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词语题全景解析

时间:2022-07-02 12:16:04

高考词语题全景解析

高考盘点

17套试卷中有11套考查了实词或虚词,其中1套卷是在一道题中综合考查了字形、词语、标点符号,6套卷在一道题中还综合考查了熟语,均为客观题(选择题),除福建卷仅有1分外,其他试卷的考查分值均为3分。从总体来看,命题呈现出如下特点及规律:

1.对实词、虚词的考查,遵循《高考大纲》“正确使用词语”的要求,其一是考查实词、虚词“使用”是否正确,其二是在实词、虚词的“使用”中对其加以考查。

2.实词、虚词考查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指出词语使用的毛病并加以修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3.组合考查已经形成气候。虽然2011年高考题仍有对实词(山东卷、江西卷)或虚词(广东卷)单设试题考查的情况,但将实词或虚词结合起来考查(浙江卷等)将是未来命题的大趋势。在客观题数量不断压缩的命题趋势下,一些省市的命题甚至开始将实词、虚词与熟语放在一起考查,这无疑成了高考题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4.实词、虚词考查在不断拓展空间。从表面看,实词、虚词题量在逐年减少,但实词、虚词的考查可能会“变脸”后在高考题中现身。比如,2011年的上海卷在《城市家园》的阅读题中就考查了词语(关联词的选择填空、实词的语境意义解释),这固然是上海卷与众不同的的试卷设置所形成的,但也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实词、虚词考查在命题方式上所具有的灵活性。

5.实词考点集中在三个方面:(1)形或音相近而义不同的。这类词语形或音接近,但语义却迥然有别,在使用中也很容易混淆,误用比例相当大。如“深孚众望”与“深负众望”。(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如“投降”与“投诚”。(3)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有区别的。如“分头”与“分别”。实词考查涉及的能力点如下:(1)辨析词义轻重;(2)辨析感彩;(3)辨析搭配习惯;(4)辨析使用对象。

6.虚词考查集中在三个方面:

(1)关联词的使用。一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二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2)副词的使用。多是近义副词的辨析。

(3)介词的使用。一是介词的错用(多在虚词辨析题中考查),二是介词的滥用漏用(多在病句题中考查)。

虚词考查涉及的能力点如下:

⑴把准词性,辨析异同。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功能就不同,要准确地运用虚词,就必须辨析出它们的异同点,然后依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取舍。

⑵摆正位置,对应搭配。虚词的摆放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虚词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而不能错位。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它虚词搭配使用,在搭配过程中,必须注意搭配的对应。

⑶看清句式,辨明关系。虚词的使用与句式有密切的关系,有的虚词只能用于肯定句,而不能用于否定句;有的虚词只能用于陈述句,而不能用于疑问句。因此必须辨明关系,否则,就会发生关系混淆、关系颠倒或强加关系等使用错误。

⑷避免重复,谨防脱漏。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随意滥用,往往会造成语意重复,甚至破坏句子的结构。虚词的脱漏会直接导致成分的残缺,甚至影响到语意的表达。

7.实词、虚词题在量上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于实词、虚词还可以在辨析并修改病句题(用词不当、关联词不搭配、关联词位置不当、介词造成主语残缺等)、现代文阅读题(如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等)中考查,实词、虚词单独命题的几率就会继续走低。

8.语料没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既可以是与现实有关的新鲜语料,也可以是有着文化内涵的历史语料。

9.试题都特别注重检测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考在能力测试,题目给出具体语境,考查考生是否能根据此语境正确运用实词、虚词。

真题回放

【基础易错题】

1.(广东卷第22题)请在下列关联词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②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③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2.(山东卷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

B.提出引发合适

C.提醒产生合适

D.提醒引发适合

3.(广东卷第2题)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4.(重庆卷第3题)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5.(湖北卷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____________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她喜欢这座____________

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____________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____________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沉醉既然顶礼膜拜

B.自信沉溺即使诚心诚意

C.坚信沉浸尽管三步一叩

D.确信沉迷虽然毕恭毕敬

6.(四川卷第3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 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 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 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7.(浙江卷第3题)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8.(天津卷第3题)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

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

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

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

【能力提升题】

9.(江西卷第3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_____的人。

A.投降分别深孚众望

B.投诚分别深负众望

C.投降分头深负众望

D.投诚分头深孚众望

10.(重庆卷第19题)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福建卷第16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荧____________(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近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 ② ,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因此③,如何坚持文化的惠普性④?是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⑤,还需冷静思考的⑥。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第____________处(只填序号),改为____________

【答案详解】

1.【答案】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解析】既然:用在前面的分句中,表因果关系。不管:表条件关系。尽管:用在前面的分句,后面与“但是”之类词配合,表转折关系。无论:表条件关系。既而,表承接关系。因而:用在后面的分句中,表因果关系。然而:用在后面的分句中,表转折关系。对于本题而言,审视句间关系是答题的前提,熟悉关联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及所用的位置是关键。①处,根据后面的“但是”一词,可判定应填入与之能够相呼应的表转折的关联词。②③两处,由于所在的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再根据因果关系关联词用在前面或后面的分句中,可分别选择“既然”“因而”。

2.【答案】C

【解析】提出:指出或举出。提醒: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产生: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引发:引起,触发。适合:一般用作谓语,后面带宾语。合适:一般用作定语或状语,说明一种状态。

3.【答案】B

【解析】自顾不暇:照顾自己都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蔚为大观: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诟病:书面语,表指责、斥责之义,也可以理解为因他人过失而加非议或斥责之。

4.【答案】D

【解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大户人家再穷也起码剩个架子,好过一般穷人家。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可改为“死要面子活受罪”。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即时:立即。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中止。

5.【答案】C

【解析】相信:信任, 信赖。自信:对自己怀有信心。坚信:坚决相信。确信:确实相信。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沉溺:陷人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贬义词。沉浸:(1)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2)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3)使充满。沉迷:深深地迷惑或迷恋(某事物)。既然:表因果关系。即使:表假设关系。尽管:表转折关系。虽然:表转折关系。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三步一叩:三步一叩头。表示虔诚。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有礼貌。

6.【答案】B

【解析】A项,“征订”是指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主客关系错误,可改为“订阅”。“悲天悯人”意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使用正确。C项,“的”为结构助词,表领属关系,仅仅是“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岂能受嘉奖?应删除“的”字。D 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使用对象不当。

7.【答案】D

【解析】A项,纵令:即使,表假设,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表示假设的让步,即退一步提出某种情况。用在这里可以与下文“也”匹配。B项,装饰:装点修饰使美观;C项,投桃报李: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符合语境。D项,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一般不指对自己,而文中显然无苛责别人之意,倒有自责之意,属于用错对象。

8.【答案】B

【解析】钟爱:特别疼爱;非常喜爱;比喜爱程度深。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来很畅快。纷纷扬扬:纷纷,众多。扬扬,飘落的样子。形容雪、花、叶等飘落的样子,也形容杂乱地传扬,议论纷纷或接二连三。“犹如”较文雅,“好像”较通俗。

9.【答案】A

【解析】投降:停止抵抗,放下武器, 向对方屈服。投诚:军队或人员叛离所属集团,归属对方。“投诚”虽也有“投降”的意思,但在汉语中是褒义词。表达相同意义的贬义词可以是“变节”、“叛逃”(贬义较轻),中性的描述可以是“投奔”。根据文中语境只能用“投降”。“分别”与“分头”的区别在于,“分别”是一个人分多次做相关的工作,而“分头”,则指多人同时去做相关的工作。原文中显然应用“分别”。深孚众望:非常令对方信服。深负众望:深深辜负对方的期望。在此语境中应选“深孚众望”。

10.【答案】(1)④理由:这个比喻与后文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搭配比较恰当,突出女孩纯洁质朴的特点。(2) ②理由:这个比喻与后文闪烁着奇异的光亮搭配比较恰当。突出姑娘眼睛亮。

【解析】此题注意辨析词语的内涵及外延,注意本体、喻体前后的搭配,注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

11.【答案】(1)屏(2)然而(但是、不过、可是)(3)④ ,

【解析】①为看拼音写汉字,联系前后的字进行推敲,错误率会大大降低。②为转折关系,填写“然而”或“但是”最合适。④其实是陈述句,使用问号是错误的。

备考指导

一、命题展望

1.考查词语的题量渐趋收缩,这与试卷中选择题整体上呈减少趋势不无关系,因而实词和虚词单独考查的空间将继续被压缩,多数试题会选择组合考查的方式。

2.考查内容和形式更加灵活。客观选择题以及填充题、修改题等主观应用性题目会一起在高考题中展示各自的独特魅力。

3.命题将更贴近生活实际,在动态语境中考查也将是不变的宗旨。

4. 虚词的考点将继续为关联词、介词及副词。

二、备考方案

(一)实词

对于实词,在备考中应针对性地进行如下能力训练。

1.分析组成语素。语素分析是辨析词语很重要的基本功,善于分析语素往往能事半功倍。

2.分析词性功用。如“启示”与“启事”,“启示”即启发,是动词,有时做动词性名词。而“启事”则是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是纯粹名词。

3.分析感彩。如“径直”与“径自”,“径直”强调“直接向某处前进”,“径自”强调“自作主张”,含贬义。

4.分析语体色彩。如“商榷”与“商量” ,“商榷”是“商量”的书面用语,用在郑重场合里。

5.辨别使用对象。如“惠赠”与“敬赠”,前者用于对方赠与自己财物时,后者用于自己赠与对方财物时。

6.比较词义范围。如“囊括”与“包括”,“囊括”比“包括”词义范围更大。

7.掌握搭配习惯。如“争论”与“争执”,“争执”一般不带宾语。

8.比较词义程度。如“摧残”和“摧毁”,“摧毁”表示从根本上加以破坏,以至于毁灭;“摧残”仅指伤害或破坏人、物的部分,使之残缺不全。

9.了解使用规定。如“交待”与“交代”,“交待”可以指“完结”,一般是不如意的结局,如“股市行情看不准,这两万元就交待了”。这种诙谐式用语,一般不用“交代”。“交代”可以指把经办的事务移交他人,也可指嘱咐下级、下辈人注意某些事项。这两种情况,一般又不用“交待”。

10.辨析限制条件。如“多少”与“稍微”, “多少”一般与积极意义的词连用;“稍微”则无此限制。

(二)虚词

对于虚词,要在平时的备考中就学会做到八个留意:

1.留意语意。虚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辨析时要比同求异,重点辨析相异的语素。如:“因而”与“从而”,重点区分“因”“从”,“因”是因为,“因而”是因果关系,关联的往往是一件事,一件事的原因和结果。

2.留意对象。近义虚词在适用对象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一律”与“一概”,都是范围副词,表示没有例外,有时可以通用。但前者强调“全部一样地”既可以用于人的动作、行为,也可用于事物。而后者强调“概括全部”,多用于概括事物。

3.留意范围。近义虚词在适用范围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对”与“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来说,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用“对”的地方,有些不能用“对于”。

4. 留意语气。表示语气的副词和助词在语气上存在差别。如“难道”与“莫非”,前者是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如前者强烈。

5. 留意关系。有怎样的句间关系,就需要怎样的关联词语,因此,弄清分句间关系就可以确定选用的词语。如“进而”与“从而”,前者一般表示递进关系,用于递进关系的分句之间,而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用于因果关系的分句之间。

6.留意搭配。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都是固定的,不能交叉。如:表示并列关系的是“不是……而是……”,表示选择关系的是“不是……就是……”。

7.留意规则。许多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配合使用,以及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

8. 留意惯例。掌握虚词使用中已经形成的惯例,有助于快速解题。如“难免”一般与表示客观事理的话语相搭配,“未免”则一般与表示说话人态度的话语相搭配。

上一篇:最后悔的事 下一篇:高考古诗文特点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