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融合有效性探讨

时间:2022-07-01 10:59:15

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融合有效性探讨

摘 要: 专业实践是检验学生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最佳途径。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从业者,十分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韶关日报社会实践模式,有效地融合了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既检验考察了学生的新闻采编写等专业水平,同时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又有利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关键词: 社会实践 专业实践 韶关日报社会实践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它旨在达到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目的。“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①是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致力于实现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和基地化,通过组织更加有效、有深度的活动,建立长期实习基地,促进学校与农村企业等之间的联系,为专业实践的开展提供平台。

专业实践是检验学生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最佳途径。新闻与传播学院现设有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主持艺术三个专业。三个专业具有一个共同点: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专业实践要求。我院常规的专业实践安排在大四暑期。为解决时间安排上的矛盾,我院从实际出发,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选派学生参加校新闻社、校资讯中心、校广播台、院资讯中心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专业的理论教学与新闻业界、广告业界等媒体单位的实际需要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因此,在保持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兴趣的同时,创造机会联系理论界和业界,是培养具有过硬专业能力的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的根本要求和专业锻炼的根本要求在我院三个专业出现了交集。通过社会实践去锻炼专业能力,利用专业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农村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的自觉性,将是有机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有效途径。

二、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融合的现实可行性

1.融合的可能性

我院与社会新闻媒体、广告公司、播音传播机构等联系十分密切。从成立至今,学院已成功建立8个专业实践基地,包括韶关日报社、佛山传媒集团、惠州传媒集团、中山日报集团等专业实习基地。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增长才干,接受锻炼。能否寻找到合适的社会实践基地是能否有效结合社会实践与专业的重要前提。在原有的以义教为主的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向当地的学生传授知识,丰富学生的思想。义教和调研起到了开阔学生视野,了解民情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探索,认为将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融合的最佳方式,就是韶关日报实践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安排学生到媒体单位接受7―15天的专业实践;专业训练的内容与学校每年暑期的社会实践主题相结合;学生在社会实践主题的引导下,在新闻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写与报道,反映社会主义各建设领域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

韶关日报实践模式的现实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学生具备较强的新闻业务理论知识、丰富的校内外新闻媒体实践经验。参加该模式实践的学生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考核内容包括专业成绩、校内或其他社会媒体实习经验、发表文章或采访数目及质量、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我院学生经过两年左右的专业学习和一定的媒体实习,在大学三年级很多都具备参加该实践模式的可能性。

(2)学院全方位的支持。该实践模式的成功需要学院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我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与学习,尤其是社会实践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新闻媒体的从业实践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衡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考验学生职业操守的最佳方式。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推动下,学院领导一直十分重视校外媒体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韶关日报社在2006年便与我院签订专业实践协议,同意接受我院学生前往其单位参加实践,接受新闻业务的培养和锻炼;在资金方面,学院对该实践队伍的投入等于或大于对其他社会实践队伍的投入。学院指定专业教师担任队伍的指导老师,在第一线给予学生最专业、最详细的指导;学院领导在学生实习期间前往实习基地进行考察和监督。

(3)新闻媒体单位的专业支持。要将社会实践的主题贯穿在专业实践的各环节,新闻媒体单位的大力支持是最根本的保证。以2008年暑期韶关日报社的实际情况为例来说明。2008年我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我院学生在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后,及时与韶关日报社沟通。通过相互协商,韶关日报社同意拿出两个版面的空间,在2008年7月24日刊登我院学生的采写文章,主题为韶关地区新农村建设。学生先被分派到各县镇采访调查,然后集中到报社,由报社的资深编辑为学生开展排版培训,学生自主排版刊发。在此过程中,韶关日报总编辑及各部门的职员在资金、交通、专业指导等方面给予了我院学生最充分、最认真、最专业的帮助。离开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学生的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很难实现有机协调。

三、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融合(韶关日报社实践模式)的特色和成效

社会实践是该模式中的主要内容,而专业实践是实现社会实践的主要载体。在开展韶关日报实习期间,我们坚持了以下原则:“坚持社会实践与党政工作热点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成才就业相结合。”②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韶关日报社会实践模式形成了以下特色,取得了以下成绩。

1.学校学生和新闻媒体单位双赢

韶关日报实践模式创新性地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类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双赢的结果。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了学生所掌握的课堂理论知识,巩固了学生的新闻采编写能力;学生在走访县镇农村的过程中,亲身接受、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增进了对国家政策的掌握,真实地获取第一手的农村现实情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陶冶了情操;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了采访、汇总、编写等业务,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开展的过程中,韶关日报社掌握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了解掌握了新闻理论界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加强了教学单位与媒体单位的沟通。聘请教学单位教师开展教学等方式提高了媒体单位员工的新闻知识与敏感性。

2.丰富了大学生思政教育途径

大学生需要通过思政课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掌握世界风云。韶关日报社实践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在大学中,思政类的课堂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政策了解的需求,枯燥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大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在韶关日报实践模式中,我院学生在社会实践主题的引导下,深入韶关市6县1区及多个农村,深入采访粤北地区特有的经济现象,宣传报道了粤北地区农村副业发展情况。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最真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绩,发现了存在的不足,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关注弱势群体的主动性。

3.实践成果显著

在韶关日报实践过程中,报社大力配合,学生积极参与,学院老师大力指导,该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8年7月24日,韶关日报在第二、三版刊登了“粤北大地尽春晖――广外大学子眼中的韶关新农村建设”的专题报道。在引言中,编者指出:“7月17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真善美’实践队前往韶关日报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北到南雄,南至翁源,涉足韶关六大县市,文化古镇,瑶族风情,驿路国香,‘仙桃’情缘,河口新貌,龙归变迁,所在这些都让他们激动不已。他们感动于农民的辛勤劳动与自主创新,他们受教于创业致富者的指导,他们喜悦于心农村建设的欣欣向荣……”③学生的成果在报纸重要版面刊登,质量得到了报社总编辑的肯定,形式得到了学校党委领导的好评,效果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设想。

韶关日报实践模式的实现需要新闻媒体的支持和学院政策的支持,不一定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但是作为将社会实践(尤其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例子,其寓专业实践于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增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掌握中国发展实际情况的合格接班人的形式,丰富了高校社会实践的内容。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司等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翁铁辉.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南.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③韶关日报,2008年7月24日第二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司等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翁铁辉.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南.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3]冯艾,范冰主编.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李小鲁主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集粹.

上一篇:关于普通高校科研项目按地域分布的研究 下一篇:论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