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定位 理清思路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18 07:27:50

科学定位 理清思路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既是对职业教育的殷切希望,也是对职业教育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定位,创新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定位 理念 内涵建设 教育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5-02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950年建校,200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办学六十二年来,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始终坚持以化工类专业为办学特色,始终坚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发展为办学宗旨。良好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使得学院在2011年功跻身到国家示范建设院校行列中。从申报示范到示范建设,意味着学院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要以示范高职建设为龙头,坚持抓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道路,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博采众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增长才干,从而推进学院事业全面发展。

一、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

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理清学院改革发展思路

《规划纲要》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怎样培养人是学院工作的核心,经过三年的示范建设,意识到必须思路清晰,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尤其是国家和吉林省立项的六个专业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有自己的特色、有成功的经验。

1.积极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搭建平台,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3.创新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内涵建设为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由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内涵建设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尧学所说:“通过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带动,一条适合中国高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初步形成。”

1.内涵建设的先导是办学思想和观念。

办学指导思想和观念的确立是学院内涵建设的先导、是学院发展建设的最顶层设计。美国梅隆大学校长柯亨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定位包括方向和目标,它关系到学校的千秋大业。只有正确、合理、科学的定位,才能保证高职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因此,在规划建设与发展时要深入细致、反复研讨学校的定位,以取得共识,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2.内涵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

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到学院生存发展的战略地位,师资队伍建设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兴校之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坚定不移地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培养和引进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做到“有的放矢”,尤其重视基础学科、主干课程、新建专业和薄弱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的充实。积极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选拔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作为各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为他们提供科研、对外交流和进修的条件。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

3.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

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专业资源。高职院校是以专业设置来调拨教学资源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建设等都是以专业建设为依托,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是连接学校与经济社会的桥梁,是学生就业的基础。一要考虑结构、数量与行业等。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开设专业数要与学校规模相适应;二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三要考虑“宽窄并存”。高职教育按照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来进行专业建设,体现针对性和适应性。一般来说,按照职业岗位(群)需要而建的专业,其口径应相对窄,强调针对性和专业特色;而按技术领域设置的专业,其口径相对宽一些,强调适应性。四要考虑“能级定位”,构建专业梯队。将其分为五层,逐级上升,呈宝塔形:第一层(塔基),一般专业;第二层,校级重点专业,或骨干专业,或特色专业;第三层,省级示范专业;第四层,国家级示范专业;第五层(塔尖),精品专业。课程同样如此,也要明确能级定位,建立一般课程、院级重点课程(或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从而形成课程的能级梯队。

4.内涵建设的基础是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是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学院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积极创造条件,一是争取国家、省财政支持;二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的贷款;三是实行校企合作筹措资金。精打细算节俭办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物质支撑。近几年,累计投资1.7亿元,使校园土地面积、建筑面积翻三番,目前新建的实训中心已经开工,正在全面着力打造省内一流的化工实践教学基地。

教育部原副部长陈希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高职教育的战略目标有两句话:一个是“中国特色”,一个是“国际水平”。“中国特色”指的就是适应国家战略目标,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需求。也适应终身教育需求形成的高职教育体系。凸显中国特色,核心就是就业。“国际水平”指的是在世界同行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及吸引力。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站在更高的视野上,紧密结合我省及吉林市经济发展实际,坚持质量、规模、效益、结构、特色协调发展,创品牌,争一流,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化工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2):9-10.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46-50.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激感 促进主动认知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