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

时间:2022-07-01 03:02:56

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

【摘 要】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自然提高。礼仪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也关系到我们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礼仪教育在高职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本文从分析当代高职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出发,讨论了高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并由此探索提高高职学生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 礼仪教育 礼仪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86-02

【Abstract】The improving civiliza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inevitably calls for people’s higher quality.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helps not only the students’ mor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nation’s quality, so it can not be neglected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analyzing the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of the students’ lack of etiquett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necessity of etiquett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ome effective approaches are explored in the pap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etiquette literac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tiquette education Etiquette awareness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合理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科学体系的方向之一。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中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礼仪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德育、体育、美育,但我们现在最重视的还是德育。礼仪教育作为现代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可或缺。我们应以礼仪为基础,遵循孔子教育的根本目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

一、现代高职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

现代的高职学生大多为90后,这一年龄段的人普遍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礼仪缺失。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触,有的女生爱打扮,所以身上穿的衣服常是“五颜六色的”、男生会着西装穿运动鞋、见了师长不知所措、不会正确地递剪刀…… 现代高职学生缺乏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

1.与人相处

有不少学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反面情绪,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另外,还有些学生对待自己的朋友很真诚,但是这种真诚没有把握好限度,如打听朋友的隐私、干涉朋友的行为、强行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都导致他们总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以至于形成一些心理障碍。

在与异往时,往往分不清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也有一些学生在公共场合过于亲密,搂搂抱抱,严重破坏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

在与长辈交往时,往往忽视了对长辈最基本的尊重。如,不要在休息时间打电话给长辈或是提前预约;办完事以后不要忘记说“谢谢”与“再见”;不要在长辈办公学习处长时间逗留;见到长辈时要主动问好,说话声音要诚恳亲切等。

在与少数民族同胞或外籍朋友交往时,由于对其文化、风俗习惯、、生活准则等的不理解,往往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

2.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处理生活中的矛盾不理智。当矛盾产生后,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而是对同学或舍友乱发脾气、大声吆喝、出口骂人,有的甚至出手伤人。在谈及敏感的话题时,丝毫不顾及同学的自尊,有些还故意夸大同学的隐私,或是因为矛盾而向老师打小报告,最后导致同学关系破裂。

3.社会心理承受力薄弱

大多学生在走向社会时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据一些刚就业的学生反映,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他们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是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

4.校园内的一些行为

课堂礼仪: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心安理得,无视课堂秩序,随便说话,接发手机短信,甚至睡觉等。

图书馆礼仪:在馆内大声喧哗,接听电话,任意毁坏图书或是占为己有。

食堂礼仪:就餐时任意插队,就餐结束一片狼藉。

寝室礼仪:起床后不叠被,室内卫生状况差,晚上熄灯后大声喧哗,浪费水电。

校园穿着:仪表不整洁、不得体,在公众场合着奇装异服。

二、提高高职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之我见

1.礼仪意识“进头脑”

从意识着手,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事能力。”社会是由形形的人所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构成了社会交际,而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谈举止、衣着服饰等均能展示个人独特的魅力和风度。有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学习礼仪,认为要从事像礼仪小姐这种工作的人才需要学礼仪;有的学生则觉得礼仪和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我们要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性。比如,可以通过举在一些杂志上看到的关于面试时,因为面试者未敲门或未捡起倒在地上的拖布而与工作失之交臂的例子来让学生意识到“莫以善小而不为”。总之,一定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礼仪重要”的信念的种子。

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视。校方应出台相应制度,以保障礼仪教育的进行。甚至可以全院号召,全员动员,形成重视礼仪教育之风。

2.礼仪教育“进课堂”

根据不同的标准,礼仪教育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但从我国目前礼仪教育的现状来看,基本可分为礼仪知识普及教育和职业礼仪教育。我认为就高职礼仪教育而言,可以以礼仪普及知识为基础,职业礼仪教育和专业相结合,双轨进行,可平行也可交叉。

要想将礼仪教育引进课堂,教师要率先垂范。从教师着手,注重礼仪。教师可以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所承担的课程,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将礼仪教育与本专业的特色相融合,在课程教学中体现、渗透。如任汉语专业《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师可以首先把对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礼仪论著――“三礼”的《周礼》、《礼仪》、《礼记》的介绍融入到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对知识进行扩展,融入《小学》、《三字经》、《训蒙文》等涉及古代礼仪的相关知识。

礼仪教育“进课堂”还可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专业的差别,设置不同的礼仪课程体系来实现。可在必修课程中加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礼仪教育,在选修课程中加入常识礼仪教育。如,酒店管理、文秘、旅游、商务、护理等专业的礼仪课程应包括公共礼仪课和专业礼仪必修课;而对于一些理工科的专业,如煤化工、仪器仪表维修、计算机等专业的礼仪课程应开设社交礼仪基础课程和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关于就业的相关主题讲座。总之,高等职业院校的礼仪课程设置要本着理实一体的原则。

3.礼仪教育“进校园”

礼仪的教育和培养靠有限的课时是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的。可能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到彬彬有礼,但随着课程的结束或者回家过寒暑假,言行又逐渐回到了学习礼仪之前的样子。所以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掌握礼仪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准确运用:上下楼梯知道右行、遇人知道礼让、在聚餐时知道坐在合适的位置等,久而久之,便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习惯。校园礼仪氛围的营造还可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成立礼仪小姐培训班,常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接待活动;组织礼仪知识竞赛;进行职业礼仪专项展示表演等,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渐渐的,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主动参与到礼仪教育的行列中来,也会促成学校良好的礼仪学习之风。

知书达理、以礼待人,应是我们当代高职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礼仪教育应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高职教育中,礼仪意识的培养应贯穿在整个高职教育阶段,从入学阶段到专业学习阶段再到就业指导阶段。在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要靠院校的领导阶层、学生管理阶层、教师、课堂教学等不同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培养出真正具备“礼仪意识”的学生,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才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金正昆.大学生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叶 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8

3 李晓宜.高职礼仪教育模式初探[J].大学e时代(B版),2006(11):137

4 王 静.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65

上一篇:关于《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案例教学研究 下一篇: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