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主体间和谐的共在关系

时间:2022-06-30 01:45:02

论翻译主体间和谐的共在关系

[摘要]近年来的翻译研究关注译者主体性的探讨,凸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认识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它们之间是平等共在的主体间性的关系。而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是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和谐共在成为可能。也才能使处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之间实现沟通和交流,一部译作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接收和欣赏。

[关键词]主体间性;翻译主体;关系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的讨论主要是以译者的主体性表现为中心的,对作者与读者的主体性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主体间性很少进行系统的研究。学者许钧在他的《翻译的主体间性与世界融合》一文中这样说道:“翻译界也清醒地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以排斥作者为前提,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翻译活动中的每一个主体是构成整个翻译过程的个体主体,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平等交往中,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正如海德格尔在他的“共在”(co-being)理论中指出的那样:“由于这种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翻译活动作为文化交往,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提倡“交往理性”,而所谓交往理性,就是要用主体间性来代替主体性,把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使主体和客体之间有工具认知关系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话语交往关系。“主体间的交往的稳定和发展,学要主体与主体之间一定程度的均衡或平等,主体这件如果没有起码的均衡或平等,难以发生真正的交往 ……”本文在这些理论的启示下,提出要正确认识翻译的主体性,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翻译的主体间的关系问题。

二、翻译主体的界定

对于翻译主体的界定, 国内翻译界并没有达成共识。 翻译学者杨武能认为, 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 亦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 学者许钧区分了狭义的翻译主体和广义的翻译主体, 前者指译者,后者泛指作者, 译者和读者学者查明建认为, 译者、原作者和读者都是翻译主体。此外, 还有学者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 陈大亮认为翻译主体研究是一个包括作者、 译者和读者甚至还包括出版者、赞助人等在内的复杂群体主体系统。 鉴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本文认为翻译主体主要包括作者、 译者、 读者。因此, 翻译主体间性主要体现在译者与原作者, 译者与译入语读者的双主体间的关系。

三、 译者与原作者的关系

传统翻译研究中, 译者身份被边缘化,译者被称为 “隐身人”“奴仆”“模仿者”“舌人”“传声筒”。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是创造的主体, 原文依赖译文才能生存下去。

德曼在 《关于沃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文的结论》中说,翻译不是文学的附庸,翻译是一个文本的“来世”, 翻译是对原作进行再创作, 赋予其第二次生命。 因此, 译者的身份应当给予合理的重视。译者是原作者, 原文本的读者, 译者对原文本的阐释虽然以个体的形式进行, 但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译者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其阅读能力, 审美意识等都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他在阅读文本甚至选择文本之前已经通过诸如大众传媒等渠道对原文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偏见, 他的阅读行为本身也往往受到其他译者, 尤其是评论家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 译者是接着其他读者继续阐释原文, 他们甚至从译文出发, 把译文看成是原文本身的组成部分。因此, 在这过程中, 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并不是单一的 “传话者” 关系, 或是主仆关系, 而是平等的主体间对话关系。既然是对话关系, 翻译就不是某一方垄断了话语权的独白, 也不是译者对原作者的 “如影随形, 如响应声” 般的机械应和, 而是双方都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翻译过程,使把译者和原作者合而为一,好像原作者用另外一国文字写自己的作品。“ 加拿大翻译研究家巴巴拉・格达德说:“翻译决不是一维性的创作,而是两种体系的相互渗透,译者是作者传情达意的积极参与者,是作者的合作者。”因此我们才能听到歌德称赞奈瓦尔用法语翻译的《浮士德》德文之比其原作的文字还要清晰。

四、 译者与读者的关系

翻译研究派学者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认为, 翻译绝不是一种纯语言的行为, 而是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 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翻译创造了原文、原作者、原文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到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译者翻译行为是一种再创作, 是一种二度创作、与原作者相比, 作家的创作是有区别的。译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不能完全等同于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译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也存在自身所独有的关系。译者是以一种更加委婉, 间接的方式向译入语读者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具有双向性和欺骗性的言语进行表达。在这种言语表达中 明确的表达内容和隐含于其中没有明确说出的内容是同样的多。这种信息差别反映出译者对原文的一种态度和评价角度。 同时, 也反映出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信息传递有别于原作者。译者通过多种“间性”即 “多元对话性” 表明自身立场和向往。 由此, 相对于译入语环境, 原作者的独白, 转变为作者、译者、译入语读者之间的积极对话。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 译入语读者对译作和译者的期待有其时代性。 体现为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和交流, 论者吴志杰就对译入语读者对翻译作品的期待做过调查。 译入语读者对翻译中异国的文化, 异国的风土人情有较高的期待值而读者的这种期待,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期待,尽量以恰当的手法传达出原语文本中的差异性特征,在全球化环境下也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尊重异国文化,扮演好一个文化斡旋者的角色。

五、结论

考察翻译活动,探讨翻译的本质,不能不关注译者、作者与读者的相互关系。翻译活动中涉及的作者、译者与读者三个主体之间应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消解任何占有性个体中心主义和不含主体间性的单独主体性。主体性应该是主体间的主体性,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以对方存在为前提的一种共在的自我。如何协调好译者、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让作者、读者和译者的主体作用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是一个值得永远探索的课题。本作者认为:各种关系的和谐,平等是保证涉及翻译的各因素在妥协、变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是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和谐共在成为可能,主体之间才能达到一种无遮闭的敞开的澄明之境。也正因为如此,处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交流,一部优秀的译作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接收和欣赏。

[参考文献]

[1] 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2).

[2] 郭湛.《论主体间性于交互主体性》[J].哲学原理,2001(7):137.

[3]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49.

[4] 矛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M〕,载《翻译研究论文集》〔C〕(1949―1983),10.

[5] 吴志杰,阐释者、创造者、斡旋者――谈译者的角色。评论,2004,(1).

[6]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7] 许钧.《翻译主体间性与世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4)

[8] 彭斯.《彭斯抒情诗选》.袁可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233.

[9] 彭斯.《彭斯抒情诗选》王佐良译.见《王佐良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591

[10] 查明建.《论翻译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

[11] Babara Godard: Language and Sexual Difference: the Case of Translation, in Atkinso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 Vol.2, Fall-winter, 1984, p.13载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32.

[12] Hermans.Theo.Translator Irony [J].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2005,(2).

[13] Jü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omas McCarthy(tran). Boston:Beacon Press.1984/1981.

[作者简介]薛莉(1967― ),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文理学院讲师。

上一篇:影视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刍议 下一篇:电视剧市场交易模式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