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稳增长

时间:2022-07-01 04:28:53

政策调整稳增长

要避免流动性注入无法对接资金匮乏的实体部门,而产生马太效应。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上次下调准备金率是在2月24日。这次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粗略估算,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4000亿元左右。

经济加速触底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选择在4月份经济数据不久后即下调准备金率,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疲弱的现实,此时下调准备金率是“稳增长”的应景之举。

央行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18亿元人民币,创下年内新低。日前的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而4月份我国进口同比增速仅为0.3%,凸显出当前国内经济内需疲弱的趋势。

“降准显示预调微调力度趋于加大,经济正在触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表示,经济增长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迅速回落之后,从目前趋势看,除非外需明显回升且采取新放松措施,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回落到8%以下。

专家认为,央行此时下调存准率,意在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从而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调控宏观风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初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明显回落,目前的流动性已不太紧张。现在下调存准率,会进一步推动货币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行,从而使企业从银行得到更多更便宜的资金;同时,随着流动性的进一步宽松,资金还将通过租赁、信托、基金、股票、债券等非银行信贷融资的方式注入实体经济中,这些都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他认为这次“降准”应当看成是央行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措施。

配套政策可期

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央行选择此时降准似乎有些滞后。汇丰统计的PMI已经连续六个月在50以下,早已经预示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大。4月宏观数据CPI增幅回落只是进一步确认下滑的趋势。CPI的回落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提供了条件。央行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谓“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坊间预期央行将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声音不断,业内人士对央行继续放松货币政策也寄望颇多,近期央行在公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下一阶段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地对货币政策进行预调微调。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预计,中国二季度基准利率也有下调的可能性。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单纯放松货币政策,恐怕依然难以解决经济乏力的问题,还需诸多相关政策的配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波发微博称,货币政策开始释放宽松信号,也许短期有一定效果,但在负利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不大。更重要的是,要推行减税、增收、刺激消费需求等积极财政政策。

央行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是,如何保证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是关键,同时要防止资金进入楼市和投机炒作领域。而马宇也表示避免资金注入体现为马太效应,需要税赋等相关财政政策的制度约束。

上一篇:西班牙需要“双重”纾困 下一篇:人民网价高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