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办院校的精气神

时间:2022-07-02 01:12:12

论民办院校的精气神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在中国大地迅速崛起,构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多年来,民办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发展道路,从“大浪淘沙”阶段逐渐过渡到“组成部分”阶段,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确立了民办高校的重要地位。民办高校如何进一步发挥其精气神,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以下论述。

关键词: 民办院校 精气神 民办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传统的“国有公办”高等教育无法使教育服务达到市场人才供求平衡的状态,在我国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投资体制,高等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政府财政投资。历史地看,民办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曾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我国的小学、初中教育就是之前几经变迁的民间私塾教育。成立于1928年的西安培华女子职业学校,就是由邵力子、傅学文、杨虎城、谢葆真、宋美龄等一大批知名人士的捐资兴建助学起来的,之后几经变迁为西安培华学院的。民办高等教育自1984年以来的20多年间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尤其在金融系统。以往,人们在谈论国外的高等教育体制时,总不免谈到西方发达国家最著名的一流高校,比如剑桥、牛津、哈佛、早稻田等民办院校,并把它们与我国的清华、北大、交大等高校比较。不论是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和拉美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民办教育都非常发达,在高等教育全民化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和深化,加快改革调整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调整办学模式,灵活地利用海内外华人科技人力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多渠道地培养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刺激国内需求的需要。

一、“大浪淘沙后”民办院校需要精气神

在教育资源需求市场的推动下,2003年“非典”后,民办教育经历了一次“大浪淘沙式”的整合,接近半数的民办院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被淘汰。面对严峻的教育市场,民办院校适时地整合资源、正确定位,创造更具吸引生源和家长的办学环境和教育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招录着、聚集着、培养着求学青年,培养着在青春期年龄段渴望获取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培养着来自东南西北的、不分民族的青春期年龄段的求学群体。在社会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下,民办院校数目、在校人数持续增长,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60%左右。民办院校已成为一个庞大且不断发展的强大群体。在教育市场资源短缺和争夺教育资源利益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大量民办教育机构的挺身而出和面对国有公办教育不断扩招的“撞击测试”同样要有精气神。近年来的教育质量测试出部分民办教育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后,逐渐走向成熟并向办学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民办院校的“体制孱弱”和部分国有公办教育专业设计脱节市场需求的现象已构成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的“短板”。虽然政府重视、社会支持有实力的民办教育,但被“国有公办”主导的中国民间对民办教育和部分国有公办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近年来也一直不高。在竞争、发展中,没有精气神的民办院校就会在充满“国有公办”扩招教育环境之下招不到素质较高的生源,生源就会更加紧张,办学气氛就会更趋恶化,百无聊赖、校风不正、秩序散乱、学生退学、学院停办、队伍解散、教师失业,民办院校就会失去独特的魅力,这样的事例别别皆是。有了精气神,民办院校就会树立起独特分明、勇往直前、朝气蓬勃、校风井然、学子崇拜、家长敬仰、社会尊敬、昂扬向上的办学校风、学风,就会冲刺教育高峰和迎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严峻挑选与考验。

二、民办院校的精气神源自于环境、管理和信任

民办院校的精气神,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其办学环境、管理水平和信任决定的。因为在目前的国有公办主导和市场发育条件下,我国民办教育的学生来源分布空间还太小,学生和家长对民办院校还持有怀疑目光,民办院校大量把目光“散步”在高考落榜生中,缺乏必要的素质较高的生源。在这种环境下,民办院校必须通过改善办学环境,加强管理和建立信任提升知名度,改变办学形象。所谓民办院校之精,就是指民办院校在参与教育资源竞争、生存、发展、壮大、提升、交流过程中,被学生和学生家长羡慕的活力之本源,追随校训发展教育之理念,办学创新之要务,提升知名度之更本。所谓民办院校之气,就是指学院在规划设计布局上同样之大气和气魄,敢与国有公办院校相媲美;专业设置之独特、别具一格;学子朗朗读书、学习之气氛浓厚。所谓民办院校之神,就是指学院学习育人环境同样之优雅、宁静、神美,敢与国有公办校园相提并论,求知氛围之宽阔、国内外学术交流之频繁如神造;学生面貌、精神之神采;教师队伍有理想、有气魄、有追求、有胆识、有风采、有水平、有能力和敢于创新之精神和志气。民办院校的精气神决定着一个民办院校的办学实力,决定着一个民办院校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以何种方式、何种手段面对高等教育全民化的方向问题。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的核心是要能够很好地结合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给自己合理定位。在办学中突出把培养人与市场挑选人结合起来;把培育人与锻炼人的智慧结合起来;把市场需要普通专业人才与培养市场精英人才结合起来,充分展示民办教育的活力和优势,这与国有公办高等教育不同。

三、提高民办院校教师的精气神

显而易见,民办教育树立这样的精气神,崇尚知识是第一要务。越是生源竞争激烈,越是加强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就越要强调精气神,越要增长学生的智慧和应对社会选择及挑战。传播知识靠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学生的智慧从何而来?源于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带动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讲座与广泛交流,源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认识社会选拔人才的机遇和挑战,才能使教师知识越来越渊博,学生眼界越来越开阔、胸怀越来越宽敞、学生知识素质越来越来高,应对挑战越来越自如,学院名气和社会知名度越来越大,素质高的学生越来越追求。可见,学院的生存、发展、未来在于制定具体吸引国内外年轻人才的办法和提升管理水平的精气神,而不是靠名校离退休教师“堆起来”的精气神。相反,在体制孱弱和实验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一种缺少激励、甚至制约人才脱颖而出的学院政策,是不可能吸引人才的,至少人们不可能积极地为之付出真正的创造力。因此,进一步加强、关怀年轻教师队伍的心理辅导和多渠道引进、培养学院骨干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这关系到民办教育未来的生存发展和对年轻教师的未来定位。这是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精气神,应该引起民办院校与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吴长法.论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特区经济,2004.12.

[2]何志均.民办高校与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广州大学学报,2007.5.

上一篇:小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下一篇: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教学秘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