日本政府的监视迫害,生命财产没有保障,战后由于日本经济萧条,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大多只能从事饮食、理发、裁缝,即俗称“三把刀”事业,无法迅速积累资金,增强经济实力。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繁荣是通过政府扶持战前的垄断集团而达到的,它们经济基础好,拥有专业知识人才,虽然曾被解散,但由于国际形势而重组,在政府扶持下迅速壮大。而老华人华侨的事业不但没有政府支持,反受政府政策影响而徘徊不前。新华人华侨是指中国改革开放后通过留学或其他方式而定居日本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人。他们拥有高学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但大多数从事教育、科研,在日本只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从事商业的比较少,没有经济背景,只能选择在电子信息、生物等高科技领域创业,才能发挥学历和文化背景优势。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由于受高科技产业泡沫的影响,大多数生存状况不太好,1000多家企业只有几家上市,如严浩的EPS公司(株)。[2]老华人华侨和新华人华侨在事业上各自为阵,没有联系,也很难形成联系,所以当前不存在家族企业集团,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日本人民与华人华侨一样具有勤劳节约的价值观,华人华侨在这方面没有优势。东南亚的华人华侨企业有很强的继承性、关联性,华人华侨在战前作为西方商业和本地事业的中间人,经过几百年的经营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战后独立国家虽有一时期打击华人华侨而扶持本地人,但很快发现通过华人华侨的作用可以使国家发展更快,就转向支持华人华侨企业,企业迅速发展。金融风波时华人华侨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但很快通过调整战略投资海外而恢复了一定实力。

三、认同更难

新日本华人华侨占多数,他们在来日本之前已是高级知识分子,价值观念已成熟,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知道中日两国间的百年历史恩怨,不易形成认同,“所谓认同实际上是指感情上的结合”。[3]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历史和上不断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认同。老华人华侨本身经历战争期间的迫害,加上语言不通,不太愿意融入日本主流社会,他们的后代虽熟练地掌握了日语,但由于日本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使他们在社会上受到排挤,影响了认同。日本是个民族比较单一的国家,一亿多人口中只有约60万华人华侨,近300万朝鲜族和少量阿伊努人,不善于与其他族流,带有强烈的“岛国心理”,排斥外人,而华人华侨喜欢居住在一起,影响了与日本本地人的交流,进而影响了认同。东南亚的华人华侨虽曾受过当地居民的迫害,但他们知道是殖民者的挑唆使然,他们与当地民众共同建立城市,拥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创立独立国家的共同历史记忆,现实里国家间没有历史恩怨,所以华人华侨更容易形成认同。随着日本华人华侨在媒体上积极宣传,如段跃中创办的日本侨报电子周刊网和张丽玲的成立的大富株式会社电视制作公司,[2]有助消除隔阂和促进认同。

华人华侨在振兴经济、促进国家统一、促进两国间的和平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了解各国华人华侨的特点,有助我们对他们开展工作,使他们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玉聪.日本华侨、华人的人数变化及其原因[J].世界民族,2004,(5):45.

[2]鞠玉华.日本新华侨华人状况及未来发展走向论析[J].世界民族,2006,(2):41.

[3]郭玉聪.日本华侨华人二、三代民族认同管窥[J].世界民族,2005,(2):39.

上一篇:“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比较 下一篇: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怎样预防体育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