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才能有效教学

时间:2022-07-01 07:05:52

有效提问才能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7-02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有这样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是调动幼儿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问”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提问质量的目标。围绕这一主题,通过观摩大班语言活动“住在‘鸟窝’里的小鱼”,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记录、分析,具体得出以下报告。

第一次尝试:关注教师提问的类型和幼儿回答的类型

活动前,为了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观察问题的全面性,做了明确的分工,并对每一种该提问类型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活动中,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教师的提问进行了观察与统计。并通过小组评议,提出改进建议。

一是从教师提问的类型上看,过易的问题所占比重偏大。课堂提问应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幼儿通过对有一定难度问题的思考,转变成“想说、敢说、乐于说”,从而促进其思维和语言的有效发展,达到“最近发展区”。

二是从幼儿回答的类型上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提问事实性问题,幼儿的认知记忆性回答用得比较多,这样的提问比较封闭、单向,幼儿的回答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应尽可能使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第二次尝试:关注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引导和理答方式

在第一次研讨的基础上,第二次研讨的主题我们定位于“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理答方式”。同样,对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一个教学环节课堂提问的跟踪记录,两位教师关注教师各教学环节的引导,一位教师负责关注教师的理答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画面)它是谁?猜猜它会住在哪里呢?

二、分段讲述故事,帮助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1)小鱼儿原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

(2)怎么会变成孤孤单单一个人的?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小鱼儿失去亲人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谁能用故事里的词说说?(理解词语“悲伤”)

(2)谁发现了小鱼儿?它会对小鱼儿说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讲述,继续讲述故事,学习故事中小鱼儿与小鸟之间的对话)

(3)小鸟发现了小鱼,怎么说的?小鱼儿是怎样做的?小鸟又怎么做的?小鱼儿又是怎么说的?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用故事里的话说)

(4)看见悲伤的小鱼儿,小鸟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

3.讲述故事至结尾。

(1)小鸟为小鱼儿做了些什么?

(2)小鱼怎么会住在鸟窝里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听了这个故事,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感动?

2.如是你是小鸟,遇见了悲伤的小鱼,你会怎么做?

3.小鱼儿得到小鸟和我们小朋友的帮助后,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四、经验迁移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别人或者被别人帮助过呢?那时的心情怎样?

经过小组评议,提出改进建议。从教师的理答方式上看,教师使用的理答语言比较贫乏,虽然教师能对部分幼儿的回答给予回应,但大多时候都在复述幼儿的回答,缺少更细致与贴切的评价,不能更深入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一步探讨与交流,直接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效益。因此,应注意慎重“理答”。

第三次尝试: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潜在教育价值的挖掘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潜在教育价值的挖掘,关系到课堂效果的有效性;课堂效果显著,幼儿才能得以发展。因此这次我们决定从“教育价值的挖掘”、“幼儿的发展”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对小组成员也进行了分工。

一、教学目标呈现

1.理解故事中小鸟和小鱼儿之间的友情,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2.初步了解故事的内涵,感受故事中浓浓的温情。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二、小组评议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有这样一个问题:“猜猜它会住在哪里呢?”有一位幼儿是这样回答的:“我猜它是住在很深很深的大海里的。”教师及时给予了积极地回应,接下来几位幼儿的回答:“我猜它是住在清澈的小河里的。”“我猜它是住在湛蓝湛蓝的大海里的。”……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并且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能要求孩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体现了大班孩子的语言教学特点。

完整欣赏故事时,教师的语言优美、柔和,有助于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此外,背景音乐的播放,在感受小鸟和小鱼之间的友情时起到了升华作用,给孩子以美的情感体验。

在最后的环节——经验迁移中,提问孩子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经历时,教师能及时给予引导,适时给予评价,使得故事中的情感得以升华。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其教育价值不能仅仅流于故事表面,而应深层次地挖掘其隐含的教育价值。所以在把握孩子的前期经验时,注意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特别要在把握孩子的经验基础上,将其经验上升为知识。

三、研后的体会

通过本次活动的观察研究,我们认为实施有效的提问可做到两个“慎重”:一是慎重“提问”,教学互动起源于问题,有质量的提问最容易引起课堂互动,无意义的重复、对歌式的问答、滥竽充数式的齐声答,不但不能使幼儿得到发展。久而久之还会引起幼儿的厌学情绪;二是慎重“理答”,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而有效的评价与反馈,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幼儿回答完整时的激励与表扬,幼儿回答不够准确时的引导与深层次的追问,都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理答技巧。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不仅能启发幼儿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会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因情而异,随机而变,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问才能有效教学!

上一篇:《恋爱中的女人》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