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看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困境

时间:2022-05-27 11:53:40

从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看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困境

摘 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以劳动力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产业链上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削弱了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同时也成为引发我国当前经济困境的外部冲击源;而对于外部市场的过分依赖则使我国当前经济运行面临巨大的困境。

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成本优势;次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11-0046-03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宏观运行困境,尤其是经济下滑的风险在逐渐加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回落21.2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在9月份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衰退风险。

从实体经济角度分析,导致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困境的主要原因,源自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品内国际分工和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方式,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所积累的问题显性化,同时加大了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困境。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日益成为一种主要的国际分工方式。在这种分工方式下,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本、技术与管理优势,借助于FDI将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要素优势,再通过全球采购确保能源与原材料供应,生产的产品借助于跨国公司的销售网络面向全球实现销售,全球资源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企业层面得到了最优配置。由此,各国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国家,其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均不再单纯地是国内要素和国内收入的函数。具体来说,一国的商品供给能力不再完全取决于由本国资源禀赋决定的实际产出能力,它可以通过全球化的采购实现本国在既定价格水平下的商品供给。同时,全球从事产品生产的企业可能属于不同的国家,但产品最终都是利用跨国公司的品牌(如发展中国家企业大量从事贴牌生产)和全球销售网络(如发达国家的知名零售商掌握了发展中国家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全球销售),面向世界市场进行销售。在这一背景下,某一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已非传统意义上由该国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情况来决定,当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世界性的总需求规模扩张超过全球资源的承受能力,会带动全球性的物价上涨,而且这种上涨是所有参与全球经济循环和全球分工的国家无法避免的,不同的经济体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了更强的一致性特征。

这种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具体到我国来看,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一方面,使我国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储蓄率不断上升,投资需求受到宏观控制的情况下,借助于外部需求(出口)有效吸收国内过剩储蓄,确保我国经济实现了无通缩的均衡增长。另一方面,借助于引进外资和进口,我国也得以突破国内技术与资源约束,实现产业升级,并在物价稳定基础上保持了产出的持续增长。因此,2003-2007年间,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使我国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并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经济实力。但其不利的影响在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将更多地取决于外部而非内部因素,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发达国家掌握国际金融和贸易规则主导权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且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有效性将受到不断削弱

二、以低成本优势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削弱了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简单加工区段,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可能。我国也正是借助于劳动力要素优势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但与欧、美历史上依靠原创型的技术创新确立制造业在全球霸主地位、日本等国20世纪60-80年代凭借管理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快速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中国是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以加工组装环节的低成本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承接国际制造业生产环节对外转移,发展起来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其突出的特点是大多不拥有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业主导权,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为我国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深层次的矛盾。

(一)导致了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与最终消费需求不足

从根本上来讲,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改变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模式却并没有改变全球要素分配原则,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的知识、技术要素仍然是主导全球利益分配的因素,劳动力等过剩要素在全球价值分配中依然处于依附地位。因此,我国以劳动力要素优势参与全球分工的结果,是在贸易规模扩大和贸易结构改善的同时,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却没有得到等比例的提升。这种要素分配比例的不均衡也同样表现在国内:由于政府占据了大量经济资源配置权,且与劳动力的供应相比,我国资本还处于相对稀缺状态,因此,我国在全球化中所获得的利益更多地是被政府和资本所有者(即企业主)获得,劳动力过剩直接导致了劳动力要素收入被长期压低,使我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贸易扩张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化之间的严重背离。从2003-2007年的数据看,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企业利润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见下图)。《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中的数据也显示,1990至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下降12%;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此外,税收占GDP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由2002年的14.1%,提高到了2007年的19.8%。

劳动者报酬长期维持在低水平,居民收入增长过缓,直接影响我国的最终消费需求,导致我国消费水平持续徘徊在低位,最终消费需求难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1年至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5.1%下降到39.2%。

(二)使我国难以通过投资增长缓解高储蓄带来的宏观经济运行压力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均衡的前提是国内投资和出口之和等于国内储蓄。理论上讲,对于高储蓄率国家,必须有相应的投资或出口增长率来弥补国内最终消费的不足,以实现无通缩的均衡增长。而对于低储蓄率国家,若不能有效压缩国内投资规模,则净进口(伴之以外汇储备减少或资本内流)可以使一国实现无通胀的均衡增长。

如前所述,以低成本优势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使我国劳动者报酬增长过于缓慢,在支出预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导致了我国居民强制性储蓄的增长,而资本要素收益在分配中占据的比例上升,也导致了企业储蓄的较快增长,因而,近些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理论上说,如果这部分新增储蓄能由企业新增投资吸收,则我国出口增速就可大大放缓,外部失衡的压力可以得以缓解。但现实情况却非如此。我国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过程,实际上表现为长期依赖FDI实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过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由外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普遍缺乏领先技术,使其难以实现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投资。所以,我国2003-2004年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于一些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偏低,粗放式特征明显,且重复投资问题比较严重,而且会加大我国能源与环境的压力,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在国内储蓄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却不得不同时压缩国内投资规模,难以通过投资增长缓解国内高储蓄引发的国内资本与劳动力的过剩。

(三)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出口增速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生产与加工基地转移至我国,使我国在已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基础上,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又形成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优势,同时借助于跨国公司的品牌、全球销售渠道,成为全球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商,由此带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出口成为缓解我国过剩储蓄的有效途径,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因此,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经济循环,虽然使我国消费增长缓慢,且企业因缺乏技术支持难以实现有效投资,但却使我国实现了全球要素优势的充分聚集,从而带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出口缓解国内消费与投资的不足,保持了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其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8月初发表的经济述评称,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均衡的影响大大增强。

三、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使我国难以获得产业主导权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一种产品不再是在某一国国内完成其全部的价值增值过程,而是将产品价值链不断细分并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分散于不同的经济体。因此,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为其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而主要反映在一国是否拥有构建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主导权或控制权。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例,发达国家可能不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凭借其拥有的核心技术,却主导着全球生产链条的构建并决定着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或利益分配。相应地,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获得产业主导权。拥有知名品牌和全球销售网络的企业,自己并不需要从事产品的生产,通过外包伙伴的选择和全球采购,却在实际上控制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生产链条,并获得了产业链上最大的利益份额。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产品内国际分工,参与到了全球经济循环中,成为全球产业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总体上看,无论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都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产业主导权。从高新技术产业看,我国大多是通过跨国公司的FDI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国拥有了高新技术产业,但不拥有其核心技术;生产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但并没有获得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匹配的高附加值。而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看,虽然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但我国企业主要从事商品的生产,既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品牌,也没有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全球销售网络,一些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巨头通过掌握全球的销售渠道,对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控制与利润侵蚀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所以,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也并未获得真正的产业主导权。

由此可以看出,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使我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均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但我国在这些产业上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一旦我国原有的要素优势弱化或跨国公司基于其他因素重构其全球产业链,就可能带来我国大规模的产业对外转移,对中国实体经济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此外,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总体产业附加值偏低,企业利润空间过小,也加大了我国产业的脆弱性,一旦价格或成本因素出现不利变动,就可能出现企业的大面积亏损。

综上,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结果是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形成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严重依赖,而以低成(下转第19页)(上接第48页)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则导致了我国产业的脆弱性和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的国内需求下降,欧盟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内部需求受其影响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全球最重要的两大市场均出现需求下降,必然会影响中国出口的增速,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居民收入长期偏低又决定了国内消费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提升,无法替代出口成为拉动国内增长的动力;而一旦出口下滑,消费也没有明显增长,扩大投资的风险就更大。总之,我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的总需求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次贷危机导致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速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困境,除采取必要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外,更为重要的是应逐步建立我国在各类产业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 期。

[2]杜健,顾华.《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技术溢出研究述评》[J].《财贸经济》,2007年第4期。

[3]万卫红.《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第12期。

[4]张幼文.《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6.3。

上一篇: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改进思路 下一篇: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