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转化

时间:2022-06-30 09:43:55

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转化

所谓转化,从哲学上讲就是由一种事物转变成另一种事物,或者由事物的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语文教学中运用转化的原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优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语文教学中关于转化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只阐述课堂教学常用的一些转化方法。

一、运用转化策略的前提条件和步骤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一是学生依据的、所掌握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而非那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知识,作为参照的信息,必须是具体明确的信息。二是课堂教学的转化,必须是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要与教学目标一致。

我国古代某教育家指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善于引导受教育者,把前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还要创造条件,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某种能力,在转化的同时,增长了聪明才智(“开窍”),教育才达到了目的,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二、运用转化策略的方法

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是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通常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能够解决的问题,把非常规的问题转化成常规的问题等,但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

1.感悟、体验、内化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来源

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正是不断的感悟使人们对人生、对事物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因此,一切转化都源于学生滋生的

感悟。

尤立增指出:“转化,由内化和外化两个基本阶段构成:内化,就是将客观的语文知识、能力以及相关的人文素养转化为自身的

知能结构和人文背景的过程;外化,就是将内化成果应用、创造的过程。内化和外化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作用、循环的。”

以阅读教学为例。在转化的开始,要充分尊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初读权,包括自读、朗读、分角色朗诵等,在古文(诗)、散文、小说鉴赏教学,甚至是作文教学中,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初读时间。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急于让学生寻求所谓“标准答案”,这在高三毕业班教学中尤甚。我们应放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比较。引导就是按照教学目标回顾旧知,或提供给学生比较的思维指向。

以《师说》教学为例。在学习文言句式时,设计问题:“所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双音节虚词,它的用法有两个:一个是表原因的,解释成“……的原因”,哪位同学能举出学过的例子?学生初中背诵过《出师表》,很容易联想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这样轻而易举地勾连出旧知,再讲授“所以……者”的句式是标准的判断句,就将文言句式的教学化难为易了。

教师的转化策略不能直接从外部输入,学生的感悟也不能是

放任的,只能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体验,获得意识与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素养,更能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上给学生以丰富的经验积累,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调控作用。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创设体验的课堂情境。

如,诗歌鉴赏教学,就是将学习内容中的知识因素和美感因素,转化为学生个人审美结果和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配乐、请学生口头描述诗歌画面,情景再现等方式,营造体验氛围,调动学生体验的内在积累,帮助学生感知诗歌意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用描述这一画面的标准化答案,怎能替代学生反复吟诵获得的语感、联想和想象带来的思维感悟?

2.质疑、释疑、转化

质疑是阅读教学内化的起点。“发现”的主体永远是学生,学生不是配合老师说出“标准答案”的“助演”“伴唱”。质疑是阅读最基本的意识和能力,没有发现摘取,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阅读。

对学习内容价值的质疑,对未解决问题进行探究质疑,发现读物本身的缺陷和错误等。无知不解处见疑,似知似解处有疑,已知已解处生疑,以疑促思,以疑促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发现意识,养成发现习惯,提高发现能力,最终实现转化。

仍以《师说》为例。苏教版必修一课文注释⑧,“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就是以之为老师。”就有学生质疑:“师”一词究竟是名词作动词,还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这样的质疑就是在似知似解处有疑。释疑也不要教师包办,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进行比较,最终文言实词活用现象就被学生牢固地掌握了。

3.反思、整理、转化

转化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对自己行为的不断反思。教师要想使教学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及能力的真正转化,必须帮助学

生及时地总结、概括、整理整个感悟认知过程中的重点,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强调的是,反思往往是通过必要的反复、整理来实现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反复和整理的工作,远不如初中教学或数学等学科做得及时、扎实。

以高三阶段教学为例。几课时或一个专题学习过后,学生经历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做过这样的引导吗?如,你运用所掌握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怎样的好处;你对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

题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哪些问题的解决你没有策略;问题的难度在哪里。如果我们做过了,是常态还是偶尔为之?如文言文训练,每次都是选一篇新文章,有错题本吗?做过对训练时问题较多的文

章,师生再命题的滚动训练吗?又如,做过几篇作文后,引导学生做过回顾吗?自己作文的优点何在、问题何在?有办法解决问题吗?

这样做能将外在的文本和教师的点拨提示,内化为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思维、优化方法的能力,丰富的情感、愉悦的审美。学生领略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4.合作、探究、转化

教学过程不应是某种接力传递,也不应是1+1似的简单叠加。教与学之间应该有一个明显相融的过程。知识、感悟、体验,只有融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里,才能够真正转化为学生的才学。其目的不是为了求同,而是为了共享与创造、相生。合作探究的目的是发展,是打开新视野,是新的知识的生成与建构。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助学者,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组织、示范、引导、点拨的作用。备课绝不是设定好框框牵着学生走路;而是备学情,备知识,备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要抓好着眼点,师生围绕它进行思维的发散,而不是满堂问。如,执教《劝学》时,有的老师抓住一个“善”字,提纲挈领;有的老师抓住一句话“学不可以已”发散探究。方法不同,但都为师生合作,实现教与学的转化奠定了基础。又如,学习《管仲列传》时,教师提问:鲍叔牙和齐桓公在管仲成为春秋第一相的过程中,谁更重

要?有学生回答:“如果说鲍叔牙是管仲登上贤相基业的台阶,那么齐桓公就是帮他推开相府大门的人。”这一表述立即引起热议,教师给了学生探究全文的抓手,攀登是必然的。

5.扩充、拓展、转化

常用的方法有:以点带面、纵向串联、迁移拓展等。

教师要善于用一个知识的“点”,牵引出知识的“线”,带出一个文化的“面”。这实质上是从思维的角度、思维的深度以及思维的广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培养。

如,在“西风”“月”等意象几次出现时,适时进行辐射,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举出一系列的例子,总结在不同的诗句中的不同含义。在同样的扩展中,学生就学会了自己对思乡诗、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诗中刻画抒情主人公的方法等专题进行整理。

方法无止境,但只要带着转化的理念去开发,语文教学的优化就会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李森.教学理论与实践:转化方式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2(03).

[2]张任.引导·转化·开窍:学习古人教学论一得.文山师专学报,1996(01).

[3]尤立增.尤立增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上一篇: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中利用自制... 下一篇:“通性”和“特性”——学习无机物知识的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