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疗疾美良药(5)

时间:2022-09-29 11:09:05

花卉疗疾美良药(5)

白又名节华、甘菊,为菊科植物白菊的头状花序。每当深秋,寒气袭人、万花凋谢时,唯有多个品种的傲霜怒放。五彩缤纷,绚丽英姿的,不仅供人观赏,其中的白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每年霜降前盛开时采收,采取阴干、晒干和烘干等不同方法加工后,即可入药。其性凉,味甘苦,人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及肿毒等症。《本草经疏》载:“专制风木,故为去风之要药。苦可泄热,甘能益血并解毒,苦入心、小肠,以泄滞结内热,故烦热并解。”《本草正义》指出:“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含有挥发油,主要为龙脑、樟脑和菊油环酮等,并含有大波斯菊苷、刺槐苷、胆碱、水苏碱、氨基酸及微量维生素B1等成分,可增加心脏冠脉流量,抗心律失常,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对单纯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降低,起到抗衰老作用。白提取物能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具有抗炎作用。从白中分离得到的蒲公英赛烷型三萜烯醇类,对皮肤肿瘤、肺癌、结肠癌、肾癌、卵巢癌、脑癌及白血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与桑叶配伍,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治目赤肿痛,常与蝉衣、白蒺藜等同用;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多与生地、枸杞子等同用;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白还可捣烂外敷,治疗各种疮疡热毒。以其制成的酒、茶和粥等也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常用验方:①辅助治疗肝阳上亢、血压偏高:取、金银花各30克,头晕明显者加霜桑叶12克;动脉硬化、胆固醇偏高者,加山楂24克,分4次用沸水冲泡代茶饮。②清热明目、降压降脂:取、霜桑叶各16克,夏枯草10克,加水150毫升,大火煮沸,加少许冰糖代茶饮。③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取白120克,巴戟30克,肉苁蓉60克,枸杞子90克,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饭前空腹以淡盐水送下。④治眼目生翳:取白、蝉蜕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服9克,入蜜少许,水煎服。

红花

红花又名红蓝花、草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多为种植,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每年五六月份开花,头状花序,当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采摘,阴干即可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净、瘀血作痛、症瘕、痈肿、跌打损伤等症。《本草汇言》日:“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药品化义》载:“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红花含有红花黄色素及红花苷,红花苷经盐酸水解得以葡萄糖和红花素。其另含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成分。红花煎剂有降压与降脂的作用,除了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扩张血管等功能外,对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可以维护血脑屏障及神经胶质细胞,改善脑供血,减轻脑水肿,增强心脏耐缺氧能力。

临床报道:①用红花制成5%的注射液,循经取穴注射,治疗急慢性肌肉劳损有明显效果。②取干红花按1%的比例浸入40%的酒精中一周余,待红花呈黄白色沉于瓶底后,用纱布过滤外敷,治疗外伤所致的皮下充血、肿胀有显效。③用红花500克加水7000毫升,煎约2个小时,待红花呈白色后过滤取液,再用文火煎约3-4个小时,使其呈胶状。使用时涂于纱布上贴患处,敷以消毒纱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治疗褥疮。④用红花15克,郁金18克,丹参18克,瓜蒌30克,煎熬成流浸膏,再压成30片,每次服10片,日服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冠心病。⑤取红花和地骨皮各40克,研成细末,加甘油100克搅匀,局部外涂,每日2次,治疗胼胝,1周左右可愈。⑥取红花、苏木、当归各等份,加清水先煎红花、苏木,然后加入黄酒1盅,并当归再煎,去渣取汁,食前温服,治妇女经闭。

外用治中耳炎:取红花0.3克,枯矾30克,共研成细末,每次将少许药末用纸管或塑料管吹入耳中,疗效甚好。

注意:孕妇忌服。

玉簪花

玉簪花又名白鹤花、白鹤仙,为百合科植物,古人形容它“色美如玉,形肖惟簪”,故取名玉簪花,每年7-8月份开花,多在夜间开放,花体晶莹洁白,玲珑剔透,好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白仙鹤,风姿绰约,清香四溢,浓郁幽雅,沁人心脾,自古就被列为观赏名花。唐代诗人罗隐赋有《玉簪花》诗一首:“雪魄冰姿俗不侵,阿谁移植小窗阴。若非月姊黄金钏,难买天孙白玉簪。”

玉簪花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可治疗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烧伤、疮毒等症。《纲目拾遗》等文献记载:玉簪花能“调气、润肺、活血、补虚,治小便不通,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

常用验方:①治咽喉肿痛:取玉簪花3克,板蓝根、元参各15克,水煎服。②治小便不通:玉簪花、蛇蜕各6克,丁香3克,共为细末,每服3克,黄酒送服。③治痛经:玉簪花20克,红糖25克,生姜3克,水煎服。④治崩漏、白带过多:玉簪花30克,研为细末,用250克蜂蜜调匀,每次1食勺,温开水冲服。⑤治烧伤:取玉簪花500克,用香油2000克浸泡2个月,取油涂于清洁后的创面上,每日涂药1次。⑥祛雀斑:清晨采摘带露水的玉簪花绞成汁,涂搽于洗净后的脸上,每日2次。

玉簪花的叶、根亦供药用。用几片玉簪花叶,揉搓成泥,敷于蝎子蜇伤处,止痛立效;其鲜根捣烂外敷,可治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鲜玉簪根30克,水炖,取汁用冰糖调服,可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

玉簪花含有多量芳香挥发油,其提取物制成的天然高级化妆品,畅销国际市场。用鲜玉簪花加蜜或糖制成的美味糕点,深受人们青睐。

上一篇:中秋月圆说月饼 下一篇:关注老年期抑郁障碍