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稳定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01 08:20:29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稳定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一、前言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民办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保障。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稳定与发展正日益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稳定与发展的因素

根据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组织政策、管理和监督、工资、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往往是让员工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保健因素,成长、成就、尊重等往往是让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的激励因素。长期以来,民办高职院校无论是让教师对自己工作感到不满意的保健因素,还是让员工满意的激励因素,都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1.学校的政策、管理和监督

政策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南,是学校一切工作的航向标。管理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统帅,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与手段是办好学校的根本。评价与监督是办好学校的保障。要办好学校,稳定与发展教师队伍学校相对稳定而科学的政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和监督体系三者是缺一不可的。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在民办高职院校,政策朝令夕改,管理理念与手段落后,对教师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与监督体系,使教师无所适从,疲于应付,对工作的满意感更无从谈起了。

2.工资待遇

工资待遇是员工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员工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员工只有获得一定的保证其生理及安全的需要的工资时,才能让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没有不满意。民办高职院校尤其是处于初创期的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工资较低,从而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进而辞职。

3.归属感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归属的需要,当人的归属感缺乏时,就会导致人的不满。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复杂,流动性大,加上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往往被看成是一个过客,一个打工仔,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与地位,从而导致教师严重缺乏归属感,这也是影响民办高职教师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成长

教师成长是指贯穿整个教师生涯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特色的形成。首先,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作为教师个人,要在教师行业立住脚,必然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地发展自己。其次,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与时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角色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俗话说:欲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得要有一桶水。教师要胜任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必然要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来不断地发展自己,以便获得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技巧等。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民办高职院校不为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不为教师发展提供一定的平台,对大部分教师而言,那将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长期以来,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成长往往被看成是教师个人的问题,教师可从民办高职院校获得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甚至没有的,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惑时,无处求助或害怕求助,这也是导致教师流动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已经获得一定发展,教师工资已提高到一个让教师相对满意,学校政策相对稳定,管理和监督都相对完善的民办高职院校,这一因素往往更是导致教师流失及阻碍教师发展的更为主要因素。

5.成就感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教师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教师的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其成就感就由然而生了。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受其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感较强,当其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直接影响了其对工作的满意度。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长期以来,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主要被当成是上课的机器,教师工作的自主性极其有限,教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并且,在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中,只见制度,不见“人”的现象广泛存在,至使教师尊重的需要严重得不到满足。另外,受教学工作成果的滞后性、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民办院校教师工作往往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的成就感很难实现。当教师觉得自己既受不到应有的尊重,成就感又无法满足时,自然就会另辟蹊径。

三、促进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稳定与发展的措施

1.更新办学理念,科学决策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民办高职院校要从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学校办学条件的实际及毕业生的就业实际出发,提炼出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以指导学校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而合理的政策。以便在此基础上,规范学校管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从而为教师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2.完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地评价与监督

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科学规范管理的基础。民办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凡是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的民办高职院校,学校各部门工作有章有循,各负其职,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首先,民办高职院校同其他类型的高校一样,集产、供、销于一体,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在当今社会获得一席之地,单凭某个领导或者某几个领导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应该是团队管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企业科技更新升级速度的加快,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剧烈。在当今社会这个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社会里,敏捷高效往往是至胜法宝。也就是说,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不仅是团队领导,更应是敏捷高效的团队管理。离开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有效地评价与监督体系,团队管理不仅没有敏捷性、高效性而言,更有可能会是多头领导,其浪费资源不说,更是让教师困惑、茫然。

上一篇:The Impact of the Tyrannical Use ofPower in... 下一篇:Rousseau’s Philosophy Ideas 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