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时间:2022-06-30 07:51:10

阅读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谐共生、不可分割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最近,听了10余所学校近30位教师的阅读教学课,发现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教师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对学习过程、方法的研究,但同时出现了一个共性问题:割裂工具性和人文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围绕学科基本特点践行语文课程标准呢?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透过名师的教学片段,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案例1:《雪儿》片段(执教:薛法根)

师: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我们读书,还要从那些含情脉脉的句子里读到作者的那颗跳动的心!比如这个句子:“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你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吗?

生:我感受到作者对雪儿的爱心,把自己的家当作雪儿的家了。

生:我读出了作者有一颗同情心。

生:我感到作者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才会为一只鸽子疗伤,待它这么好。

生:他有一颗良心。

师:对啊!我们从这句话中能读到作者那颗善良的心,简称良心(众笑),这才算真正的阅读。

师:还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我们更要从“我”为雪儿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比如这样一件事:(出示句子,学生朗读)“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你会一个人去看蓝天白云吗?而作者却和雪儿天天去看蓝天白云,他又有什么样的独特感受呢?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我一个人看蓝天白云是很孤单的,而和雪儿一起看就不孤单了。

师:有伙伴了!

生:我的腿受了伤,雪儿的翅膀也受了伤,只能一起去看蓝天白云了。

师:同病相怜啊!

生:我和雪儿一起去看白云,心情是愉快的,不再是忧伤的。雪儿也是很愉快的。

生:我和雪儿都向往外面美好的春光。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你们再留意一下,作者不写去看蓝天、白云,而要写成“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这里面又包含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我觉得“飘飘悠悠的白云”是动的,看起来很美,很好看。

师:是变化的,飘动的!

生: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许多多的白云的样子,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

生:看“飘飘悠悠的白云”,心情是很舒畅的、轻松的。

生:这样“飘飘悠悠的白云”似乎带走了我们所有的烦恼,心情也变得和白云一样“飘飘悠悠”了!

师:真是诗一样的语言、诗人一样的心灵!是啊,正因为作者和雪儿在一起时的心情是轻松的、舒畅的,那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看上去才显得那么美丽、舒服!是心情改变了蓝天白云。而又是谁改变了我的心情?

生:是雪儿!是雪儿的到来使我的心情变得开朗、美好了。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的感受会和刚才不一样。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我们这样读课文,就能读出课文中丰富的情感,就会发现别人读不到的东西。自己用心读读下面的几段话,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生很投入地朗读课文后自由交流。)

师:当我伤好之后,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悠悠的白云,我是否又会想起与雪儿相依相伴的日子?是否又会勾起我对雪儿、对那段美好日子的回忆呢?假如是你,你会对雪儿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把想对雪儿说的话写下来,让春风带给雪儿,好吗?

(生自由写话)

生:雪儿,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又想起与你相依相伴的日子。记得你刚刚来到我家时,你的翅膀受了伤,浑身黑乎乎的。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了忧伤。看到了仇恨,看到了无奈。

(师插话:你真会看,看到心底去了。)雪儿,当时我和你一样,也受了伤,我们真是同病相怜啊!有了你的陪伴,我的生活似乎变得快活了,变得充实了,变得有滋有味了。(师插话:又是一个充满感情的排比)我与你天天到阳台上看蓝天白云,是那样舒服、开心。望着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与你常常会发呆。(师:发呆?建议改为“产生无限的遐想”或“露出甜蜜的微笑”)雪儿,现在你又在哪里为人们忠实地传递信息呢?虽然看不见你,但我会永远为你祝福的!

从薛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我们欣赏到了他引领学生徜徉“语言”而带来的语言与精神同生共构的美丽风景。教师通过“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我们读书,还要从那些含情脉脉的句子里读到作者的那颗跳动的心!”“还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我们更要从‘我’为雪儿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这样充满温情与诗意的话语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字,学生或凝神聚思或投入朗读,在读、思、品中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踏上与作者心灵对话的“通幽曲径”。比如:对“飘飘悠悠白云”的品味(见上面案例),从学生的回答,我们能充分感知文本语言的张力与灵性,我们能充分感知孩子的聪慧与灵动,而这一切与薛老师对语言的敏感、对语言的“衷情”(即对语言的“咬定”)是分不开的。更为可贵的是教师抓住了学生的情感喷发处,让学生尽情地书写,使品读达到了高潮。文本的世界和学生的精神世界再次融合,使文本的思想和学生的精神再次相遇、融会,文本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强烈的碰撞、共鸣。学生思如涌,语如潮,情如虹,构成了课堂最美的律动。

案例2:《我们爱祖国》片段(执教:斯霞)

师: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好多学生笑了,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这个学生对“祖国”理解得比较扩大了一些,但还不对。)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答声中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因为常有美国、日本朋友到我校来友好访问,所以学生对这两个国家比较熟悉。)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经一再启发,学生逐渐理解了。)

师: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国家叫祖国。(强调一下,使学生加深印象。)

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称呢?

生: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故意停顿一下,让学生接下去。)

生:(齐声答)祖国。

语文是爱的教育,斯老师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斯老师的评价、引导、点拨丝丝入扣,炉火纯青;斯老师抓住“差错”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运用教学机智,及时生成;斯老师在教语文(建立词的准确概念),在教思维(层层深入,十分严密),也是在教做人(渗透爱国的情感),真正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情感熏陶的融合。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斯老师上述课例,形象地告诉我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既应着眼于语文形式,也应关注文本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人文性是寓于语言这一工具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简而言之,就是要“寓教于文”,充分利用语文课程内容自身所蕴涵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因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创设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贵在和谐,它应该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相依相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的浑然一体。阅读教学要想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必须加强读,尤其要注重品读,并在此基础上做到适时的读写结合。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县教科所)

上一篇:皓佳农业:做有机杂粮产业领航者 下一篇:中英文字词典校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