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期抑郁障碍

时间:2022-06-30 12:45:55

关注老年期抑郁障碍

我叔父74岁,原系某中学教师,素常性格开朗,爱好广泛,身体健康无重疾。10年前因记忆减退曾查脑CT,显示“轻度脑萎缩”,因无明显不适也未治疗。近2年来记忆力明显下降,且变得不愿活动,兴趣爱好较前明显减少。而且,经常称胃部不适、恶心,故而食欲减退。有时候胃部情况好些时,又觉得心脏不好,心跳、气短、胸闷等,曾多次去医院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他自觉思维迟钝,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无用了,还给家人添麻烦,对不起老伴和子女等。夜间睡眠减少,经常需服用舒乐安定才能睡4-5个小时,且早晨醒的很早,醒来后即觉得特别痛苦,情绪明显低落,有生不如死之感。经心理科医生检查,称是患了老年期抑郁症。请问人到老年怎么会患上这种病,它有什么表现,怎样治疗?

陕西

曹××

曹读者:你好!

老年期抑郁障碍除部分是在中青年时期发病、持续到老年期仍然复发者外,多数是在老年期首次发病,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同青壮年发病的抑郁障碍同属于情感范畴,也称心境障碍,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同青壮年相比,老年人更易罹患抑郁障碍。近年国内北京地区曾有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12.89%,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女性为16.89%,男性为10.43%。

从发病的生物学因素上分析,青壮年时期发病者遗传负荷较明显,统计显示有遗传史者占45.5%;而老年期首次起病者遗传因素较少,家族史阳性者仅占14.7%。

一些心理社会因素的诱发,在抑郁障碍的发病中也具有一定作用。从病前一些生活事件的发生率来看,老年群体与中青年比较并无明显差别,但是遭遇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老年患者相对较重,而且由于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又相对较弱,故老年人比中青年更容易导致患病。同时,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多失去社会的关注,也会为一些老年人带来孤独寂寞之感,增加了无望、无用和无助的心理感受,也增加了其患病的基础。从生活事件的类型上看,老年群体主要是躯体疾病和家庭冲突,诸如慢性病缠身、跌倒外伤、活动受限、视听受损、生活窘迫、子女不孝、配偶故去、代际矛盾等等,而中青年主要是个人工作、学习、生活、婚恋等方面的问题。

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中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又常常易于伴发抑郁症状群。如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有统计显示可达47%,其中重度抑郁为27%,且往往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2年;糖尿病后抑郁的发生率,有报告显示轻、中、重度抑郁各占61%、15.7%和1.4%,都远超过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在老年人因患躯体疾病所常用的药物中,有些可诱发抑郁症状,如某些抗高血压药、抗肿瘤药等。上述这些疾病或药物所导致的抑郁,在临床中也会相应地增加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临床上应注意区分。

老年人群随着正常的躯体老化进程,中枢神经系统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也会受老化进程的影响,发生增龄性改变。这些又与抑郁症发生的神经递质学说相吻合,可能会促进抑郁障碍的发生。抑郁症时某些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如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升高,在老年人中也很常见,这也可能是老年人易患抑郁障碍的又一因素。

还有,就是老年人随增龄而至的脑退化性改变,如脑白质变得稀疏、脑皮质变薄、脑室扩大等脑实质萎缩的病理进程也与抑郁症候群的发生不无关系。国内有调查显示,有增龄性脑退化改变的老年人,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无改变者明显升高。提示,脑老化改变是老年期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之一。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症状表现,虽同中青年所患抑郁症基本类似,如情绪低沉、兴趣下降、精力减退、自我评价过低、无望无助、自责内疚、少言少动,甚至会出现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欲轻生自杀的念头或行为等。但是,老年人患抑郁症时,较中青年时期起病的抑郁症患者,多伴有明显的认知功能下降、具有多种躯体不适主诉和严重的睡眠问题困扰。有时,这些症状反倒掩盖了患者的抑郁情绪或低沉心境,给明确诊断带来困难。

统计显示,80%的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有记忆减退的主诉,此外,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随访调查发现,老年期抑郁障碍患病3年后,43%的人呈现为老年痴呆样改变,而无明显认知功能下降的老年抑郁患者仅有12%会表现为老年性痴呆。

伴有躯体症状或不适主诉虽也是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表现,但在老年期抑郁患者中更为常见。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到身体各个系统器官,如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跳、出汗、紧张、颤抖、恶心和呕吐等,各处疼痛以及大小便等方面的问题始终困扰。并常是以这些主诉症状来就医,而抑郁低沉的情绪却不明显;或是被患者和家属认为是患了某些内科疾病,而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却罕有临床意义的发现,对症用药治疗也收效不大,这时应考虑到抑郁障碍的可能。

调查显示,约有80%的老年抑郁患者伴有明显的睡眠障碍,且成为其困扰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中段和末段睡眠不佳、多梦,典型的症状是早醒。凌晨1—2点或2~3点就醒了,旋即陷入今天如何度过的痛苦绝望之中。一些患者整天考虑和担心的就是睡眠问题,称:“只要将我的睡眠治好了,就没事了!”实际上睡眠问题的背后是被掩盖着的抑郁情绪。

老年期抑郁症的治疗当然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可辅以某些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帮助缓解躯体不适和焦虑症状并改善失眠。但要注意,老年人肌体代谢功能趋缓,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药物应用剂量宜小。剂量增加宜缓,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伴有认知功能减退者,可辅以某些促认知药物。同时,心理治疗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如认识躯体症状的心理基础,切勿过度关注和正确认识老年人睡眠的生理特点,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等,如此会明显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花卉疗疾美良药(5) 下一篇:给生命一个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