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学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时间:2022-06-30 04:24:38

开放数学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开放;教育观念;教学环境;学习空间;

课堂练习;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0―0104―01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那么,如何开放数学教学,使得数学教学具有生命的活力呢?

一、开放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不同的学生能学习不同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开放的数学理念。教师应该以开放的思维来理解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与学的地位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性,辨证地理解兼收并蓄各种教学方法之长,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服务。

二、开放教学环境

有一位教授曾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融,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中,笔者这样设计: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学生汇报后,发现圆中没有直角,笔者趁机引导:“那你能否在圆中创造出直角呢?”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折”“画”等方法呼之欲出。学生情绪高涨,哪怕是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乐意去发现、探索。实践证明,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和表现的机会,有效激发了他们的潜力,教学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开放学习空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枯燥的学问,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表”后,笔者安排了一个课后作业,让三四个学生组成一组,利用课后,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刻的交通工具的客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第二天,一张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统计表呈现在教师眼前。更为可贵的是,有一组学生别出心裁,去收集行人、自行车、机动车遵守交通法规与违规的信息。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应用题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四、开放课堂练习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面对全班几十个基础各异、能力不同的学习个体,教师要注重因人施教,在练习上更要体现差异性。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思考、锻炼的机会,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攀越知识障碍的阶梯。利用条件开放、问题开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练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五、开放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实施开放性评价对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经常采用了“可爱的我”“小伙伴眼中的我”“家长鼓励我”和“教师的话”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的信息。这样的评价,使学生自己、家长、教师都参与到评价中,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如,教学完“百分怠闭饨诳魏螅笔者说:“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给的三个词条对你这节课的表现给予一个评价。”有的学生说:“这节课我快乐占98%,紧张占1%,遗憾占1%。”有的学生说:“这节课我快乐占90%,紧张占5%,遗憾占5%,因为我有一个问题知道答案,但没有举手。下次我一定会勇敢地去表现自己的。”

总之,当前教学实践逐步证明了开放式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已经形成研究热潮。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是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如何迈向开放式的教学,将会对当前教育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如何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七年级学生如何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