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给高中政治教师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2 06:17:57

新课改给高中政治教师的几点思考

摘要: 新课改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高中政治教师要转变思维,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备课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课改的理念,完成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政治 关系

当前,有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来自社会的“读书无用”、“向钱看”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思想片面、方法简单等因素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倡导建构的学习,尤其突出强调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使课堂教学注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要做到这一点,广大政治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就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转换教学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材与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1.重新调整师生关系

从课堂教学构成要素看,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和学两类活动组成。在过去,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主宰。同时,在评价课堂教学中,也都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包括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评优课、教学基本功竞赛仍基本如此。

在新课程改革中,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和“资源人”转变。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课堂教学也逐渐由注意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变到关注学生学的状况的评价。

倡导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彻底转变教师的角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1.1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亲和力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有一颗仁爱的心。作为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政治教师,对学生要抱着一颗仁爱之心,这就需要教师在人格上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所犯的错误要以理解、宽容方式去处理,进而实现师生的互相尊重。一群互不尊重对方的人是很难很好地互相合作的。其次,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只有有亲和力的教师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周围,才能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能亲近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教师要注意师生平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地位平等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合作的加强。教师如果仍是居高临下俯视学生,没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师生之间就很难形成共识,如果没有共识。那么就会出现师生不配合的场景,课堂教学效果很差的局面。

1.3对学生的信任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教师教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比直接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时,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教师要对学生可能达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并且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舞台。

1.4树立服务意识,转变教师的学生观。不论是在新课改之前,还是新课改之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都是为学生服务,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有了这种意识,有了这种学生观,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自然建立起来了。虽然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努力改变,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2.重新定位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强调吃透教材。但是有些教师却唯教材是从,教材怎么讲,他就怎么教。这已越来越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这就引出在当今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问题的讨论。

教师教教材,其结果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知识是一种死知识,只能把学生教成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其实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讲清楚,要留点问题给学生讲,给学生思考。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问题的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中国人总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而美国人则主张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

事实上,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教师不应是教材的奴隶,而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要学会驾驭教材,而不是唯教材是从。

3.要会处理计划与突发事件

教师在备课时总是非常认真,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能顺利执行下来,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不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节外生枝,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优秀的一个标准,甚至包括学生所回答问题的答案都要求与自己预设的一样。但事实往往不可能都是如此,课堂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始料不及的情况。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善于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处理,切忌不理不问,或故意回避。同时还应该做到一般由学生来解决学生中的问题;确立为师生共同探索的问题,应共同研究,进而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对于那些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向学生讲明,绝不要出现可能什么情况,大概什么情况,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来搪塞,否则学生就会感觉教师的态度不认真。教师在学生面前说不知道并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而很正常的事情,有时反而能激起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新课程实施以后,高中政治教育更强调素质教育,如何实现这一点,给高中政治教师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以上几种方式,能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上一篇:化学实验微型化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