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美术课的欣赏教学

时间:2022-07-02 11:55:59

谈谈小学美术课的欣赏教学

摘 要: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 美术欣赏 随堂欣赏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部分,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学对小学教学基本适用,普通师范对小学教师的就业要求规定为各科都能教,也有其合理性。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美术教学有其特殊性。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下面我从教材内容的选用、随堂欣赏、欣赏与操作相结合等方面,谈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认识,与同行们一起分析美术教学现状,揭示美术教学的误区,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学。

一、选好教材和内容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适当增加欣赏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选定欣赏教材时,要注意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心理倾向。因此,教师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的,还要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童趣的、易于为儿童所接受与理解的作品。

1.小学低年级作品欣赏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它们的特点是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于准确,表现的是无拘无束。

2.中年级可以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的《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的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挑花”、“竹编”手工课。中年级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3.高年级的欣赏内容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延伸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的《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的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

二、随堂欣赏

随堂欣赏课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在上每一课时,都可以安排学生欣赏文本的图及资料,并指导学生观看,让他们说出作品的美表现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

如教学《巧妙的组合》一课,有的学生认为西班牙画家米罗这幅《太阳、人和鸟》不好看,什么都不像;有的学生认为好看。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评论不作出错评判,始终保持沉默,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加深对抽象画的认识,接受大小不等的几何色块组成的画面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反之,如果教师认为学生不该对大师的画质疑,批评学生欣赏水平低下,则学生的积极性会遭到打击,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且之后再让学生评论作品,学生就有一种胆怯心理,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欣赏与操作相结合

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因此,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1.先欣赏后操作。如我在“民间竹编工艺”欣赏一课中,首先让学生欣赏许多本地的漆蓝工艺品,在学生被工艺品吸引时,紧接着播放介绍漆蓝工艺品的录像,讲解漆蓝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面对教师给他们准备好的篾片等材料,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了,看学生的喜欢劲儿,仿佛是伟大的创造。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与图片上的作品和欣赏的实物进行比较,然后作出评价。学生在动手中兴趣盎然地欣赏了竹编工艺。

2.边欣赏边操作。在工艺、绘画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欣赏内容。如上《剪纸》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剪纸――“窗花”;接着在实践中穿插欣赏,学生练习时出现困惑,可以对作品进行再现,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最后在完成作品时加入欣赏,通过让学生比较与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起到促进作用,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指明发展的方向,激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四、课前欣赏预习

传统美术课教学,欣赏课都是在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感受一幅作品时,教师就开始讲解,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我们可以课前布置预习题,预习的内容是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作品。

如在教学低年级的《有趣的童话神话人物》一课时,我先布置的预习题是:课本中的这些童话、神话你看过吗?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是故事中的哪一段?画面中的人物身份、性格特点、神情和动态特征你了解吗?你知道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出来的吗?你喜欢这些画吗?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每一幅作品,把自己阅读时的心得和产生的疑问做成小卡片记录下来,以便课堂讨论时使用。在中高年级的课前预习中,我一般不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阅读时,自己寻找问题。如欣赏《奇妙有趣的脸谱》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先看书,围绕“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很想知道什么?”自我设计问题并制成小卡片,以备上课之用。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充分认识到了欣赏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我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在小学美术教学领域开辟新的天地。

上一篇:多一点耐心 少一点急功近利 下一篇:虚拟实习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