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诊断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30 10:52:46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诊断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185-1672(2008)- 08-0710-02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闭合性)腹腔脏器破裂的声像图 特征,以 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总结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腹腔脏器 破裂123例,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超声对内脏破裂出血 所致腹、盆腔积液的检出率为100%,超声对实质脏器破裂的诊断准确率为92.1%,对空腔脏 器破裂的诊断准确率为30.7%。结论 超声检查能较为正确及 时地做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应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对于空腔脏器破裂诊 断准确率较低,同时提出检查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超声检查;实质脏器破裂;空腔脏器破裂;声像图特征

腹部脏器破裂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和直接暴力等因素所致,是外科急症,一旦诊断确立 ,患者多需急诊手术,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超声检查和手术证实的123例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 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为2002~2007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腹腔脏器损伤患者123例,男97例,女26例,年龄9岁 ~80岁。患者均因车祸、刀伤、打击、挤压、高处坠落等伤及腰部、腹部,临床表现为腰痛 或腹痛,腹部不同区域压痛,部分病例叩诊为腹部移动性浊音,疑诊腹部脏器损伤。于伤后 20min~24h内行超声检查,全部经手术治疗。

仪器采用东芝340、GElogiq300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5.0MHz,高频探头频率7.5 ~1 0.0MHz。患者一般采取平卧位,侧卧位等(尽量减少搬动,以防止不必要的再次损伤)。常 规扫查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腹腔、盆腔等处,仔细观察各实质性脏器的 大小、形态、包膜、实质回声以及内部管道结构。重点检查受伤部位脏器,体形偏瘦者辅以 高频探头扫查。注意腹腔、盆腔有无游离液。必要时配合临床医师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或后 穹窿穿刺。多次随诊复查。

2 结果

123例病例中,实质性脏器破裂107例,空腔脏器破裂13例,肠系膜血肿3例。107例实质性脏器破裂中,包括肝破裂25例,脾破裂49例,肾破裂24例,脏器复合伤9例(包 括肝+脾、肝+肾、脾+肾、肾+腹膜后血肿、脾+左肾+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其中2例右肝 破裂误诊为右肾破裂,1例肝破裂漏诊,3例脾破裂初次B超未检出,脏器复合伤中,有2例诊 断不全面,有漏诊。13例空腔脏器破裂中,4例为膀胱破裂,超声诊断明确,9例未探及明确 脏器破裂,未能作出诊断。3例肠系膜血肿均被漏诊,经手术确诊为肠系膜血肿。所有实质 性脏器破裂病人均有腹腔积液发生,符合率为100%。

2.1 声像图特征 ①肝破裂25例,漏诊1例,误诊2 例。25例肝破裂中,9例为肝包膜下血肿, 表现为肝被膜下与肝实质之间不规则条形弱回声。肝实质内损伤表现为肝实质内有形态不规 则的稍高回声区,边界不清。真性肝破裂出现包膜连续性中断,肝实质及周边出现不均质增 强回声间不规则无回声区,如受伤时间短则混合回声内多为无回声区,受伤时间较长,则以 血凝块形成的中强回声为主。肝肾隐窝及下腹部有无回声区。②脾破裂49例,3例初次检查 漏诊,声像图表现:真性脾破裂13例,表现为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包膜连续中断,实质 破裂处出现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不均质、中等偏强回声,其间可有低回声、无回声的混 合图像。19例中央型脾破裂表现为实质内弱回声区或混合回声区,内见漂浮的弱回声光点。 14例为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脾脏被膜下欠规则无回声区。有3例在伤后30min超声检查时只见 脾稍大,实质回声欠均匀,余未见明显异常,但病人仍觉左上腹不适,于2天复查见脾脏增 大,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偏强回声、弱回声区及向周边延伸的液性暗区。③肾破裂24例,均 为单侧肾损伤。22例肾挫伤及肾实质裂伤。表现为肾肿大,局部肾包膜中断或模糊不清,肾 实质内回声强弱不均。挫伤部位皮髓质分界不清,结构紊乱,肾周可见厚度不等的血肿包绕 肾脏。2例肾广泛撕裂伤,肾脏形态失常,结构模糊不清,为不均质中强回声间有不规则无 回声区。④脏器复合伤中,有1例初次超声诊断为脾破裂、左肾破裂,但未注意胸腔,后胸 片提示有胸腔积液,再次超声检查,此病人还有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另有1例超声诊断为 左肾挫伤。手术后病人仍感腰部不适,1天后复查B超,见腹膜后间隙,腹主动脉旁一无回声 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可见低回声、较强回声及分隔,前后径小, 上下径大。后再次手术证实为腹膜后血肿。合并伤中有1例合并前腹壁血肿,普通探头检查 未见异常。使用高频探头扫查,于肌层前见5.0×1.2cm2低回声区,边界清楚。⑤超声诊 断 4例膀胱破裂。检查上腹部之后,如受伤部位较低,我们常规检查下腹部主要是膀胱,在发 现下腹部盆腔有游离性暗区后,穿刺抽出不完全血性的淡红色液体后,插入导尿管向膀胱内 注入生理盐水,超声扫查可发现膀胱不充盈,同时膀胱壁局部中断,周围膀胱壁增厚,且膀 胱周围的液性暗区渐渐增多,可证实为膀胱破裂。⑥腹腔积液为无回声区,是腹腔实质 性脏器损伤的共有的超声表现。

3 讨论

超声诊断由于便捷、直观、无损、立即出结果,可多次追踪检查等优点,对腹腔脏器破裂有 较高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常为首选。但在不同腹腔脏器破裂应用价值亦有差别。对实质脏器 破裂能提供可靠直接、间接依据,应用价值高;对大部分空腔脏器穿孔仅能提供间接依据, 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应强调的是:无论超声和临床医生都必须综合各种信息,方能最大限度 避免误、漏诊,提高确诊率。①实质脏器肝破裂漏诊、误诊分析:漏诊肝破裂1例为包膜完整,仅见包膜下宽约1.5cm的 液性暗区,且较为局限,似与右肝静脉相连,腹腔内于右结肠旁沟只见深1.1cm游离液,误 认为是右肝静脉。半天后病人突发全腹痛,低血容量性休克,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急 诊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证实为肝右静脉旁肝实质破裂。2例右肝破裂误诊为右肾破裂,实为 右肝后叶下缘破裂,时间较长,形成较多血凝块,表现为高回声,对右肾中上部有压迫,未 能区分。肝肾隐窝液性暗区较少,病灶处于超声远场而误诊。超声医师应熟练掌握肝脏的探 查技巧及声像图特征,注意鉴别要点,拓宽诊断思路,必要时加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 别肝脏破口与肝右静脉。②超声动态观察很重要。本组3例脾破裂,外伤30min后未发现。2 天复查时才诊断脾破裂。因此对受伤时间不长,临床表现不典型,脏器破裂血肿不明显,腹 腔内仅有少量积液的病例,必须动态观察,多次复查以免漏诊,延误病情而失去救治时机。 ③本组空腔脏器破裂13例,除膀胱破裂,超声诊断明确外,余9例胃肠穿孔均未作出诊断。 胃穿孔与肠穿孔主要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回声,即平卧位时,上腹部肝左叶被气体遮盖, 呈一片强回声。平卧位时能清晰显示肝脏右叶,嘱患者向左侧卧位的进程中,可见气体回声 自左向右,遮盖肝右叶,此为胃肠道破裂的特征性标志[1]。本组未能诊断与诊断 经验不足 ,思路较窄,扫查技巧不全面有关。所以在扫查时如果发现腹腔内有游离气体,要重点检查 胃肠道的损伤。④要注意多发伤漏诊:多发伤是指两个以上脏器损伤同时存在。本组病例 中,有1例左肾破裂,合并腹膜后血肿,而漏诊腹膜后血肿,原因为检查中重点注意了有无 脏器损伤而忽略了腹膜后血肿的观察,加之该血肿较少造成,所以对严重复合伤患者应重视 腹膜后血肿的观察。另外有一例,腹部脏器损伤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而漏诊胸部异常, 因此超声医师应注意,检查范围不能局限于申请单上所列部位,应当全面检查。不应满足于 一处受伤部位的发现而遗漏其他脏器的损伤。⑤本组3例肠系膜血肿均未诊断。肠系膜血肿 超声发现腹腔内有不规则的低回声,与肝、胰、脾、肾不相连,合并有腹腔积液[2] 。本组 未能诊断与对此病认识不足,超声扫查不够全面有关。因此若腹部损伤病人在超声检查时发 现腹腔积液,腹腔穿刺为血性,而未见有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要考虑肠系膜损伤可能。 ⑥疑浅表部位损伤时,使用高频探头能更好地显示病变部位。本组有1例腹壁血肿,使用普 通探头检查时未发现。⑦当腹部外伤病人做超声检查时,如发现有腹腔积液常提示有腹腔 内脏器损伤,必须仔细对腹部进行检查,即使不能探查到受伤脏器,外伤后腹腔积液也是腹 腔内脏器损伤的重要间接依据。特别是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对积液的性质的判定是诊断腹 腔内脏器损伤的重要依据。

急诊腹部脏器破裂患者伤情危重,及时准确诊断极为重要。超声检查通过声像图特征提出诊 断,使医师迅速明确临床诊断及时处理,为及时救治伤员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 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贵平,B超检查延迟性脾破裂17例分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5(1): 57

[2] 陆卫中.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2):107-10 8

上一篇: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63例分析 下一篇:努力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癌的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