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难点及对策

时间:2022-07-01 06:02:16

【前言】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难点及对策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目前,现金管理制度关注更多的是企事业单位,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个体工商户,尤其是个人现金管理涉及较少。由于个体户具有面广、量大、经营灵活、运作快速等特点,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对这类账户又没有形成规范严格的管理模式,客观上为个体工...

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难点及对策

摘 要:随看经济金融业务的发展,现金结算的缺点日益显现,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势在必行。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现金管理制度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现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支付方式,健全合理的收费制度,加大对非现金支付宣传力度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现金;结算;支付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11-0055-03

一、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制约因素

(一)现金管理制度缺陷,支撑现金支付偏好

目前,现金管理制度关注更多的是企事业单位,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个体工商户,尤其是个人现金管理涉及较少。由于个体户具有面广、量大、经营灵活、运作快速等特点,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对这类账户又没有形成规范严格的管理模式,客观上为个体工商户大量使用现金交易创造了条件,因此,很多个体户为了逃避银行监督,利用制度缺陷,将经营性的资金混同于储蓄资金,通过储蓄账户频繁地存取现金进行支付交易。由于现金结算能够钱货两清、避免拖欠,加上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事业单位为规避非现金结算风险,也偏好方便快捷的现金结算方式。更有一些单位为了提高资金回笼的速度和效果,或者进行逃债、逃税,对现金结算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坐收坐支,造成大量现金体外循环。而对个人来讲,现金结算较票据结算能够节省一些支付费用,大额存取现在制度上又没有限制,购房、还款、购物等支付交易从几十万到几百万支取现金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制度上的缺陷为现金结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非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不足,制约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

对大多数个人来讲,票据是专业性很强的支付工具,不仅内容比较复杂,规则较多,而且票据的真伪性和合法性不便于判别,因此,支付交易中拒绝接收票据的情况也较多。比如,支票、汇票、本票,其要式性和文义性要求较高,填写签章要求规范,尤其是在背书转让过程中,稍有疏忽,便会导致票据无效或票据权利丧失,给持票人带来很大麻烦。在人民银行支票影像系统上线后,支票虽然在同城和异地范围均可使用,但因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个人支票的社会认知度较低,银行推广难度较大,使用较少。而对于本票,在部分地区因银行宣传推广工作不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其认知程度更低,使用更少。在银行卡的使用上,持卡人也常常因为对自动设备操作不熟悉,或设备损坏,造成转账支付失败,从而影响了银行卡的正常使用。

(三)跨行资金清算时效性差,打消了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积极性

现金支付交易,主要在同城使用,在同城又以跨行交易居多。造成“现金大搬家"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汇划(转账)环节较多,在途时间较长,时效性差,从而打消了付款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转账支付交易的积极性。当前,银行代销的基金、理财等金融产品对时效性要求都较高,人民银行虽然开通了大、小额支付系统,但跨行转账交易仍未实现实时到账。对异地跨行汇款,尤其是个人汇款,由于系统内银行实现了实时到账,当收付款人不在同一银行系统时,为了保证对方能够实时收到交易款项,付款人一般也会选择现金交易,通过将现金存到收款人系统内银行的万式,直接汇入存款人账户。

(四)收费制度取向直接影响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非现金支付普遍实行收费制度,如转账手续费、跨行交易手续费、银行卡年费等。对一些小额交易而言,结算手续费就有些偏高,为节省费用,个人更愿意使用现金交易,既直观又简便。对大额现金交易,客户只需提前向银行预约即可,银行也不另收取大额取现费,存款银行甚至会派专车接送,这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现金支付交易,制约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和使用。

(五)宣传工作不到位,非现金支付工具未被大众接受

现金结算直观方便,看得见,摸得着,用得放心,普遍乐于接受,在结算量较小的情况下,现金结算比较方便。而对于非现金支付工具,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宣传工作不到位,人们对其缺少必要的了解,对其信用度也持有怀疑态度,加上人们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使用现金支付,因此,一些新型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也一时难以接受。

二、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体系,引导非现金支付交易

随着我国市场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体所面临的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金融机构目前执行的仍然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其日益凸显出不合时宜性、难以操作性,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不能适应当前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国民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与当时相比己有天壤之别,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新情况层出不穷,条例的一些内容已不能满足实际支付需要。为强化现金管理,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应尽快修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建立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在现金管理方面的硬约束。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明确现金管理工作的职责,加强现金监管,尤其应加强企事业单位在现金使用上的管理,封闭贪污、受贿、洗钱、不法交易通道,加大个人大额现金存取限制,鼓励个人大额现金支付交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从政策上引导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

(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信心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仍在不断建设中,人民银行组织构建的个人征信系统虽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套系统目前只对有借贷行为的个人逾期或到期末还款记录做了记载。而无借贷行为的个人并没有信用记录。除此以外,对个人的人格特点、生活环境、收入水平等等都没相应的记载和分析。单纯的不良记录只影响到个人贷款行为,对其他方面并没有约束,不足以判断个人支票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信用度,这也是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的一种体现。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在增加必要的征信信息基础上,要增加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信用记录,加大对支付交易活动中产生不良记录的惩治力度,从而增强社会公众的守信意识,规范支付交易行为,增强社会公众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支付结算环境。

(三)改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签发、支付手段,弥补自身不足

现金结算的主要特点是付款人当面交付,即时到账,钱货两清。按此思路,如果支票、汇票、本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能够做到当面交付即时入账,其作用就可以等同现金交付,推广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因此,我们在信用体系还不健全的前提下,将金融机构纳入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和交易环节的核心地位,并通过以下方式来弥补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不足:对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出票时由付款人开户银行签发,并加大宣传和防伪力度,要突出宣传银行作为付款人的地位,以银行信用做保障,更便于推广。对支票,在个人支票推广初期,由付款人向银行提出使用支票的申请,银行将付款人款项圈存,以防止签发空头支票,然后由银行机打签发后交付持票人,以保证支票准确签发,减少支票填写次数,降低付款人成本。对银行卡,采取简化银行卡办卡手续,拓展POS机特约商户方式,鼓励单位和个人用卡支付。同时,要进一步缩短跨行转账到账时间,要充分利用小额支付系统,通过银行的系统设置实现存款人资金在不同银行间的自动转账和通存通兑。

(四)创新支付方式,鼓励转账支付

要进一步加快网上支付平台、电话(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渠道的拓展,促进电子支付 工具的发展,不断完善无纸化支付的交易规则,并提高其安全性,消除使用者的后顾之忧,为市场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结算通道和支付结算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同层次群体的结算需求。要全面开通跨行转账功能,通过改进系统设置,实现社会公众和收付费单位在任一银行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就能办理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服务费用和工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统筹等社会保障金的缴纳和发放,对异地大额汇款也可采取先转账再汇出或直接转入的方式办理,避免大量“现金搬家”现象。鼓励和引导个人通过结算账户进行转账结算,简化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处理手续,加强付款单位对支付款项事由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放宽单笔转账金额限制,便于转账支付。

(五)建立健全合理的结算收费制度

目前各金融机构对现金存取基本上是不收费的,而转账业务基本上都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收费方式和收费金额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也阻碍了非现金结算方式的推广。因此在结算业务收费模式上,银行应对既可以转账支付又可以现金支付的业务进行成本估算,权衡利弊后,进行统一定价。一般来讲使用现金支付,银行的成本是最高的,因此,银行对现金支付交易金额的大小需确定合理的收费乎衡点,对小额现金不收费,对大额现金结算收取高于非现金支付工具结算的费用,以引导客户以非现金支付工具替代大额现金支付交易。

(六)加强非现金支付工具宣传,提高其社会认知度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人们更偏好现金支付,对非现金支付工具普遍缺乏了解,这需要金融机构加大非现金支付工具知识的宣传和推广,让社会公众了解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特点和功能,掌握各种结算方式的优缺点,并通过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掌握汇票、本票、支行、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社会公众熟悉和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并逐步接受非现金支付工具。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 (河北省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现金结算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银石发[2008]37号)(2008年2月28日)。

2、申杰,《支付结算支持“三农"工作的调研》,中国农村金融网,2008年6月22日。

上一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看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 下一篇:河北省支付系统业务现状分析及拓展的调查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